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城乡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行为以及干预需求状况,为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实施有效干预,预防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多层整群抽取的甘肃省境内城乡各1个地区的1 85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发热定义39.6%,疑似肺结核症状44.8%,共用毛巾64.5%,洗手预防流感85.8%.洗手频率、吐痰方式和咳嗽/打喷嚏方式3个行为方式上,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共用毛巾问题的知行一致性上,城、乡均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但相关性不高.获取传染病知识途径排在前3位的是家长、医生、教师(70.3%,69.8%,65.7%).在网络新媒体和现场咨询途径上,城乡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82,7.011,P值均<0.05).结论 城乡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有待提高,行为方式存在城乡差异,知行一致性存在偏差;城市学生偏好网络新媒体,而农村学生更喜欢现场咨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湖区居民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及行为情况,为西湖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年龄在18~69岁的西湖区常住居民开展抽样调查。采用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和调查员询问两种方式。调查内容主要为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 158份,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5.22%。其中不同年龄组人群和不同地域人群的知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7,P=0.004,χ2=40.129,P=0.000)。相关行为情况中,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占92.06%,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1,P=0.000);其他卫生行为习惯最多的是饭前便后洗手(91.62%),最低的是发现传染病疫情向疾控中心报告(83.94%)。结论:西湖区居民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也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何健  张丁  杨汴生  孙经  王旭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12-1815
了解中小学生对于传染病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为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许昌市城乡10所中小学校的l 913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行为情况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前2周内42.76%的学生曾有发热、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不适症状,42.57%的学生在过去l a中请过病假.对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热标准、洗手有助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知晓率分别为41.46%,29.69%和15.40%.吃东西前、便后的洗手率分别为82.85%,91.01%,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不掩口鼻的发生率分别为7.08%,3.45%;有57.05%的学生生病时告知教师.学生的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医生(73.56%)、家长(72.25%)和教师(68.17%),喜欢的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是电视节目(61.47%)、网络(48.48%)和课堂教学(45.1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常在小吃摊购买食品、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吃东西前是否洗手和是否经常在校外饭馆/小摊吃午饭是因病缺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231,-0.344,0.094,0.086,0.688,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全面建立因病缺课请假、痊愈后交复课证明制度,减少或杜绝带病上课现象发生,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性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以班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86名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知识了解较好,知晓率在70.1%~93.6%之间,平均为84.3%;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较差,知晓率在47.9%~72.5%之间,平均为60.8%.对性病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8.0%,对性病可通过被污染的床上用品、马桶、浴巾等物品间接传播的知晓率为44.5%;对乙肝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36.3%~60.0%之间,其中对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知晓率仅为36.3%;对甲肝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25.1%;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在19.1%~81.7%之间,平均为59.2%;对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57.5%,对"咳嗽、咳痰超过2周以上应怀疑肺结核"的知晓率仅为19.1%.结论 高校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需求较大.应该尽快加强重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病防治知识以及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上.  相似文献   

5.
范舒云  史晶 《中国校医》2014,28(10):727-727
[摘要] 本文通过对388名大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及相关行为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得食品卫生安全 知识途径男女生有区别,对某些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不够,与食品安全相关行为也有欠缺的地方。这表明虽然目前 食品安全知识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普及率,但由于大学是一种开放式的就餐状态,大学生有很多选择就餐方式,提 高大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及相关行为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量表对4所大学共2 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仅为(31.12±11.38)分,女生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饮食行为仍不理想,得分为(11.62±5.03)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营养知识较为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延安大学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对健康有关知识的需求,掌握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以延安大学在校一年级和三年级非医学专业学生1148名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常见传染病(肺结核、甲肝.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34.9%),对“非典”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81.9%);有94.4%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非常有必要开展健康有关基本知识的专题讲座。结论高校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8.
曹文芹  文晓丽  戴长青 《中国校医》2015,(3):180-181,18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婚前性行为的观念。为今后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校2012年及2013年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在考试测试中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性病传播途径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均在99%以上。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41.8%高于持赞同态度23.8%,但持赞同态度的有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31.6%高于2012年16.0%。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中比例最高的是贞洁对女性很重要28.8%。发生婚前性行为最担心的问题是被传染性疾病(37.6%)。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性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心理等学科知识,尤其应结合计划生育开展避孕、生育及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相关医学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性观念,提高性病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舆论事件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教育政策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山东省3所医学院校5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情况和突发公共卫生舆论事件知信行.结果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舆论事件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5.01±1.69)(3.87±0.98)和(5.89±1.31)分,知识和态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22,P<0.01),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具有更多KAP知识(rs=0.34,P<0.01).女生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态度更为积极(t值分别为-2.34,2.20,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舆论事件应对现状有待改善,需要学校、社会、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388名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9年4月对河南某农村地区388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小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的分别有22.9%,20.1%,34.3%,知道一起吃饭、在同一教室上课、咳嗽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有15.7%,17.3%,12.4%;89.4%的学生回答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30.6%的学生回答玩过废弃的注射器。结论农村小学生缺乏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应重视农村小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学校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宿州泗县3所中学547名学生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行为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学生传染病相关KAP得分总体一般,知识、态度、行为合格率分别为20.38%,34.48%,28.75%;优良率分别为2.48%,6.67%,27.05%;不合格率分别为77.14%,58.86%,44.38%;学生传染病相关KAP得分初、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与城镇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学生在传染病相关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良好行为形成率不完全一致,且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学生传染病相关KAP得分水平一般,需要加强相关卫生知识干预。  相似文献   

12.
