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惠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82-1182
<正>我国的传统中医常将具有健脾胃作用的芡实、莲子等,用 于糖尿病的食疗,本试验以这两种食物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的影响,以选用更理想的糖 尿病食疗食物。 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54例,血糖稳定1周以上进行试 验。试验期的临床治疗方案不变,单纯饮食治疗1例,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常检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也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是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更重要?医生的回答是:二者都很重要。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餐后血糖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最多见、花费最多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的空腹血糖5.45mmol/L为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mmol/L为超标,请问这是糖尿病吗?”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由此引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增多,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 PPG)水平虽能反映其疗效与预后,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代谢影响很少有报道.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餐后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大的危害,以下10条建议有助于保持餐后血糖的稳定。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食物类别要多样化,但吃了土豆、红薯、山药、水果时要减主食。2、严格控制精白米、精白面。如白面包、白米饭、白馒头等,每天最好不超过主食的1/3,少吃各种黏性的淀粉食物如糯米、年糕、元宵、粽子等。3、用粗粮杂豆、薯类替换白米白面,或把它们和白米白面混合烹调。黄豆、黑豆和豆制品不是粮食,它们只能替代肉;而红豆、绿豆、芸豆等含淀粉豆类可部分替代主食。  相似文献   

6.
在健康体检中,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筛查必要的手段,在糖尿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健康体检均是采用空腹检测,在临床极易容易产生漏检现象。本研究对1886名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在餐前和餐后进行取血,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显示,通过餐后血糖测定,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比餐前血糖诊断高出58.1%,说明餐后血糖检测更适合于健康体检中糖尿病的筛选,筛出率高,不会延误病情,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检验工作者在工作当中会遇到这种情况:个别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较餐前低.造成患者否定检验结果,怀疑结果是错误的,进而对检验工作造成误解,甚至是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脑梗死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的异常情况,并指导临床。方法:采用75g口服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方法,对我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1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包括发病前均已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结果:餐后2小时血糖异常者占56.9%,其中确诊为糖尿病者占28.3%,餐后2h血糖值在7.8mmol/L与11.1mmol/L之间,即IGT者80例占25.7%。结论:脑梗死患者中餐后血糖异常发生率较高,餐后高血糖可能是脑梗死患者死亡和再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志强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10-1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日趋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7年WHO报告全世界确诊糖尿病人约1.35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在发达国家上升45%,发展中国家上升200%,它是继肿瘤、心脑血管之后将成为第三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特别对餐后2小时的血糖监测未能引起注意,致使有些无症状的血糖异常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人群很重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衡量血糖高低的指标,也是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然而在诊断糖尿病时这两个指标哪个重要?  相似文献   

11.
餐后血糖陡升的2型糖尿病人群,其慢性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该研究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温远温,用热远热中医学理论出发,制定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对策,并对30例餐后血糖陡升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检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睡觉前吃一些谷物,可以缓解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也可以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陡然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餐后血糖在糖尿病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比和长期跟踪随访的方法:结果以监控餐后血糖为主要目的的用药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法;意义有助于改变长期困扰糖尿病患者治疗状况不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是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性远高于持续性高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更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目前中医对血糖波动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演化成一个完整的辨证理论体系。血糖波动的产生源于水谷精微输布异常,气化失司、升降失调所致,而中焦是一身脏腑气机之重要枢纽,中焦功能正常,气道通畅,水精四布,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得以滋养,则血糖平衡稳定。从中焦论治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应以调理中焦运化及气机升降功能为基本原则,通过调节中焦气机、健脾和胃,以恢复中焦脾胃运化功能,使血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人们在每年的体格检查中,已将测定空腹血糖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但很少监测餐后血糖。本文简述餐后高血糖的定义、重要性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者(C组)20人,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规范治疗糖尿病后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B组(20例)规范治疗糖尿病后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上。分别测量三组患者颈动脉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数值,并计算管径狭窄度。结果餐后血糖高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RI和PI显著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出现早且严重,餐后血糖在7.8mmol/L以上组更明显,诊治糖尿病应常规检查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16.
中药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糖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中医药导报》2006,12(2):31-3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中药膳食后餐后2h血糖的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膳食组56例、标准馒头组55例。两组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进食前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结果:中药膳食组与标准馒头组空腹血糖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膳食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2hPBG,对改良其预后提供有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住院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血管住院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酶法和放免法检测所有患者空腹、餐后2小时的血糖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脂(TC、TG、HDL-C、LDL-C)、体质指数(BMI)、血压(SBP、DBP)、C反应蛋白(CRP)等值的变化,并分析和比较餐后2小时高血糖与这些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经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2±0.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8.4士0.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3,P〈0.01);CI-MT、BMI、TC、TG、LDL-C、SBP、DBP、CRP与血糖的升高呈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而HDL-C呈显著的负相关,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血管住院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应当严格重视餐后患者的血糖升高,采用及时有效地控制治疗,从而降低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脂平颗粒干预IGT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干预组,收集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中药干预组加用糖脂平颗粒。检测基线及12月时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每隔3月以OGTT评估患者是否由IGT转变为T2DM,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干预组餐后2h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余代谢性指标治疗前后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各安全性指标均处于正常值范围,且中药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脂平颗粒用于IGT患者,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该药物可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卫康 《家庭中医药》2004,11(5):23-23
众所周知,糖尿病也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在糖尿病人的死因中,60%~80%是因为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约有80%的糖尿病病人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所以人们又将这种心脏病称为“糖心病”。  相似文献   

20.
〔日〕/伊藤圣…∥理と治疗.-2006,34(8).-945~952难消化性糊精是将淀粉加热,经酶处理制造的水溶性食用纤维。大鼠与人体试验显示该物质有抑制血糖上升及改善糖耐量的效果。作者研究了含难消化性糊精与大麦嫩叶粉末饮料对人餐后血糖值的影响,并评价了连续摄取该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