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虎芪活血煎对肺纤维化大鼠病理变化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虎芪活血煎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A5(BLMA5)5 mg·kg-1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给予小、中、大剂量(分别为10 g·kg-1·d-1、20 g·kg-1·d-1和40 g·kg-1·d-1)的虎芪活血煎干预后,用HE及VG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并计算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积分;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并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积分及肺组织TGF-β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虎芪活血煎中、大剂量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积分及肺组织TGF-β1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而虎芪活血煎小剂量组作用不佳.结论:中、大剂量的虎芪活血煎能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对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了胶原沉积,使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雄性昆明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阳性药物对照组(C,醋酸泼尼松片)和姜黄素干预组(D),每组24只。B、C、D均一次性气管内给予博莱霉素(5mg/kg)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以同样方法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8d后造模成功,然后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014L/(kg·d)],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0.56mg/(kg·d)],D组给予姜黄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200mg/(kg·d)]。观察4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TGF-β_1表达情况。结果:(1)HE、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形成了稳定的肺纤维化;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纤维化情况好转明显。(2)模型组在灌注BLM后28d TGF-β_1表达水平达到高峰。模型组肺组织TGF-β_1的表达较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姜黄素干预组肺组织TGF-β_1表达降低,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姜黄素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_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XM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滴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第28天开始,连续14 d腹腔内分别注射DXM注射液3 mg·kg-1·d-1和甘草酸二铵150 mg·kg-1·d-1;第15天取左肺下叶用于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表达,右肺下叶经HE染色病理观察.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IFN-γ含量.结果 (1)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均较轻微;(2)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反应,IFN-γ染色较淡,而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TGF-β1、IFN-γ染色及定量表达则相反(P<0.01);且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相比,TGF-β1定量表达有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甘草酸二铵组和DXM组则相反(P<0.01).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IL-4的表达,降低其血清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从而减轻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抗实验性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实验性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250~280 g,分为以下4组.模型组:平阳霉素5 mg·kg1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诱导肺纤维化;氯沙坦治疗组:氯沙坦10 mg·kg-1灌胃,每日1次;培哚普利治疗组:培哚普利2 mg.kg-1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第4周取材,Masson三i色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学改变:用氯氨T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1受体、TGF-β1蛋白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检测肺组织NF-κB的活性;免疫蛋白质印迹检测IκBα的表达;明胶酶法测定金属蛋白酶-2,9的活性.结果 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大鼠肺纤维化分级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于模型组;培哚普利组AT-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氯沙坦组,高于对照组(P<0.05);氯沙坦组AT-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TGF-β1蛋白质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NF-κB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NF-κB的活性高于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P>0.01).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IkB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IkB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模型组金属蛋白酶-2,9活性增强(P<0.05);模型组金属蛋白酶-2,9活性高于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氯沙坦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以及NF-κB和金属蛋白酶-2,9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粒状头样2(grainyheas-like2,GRHL2)在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研究。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丙戊酸钠组,每组15只,模型组及丙戊酸钠组沿着气管注射博来霉素构建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丙戊酸钠组大鼠腹腔注射200 mg·kg~(-1)·d~(-1)丙戊酸钠,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情况,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纤维化情况,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GRHL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Vimentin,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被破坏,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胶原染色面积比、Ashcroft评分及HYP含量升高(P<0.01),GRHL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量下调(P<0.01),α-SMA,Vimentin,β-catenin,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LE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量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大鼠肺泡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胶原纤维沉积程度较轻,胶原染色面积比、Ashcroft评分及HYP含量降低(P<0.01),GRHL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提高(P<0.01),E-cadherin表达量上调(P<0.01),α-SMA,Vimentin,β-catenin,LEF1及MMP7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大鼠肺纤维化过程GRHL2表达量下调,进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生成,加重大鼠肺纤维化程度,丙戊酸钠能扭转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肺纤维化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己酮可可碱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和己酮可可碱治疗组,每组12只,再各分为第7天和第28天组.