高明义  梁洁 《中国校医》2014,(6):404-407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饮水行为和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在中学生中开展健康饮水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2所学校的16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饮水量不足,66.8%的学生每日饮水量在1200mL以下,17.4%的学生每日饮水量仅250~500mL。学生主要以饮用白开水为主,40.8%的学生饮用白开水的量在500~1200mL。43.4%的学生每日的蔬菜摄入量低于250g,仅有14.0%的学生每日的水果摄入量在100-200g。有37.6%的学生对每日需水量有正确认识,65.1%的学生表示喝水是因为口渴。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健康饮水知识教育非常有必要,并促使中学生改正不良的饮水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保健品的认知及服用后的功效自我评价。方法在江苏省4所高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有24.7%的大学生知道保健食品的认证标识,考试临近时服用所占比例最高为40.1%,有55.0%的服用者认为服用后有一定的改善,但在对待保健品的态度上,仍有50%态度的人不相信他的功效。结论大学生对于保健品的认知比较模糊,对于保健品服用后的功效评价不高。为促进大学生对保健品的健康行为的建立,应从学校和政府机构2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莆田市中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认知情况,为开展中学生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莆田市2所重点中学、1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高中共3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只有61.2%学生接受过性教育,认为性教育收获大的只有4.8%,学生性知识来源主要是朋友、同学(51.5%),有56.4%的学生选择通过学校开设专门课程,有57.7%的学生最想知道有关青春期心理发育知识,63.5%的学生认为谈恋爱会影响学习,有30.4%的中学生看过黄色淫秽读物,其中43.7%来自网络。结论莆田市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性知识,但性态度较保守,学校开展的性教育不够普及,学校应重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中小学生对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制定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在城区和镇区选择高中、初中、小学各1所,随机抽取每校四年级到高二年级各1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核病、乙肝、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调查对象的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乙肝13条要点知识、艾滋病8条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是81.56%、82.48%和87.56%;在调查问卷所涉及的55条知识中,有7条知识的知晓率低于60%。结论需进一步加大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采取有效干预策略与措施,重点加强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传播途径、防控要点的宣传普及,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学生时代和成年后的传染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何敏  刘鑫  白林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26-427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必修课对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分析高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上海财经大学1 046名大学生,采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授课后,大学生健康概念理解的知晓率达90.69%;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心理行为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未授课学生,每日规律三餐,适当睡眠形成率分别为85.87%,89.51%;缺乏自信理解自己的正确率分别为28.19%,37.78%和42.63%。结论健康教育必修课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行为状况,但高校健康教育还应重视强化教育及完善复合式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接受情况,为日后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和发展提供方向。方法在济宁医学院抽取2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对所获得信息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9.0%的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有较高认知的;不同人群对不同转基因品种食物接受程度具有差异。结论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度较高但了解的广度深度不够,媒体应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转基因食品将在争议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学生682人。结果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在营养知识最高达86%、态度最高达86%和饮食行为53.25%,均比非医学相关专业高。所有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均较好、营养态度积极程度较高,但是在饮食行为方面较差。结论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应加强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和态度,促进其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昆山市公办小学和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的不同差异,为分类指导学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昆山市13所公办小学、13所流动人口子女小学,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校抽取4~6年级各50名学生,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知识题中有80%条目学生知晓率公办小学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传染病防治知识题中有75%条目知晓率公办小学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有关食品卫生知识题知晓率100%条目公办小学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防控态度正确率公办学校都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86.67%的条目行为防控正确率公办学校都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小学生知信行正确率由高至低排列为: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结论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对象,必须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防控措施,加强防控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措施落实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徐州市小学生家长关于口腔卫生保健的知晓情况,为徐州市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预见性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0月一12月对徐州市区的1074名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问题中,对口腔健康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保护孩子“六龄牙”的重要性、乳牙坏了是否需要治疗等问题上认知性很高,而对于窝沟封闭防龋、氟化物对牙齿的作用认知水平比较低,不同性别及学历水平的家长,在相关问题的知晓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徐州市小学生家长的口腔保健认知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家长1:7腔知识缺乏,口腔保健意识不足,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