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均显著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体温、术后第2天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患者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其后者操作更简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谭胜华 《中外医疗》2012,31(21):42-42
目的探讨复杂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27例:为A组)与逆行胆囊切除术(35例:为B组)。结果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逆行胆囊切除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胆囊病变的效果相近;胆囊次全切除者更可有效防止了肝及胆管损伤和术中失血,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剖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5年10月~2003年6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55例,其中LC组26例,OC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2.69±53.78)mL、(53.19±20.77)min、(6.65±1.98)d,OC组分别为(151.72±61.94)mL 、(77.76±22.16 )min、(10.24±2.60)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为A级和B级)胆囊结石患者中,LC较OC更安全,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三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A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研究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情况。结果C组的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中平均时间、手术后疼痛的平均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A、B、C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例,5例,2例,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结石效果好于开腹手术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杂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86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3.6±17.8)min]短于对照组[(115.2±19.7)min],术中出血量[(91.4±21.5)ml]也少于对照组[(112.0±38.6)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中转开腹率(3.2%)、腹腔引流量[(116.5±32.1)ml]、住院时间[(6.1±1.1)d]、并发症发生率(7.5%),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2.1%)、腹腔引流量[(110.3±30.5)ml]、住院时间[(6.7±1.2)d]、并发症发生率(8.6%)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相仿,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谭叶  手术室  广州  )  刘新莲  手术室  广州  )  张秦华  手术室  广州  )  王文平  手术室  广州  )  李亚楠  手术室  广州  ) 《广东医学》2012,33(23):3670-367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及手术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普通腹腔镜胆囊手术11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在手术室术前护士准备时间、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中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术前护士准备时间为18~68 min,平均(32.5±9.5)min,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为19~72 min,平均(32.8±9.6)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78 min,平均(39.4±11.1)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9~72 min,平均(40.5±14.1)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45 mL,平均(24.1±10.4)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100 mL,平均(24.5±14.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为18~126 min,平均(66.5±23.6)min,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为29~126 min,平均(66.9±21.7)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腔镜胆囊术比较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中转开腹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显示单孔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不增加手术室护士的劳动强度,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有的美容及微创效果,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齐红海  李龙振 《中外医疗》2013,32(26):46-47
目的 探讨比较行腹腔镜下逆行和次全胆囊切除术对复杂胆囊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复杂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治疗(A组),24例患者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统计并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囊切除术的手术疗效相近,但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对比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总管探查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LC+ES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5.24±10.89)min、(178.49±11.01)min,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9±2.49)mL、(6.92±2.31)mL,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显著增多(P<0.05);中转开腹率分别为7.02%、5.06%,两组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半年A组患者未发现结石残余;B组患者2例结石残余,再次手术取石后未发现结石残余,A、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3.78)d、(12.06±3.24)d,治疗费用分别为(32000.56±2341.20)元、(38924.44±2426.37)元,A组治疗费用较B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结石残余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7.02%,复发率分别为5.06%、3.5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C+LCBDE、LC+EST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种类不同,术后要密切关注,LC+LCBDE易发生胆漏合并感染,LC+EST易发生胰腺炎,要及时对症处理,并且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费用较低,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石峰 《当代医学》2016,(35):48-49
目的 分析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62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所用方法分组,研究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微创性、预后效果佳、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法与顺行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法与顺行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1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逆行法组 (96例 )与顺行法组 (12 3例 ) ,分别使用逆行法与顺行法完成手术 ,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 19例全部顺利完成 ,无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A组 (37± 12 )min ,B组 (35± 7)min ,出血量A组 (3 4± 2 5 )ml,B组 (3±1 5 )ml,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钛夹使用病例数A组 6 6例 ,B组 12 1例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法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多出血量 ,易掌握、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复杂性胆囊结
石资料,按照所使用的腹腔镜分为2D组和3D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机率、术后排气时
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共计纳入89例,其中3D组46例,2D组43例;3D组43例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3例,2D组39例成功
完成LC,中转开腹4例;3D组和2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5±15.2 mL和65.4±18.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D组和常规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4.1±13.6 mL和44.5±22.3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转开腹率、术
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腹腔镜能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良好的深度感,可实现
精确操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所需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与腹腔镜逆行全胆囊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相比,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等特点,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蔡建平 《中外医疗》2014,(12):13-1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52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其中28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9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如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如肠鸣音恢复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术中各项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手术时间分别为(3.5±0.7) cm,(45.2±8.4) mL,(63.8±12.9) mL,(52.7±15.3) mL,均低于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11.2±2.7)cm,(89.1±16.6) mL,(97.6±14.2) mL,(85.1±14.6) 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如肠鸣音恢复时间、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2±3.5) h,(2.3±0.6)分,203例,(27.1±4.2)h,(5.0±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43.6±6.8) h,(4.7±1.4) h,236例,(48.3±7.5) h,(12.5±4.0) d。同时,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显著低于传统开腹式(11.3%)(P〈0.05)。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术中各项指标、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P〈0.05)。同时,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式(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英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49-150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腔镜胆囊切除术组)50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50例.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阻塞性黄疸、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志刚 《四川医学》2011,32(11):1703-170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LC 152例,MC 76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平均(69.2±20.1)min,较MC组(82.4±12.7)min短;术中出血量平均(37.9±16.3)ml,较MC组(45.4±22.1)ml少;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1.7)d,较MC组(7.3±2.9)d短;住院总费用平均(4722.0±554.9)元,较MC组(4140.1±416.4)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感染率9.2%(14/152),其中伤口感染6.6%(10/152),肺部感染2.6%(4/152);MC组术后并发感染率21.1%(16/76),其中伤口感染14.5%(11/76),肺部感染6.6%(5/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胆管损伤、胆漏、胆囊残株炎等并发症。结论 LC、MC治疗急性胆囊炎均有效,与MC比较,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率低,但住院总费用较高,可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RCP联合腹腔镜对于预防困难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作用。方法分析收治的579例困难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两镜联合治疗组282例(联合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组297例(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瘘发生率、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结果两镜联合治疗组280例顺利完成LC,2例中转开腹;联合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5.7±26.5)ml和(142.1±22.6)min(P〈0.001)、术中出血量为(35.2±11.6)ml和(81.5±19.2)min(P〈0.001)、住院时间为(6.5±1.2)d和(10.2±2.8)d(P〈0.001)、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9±2.1)d和(5.2±2.7)d(P〈0.001),联合组术后无胆瘘发生。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可以减少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和经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的对比,探讨经腹腔镜逆行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中转开腹率、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不大。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腹腔镜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变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石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万荣 《右江医学》2010,38(1):18-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复杂性胆石症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各类复杂性胆石症病变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组(LSC组,4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情况、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和每天腹腔引流量均显著高于LSC组(P<0.01),而且LC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LSC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查时胆囊窝积液发生率也高于LSC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胆石症中,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外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是治疗复杂性胆石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2组(n=29)。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41.78±30.25)min,术中出血量为(11987±10.11)mL,住院时间为(998±1.32)d,肠道恢复时间为(2.19±0.3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32±21.98)min,术中出血量为(246.63±52.48)mL,住院时间为(14.72±2.75)d,肠道恢复时间为(3.51±0.28)d。实验组出现并发症2例(6.9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2759%)。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肾肿瘤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较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