测定28 d时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和溶胶原活性以判断纤维化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7、28 d时MCP-1和TGF-β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溶胶原活性下降,而己酮可可碱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CP-1和TGF-β的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己酮可可碱治疗组也有所增高,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己酮可可碱可抑制鼠肺纤维化,调节MCP-1和TGF-β的表达可能是己酮可可碱抑制鼠肺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大蒜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代替.造模后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灌胃)、大蒜素组(博莱霉素造模+大蒜素灌胃)、秋水仙碱组(博莱霉素造模+秋水仙碱灌胃)和模型组(博莱霉素造模+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第7天和第28天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程度,碱水解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α -SMA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在HE染色和Masson染色中,大蒜素组及秋水仙碱组肺炎分级和肺纤维化分级较模型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大蒜素组大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的浓度降低,肺组织内α-SMA及TGF-β1的表达均明显减少,与秋水仙碱组相似.结论 大蒜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减少成纤维细胞α-SMA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益气化纤汤抗大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化纤汤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和肺间质巨噬细胞(IM)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化纤汤组(刺量为4 g·kg-1·d-1)、氢化可的松组(剂量为20 mg·kg-1·d-1);采用博莱霉素A5(剂量为6 mg/kg)气管注入法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7、28天分离培养AM、IM,采用分子原位杂交法(ISH)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M、IM中TGF-β1mR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及积分光密度(D)值显著升高(均P<0.01);益气化纤汤可显著降低AM、IM中TGF-β1mR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值(均P<0.01),其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仿.[结论]益气化纤汤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纤维化的发展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硬化病-肺纤维化(SSc-PF)模型小鼠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皮下注射组(A组)10只和博来霉素皮下注射组(模型组)20只。根据肺组织Ashcroft半定量评分将模型组小鼠分为B组11只(Ashcroft半定量评分≥3分)和C组9只(Ashcroft半定量评分〈3分)。A组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B组、C组皮下注射博来霉素建立小鼠SSc-PF模型。应用马松三色染色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和形态学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TGF-β1、肺组织TGF-β1 mRNA含量;采用样本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肺组织Ashcroft半定量评分,分析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B组肺组织Ashcroft半定量评分、羟脯氨酸含量及外周血TGF-β1、肺组织TGF-β1 mRNA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P〈0.05)。但A组、C组肺组织Ashcroft半定量评分、羟脯氨酸含量及肺组织TGF-β1 mRNA、外周血TGF-β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TGF-β1 mRNA、外周血TGF-β1含量与肺组织Ashcroft半定量评分、羟脯氨酸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TGF-β1在SSc-PF小鼠模型中高表达,并随SSc-PF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及氯沙坦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并给予氯沙坦灌胃)。采用HE染色了解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肺内气道的Ⅰ型胶原,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变化。结果氯沙坦组与博来霉素组比较,灌注后第7和21d肺泡炎明显减轻;第21d肺纤维化明显减轻(P均<0·05)。博来霉素组肺间质中Ⅰ型胶原表达持续增强,氯沙坦组Ⅰ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0·05)。氯沙坦组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IL-8及TGF-β1水平于第7d明显低于博来霉素组(P<0·05),第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中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17,ADAM17)表达水平变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之间的相关性,以阐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 mg/kg).模型组5组分别为注射博莱霉素3d、7d、14 d、21 d、28 d组,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5 mg/kg),分别在规定的时间点取肺组织,通过Masson胶原染色评价肺纤维化的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DAM17和TGF-β1在肺组织的蛋白水平表达,RT-PCR检测ADAM17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成功,模型组病理呈不同程度的胶原沉积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小鼠纤维化程度自7d组开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示,TGF-β1、ADAM17在对照组呈弱表达,模型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14 d时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示,TGF-β1、ADAM17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RT-PCR中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7、0.808、0.906(P<0.01),表明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ADAM17在博莱霉素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表达水平上调,ADAM17可能通过上调TGF-β1发挥致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对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静脉给予紫杉醇脂质体,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GF-β1含量,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影响TGF-β1的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第7、14、21、28天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TGF-β1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第7、14、21、28天紫杉醇高剂量组TGF-β1含量低于强的松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可能通过调节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TGF-β1含量,防止肺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及EGCG大、中、小剂量组,经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药28 d后,取肺组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其羟脯氨酸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 EGCG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或〈0.01),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EGCG给药组大鼠TGF-β1、Smad2表达下调(P〈0.05或〈0.01),Smad7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0.01)。结论 EGCG可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GF-1/Smads信号分子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变化,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5只。模型组用56度白酒灌胃(15m1.kg-1·d-1)致肝纤维化,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灌胃。6个月后全部处死取肝待检。采用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观察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6个月酒精灌胃能成功制作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和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TGF—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GF-β1,smad3,samd4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而smad7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TGF-βl/Smads信号通路参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其中Smad7起着对肝纤维化负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参保肺饮颗粒对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地松组、三参组,用熏香烟烟雾加气管内注入弹性蛋白酶和博来霉素方法建立大鼠COPD合并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造模时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强地松组、三参组于造模完成后予强地松、三参保肺饮灌胃,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病理切片支气管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用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支气管壁Ⅰ、Ⅲ型胶原分布,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组切片支气管肺组织TGF-β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平均面积、积分光密度和平均光密度,比较各组支气管壁Ⅰ、Ⅲ型胶原面积、面密度、光密度。结果三参组阳性细胞平均面积较其他三组显著增加(P0.01);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平均光密度较强地松组降低(P0.05)。模型组、三参组Ⅰ、Ⅲ型胶原阳性目标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三参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三参组Ⅰ、Ⅲ型胶原面密度、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三参保肺颗粒有下调慢阻肺合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表达,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替米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等分为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博来霉素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及替米沙坦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并给予替米沙坦灌胃)。采用HE染色了解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情况,酸解法测羟脯氨酸含量,ELISA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的细胞总数变化。结果替米沙坦组与博来霉素组比较,灌注后第7和14天肺泡炎轻;第28天肺纤维化减轻。博来霉素组肺羟脯氨酸含量增高,替米沙组减少。替米沙坦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第7和14天较博来霉素组少。替米沙坦组BALF中TGF—β1水平于各时间点低于博来霉素组。结论替米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和肺组织TGF-β1、IL-6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改变及甲基氢化泼尼松对其预防作用。方法 40只Wistar种雌性大鼠,按随机分为照射组(A组)20只、照射加甲基氢化泼尼松组(B组)20只。A组于照射开始后第一天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1.d-1,连用3周;B组于照射后第一天开始腹腔内注射甲基氢化泼尼松1mg.kg-1.d-1,连续3周。以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X线对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3Gy/次,2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Gy),于照射后第4、6、8、12、26周处死,各时相点每组各处死4只。观察动物肺大体标本、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IL-6和SP法检测肺组织TGF-β1、IL-6的表达。结果照射加甲基氢化泼尼松组较单照组肺泡炎和纤维化出现晚且程度减轻;检测显示,照射加甲基氢化泼尼松组的血浆TGF-β1、IL-6含量还是肺组织TGF-β1、IL-6表达在各时相均低于单照组。结论甲基氢化泼尼松可以降低照射部位组织中TGF-β1和IL-6的含量,减轻了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徐红蕾  金旭如  叶进燕 《浙江医学》2009,31(8):1046-104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博莱霉素模型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地塞米松组治疗组,每组16只。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行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分级,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含量以及羟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并作各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1)第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肺泡炎评分、HYP含量、AngⅡ含量、MDA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SOD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仅模型组肺纤维化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及地塞米松组肺泡炎、肺纤维化评分及HYP含量、AngⅡ含量、MDA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SOD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1);地塞米松组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P〈0.01),卡托普利组AngⅡ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或0.01)。(2)第28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HYP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AngⅡ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仅模型组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及地塞米松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HYP含量、MDA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或0.01),SOD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1),卡托普利组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An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卡托普利可能是通过抑制AngⅡ的生成、减少TGF-β1 mRNA的表达以及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而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  相似文献   

19.
BMP-7防治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7,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运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诱导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从实验开始、早期治疗组从实验第2周、晚期治疗组从实验第4周腹腔注射外源性BMP一7.每周3次: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和预防组的肝纤维化级别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中BMP-7可以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治疗组中的TGF-β1的表达较模型组中明显减少(P〈0.05)。结论BMP-7有效预防和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