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阴生津法是通过滋养阴液来补充人体阴液耗伤的一类治法。属补法,适用于温病后期脏腑阴液大伤者。养阴生津法可滋补阴液、润燥制火等。温热之邪属阳邪,最易耗伤阴液,病至后期,阴伤之象尤为明显,阴液耗损程度与疾病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如吴鞠通所言“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故温病初期,便应顾护其虚,一旦阴液耗伤明显,便应以救阴为务。  相似文献   

2.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语出清·叶天士《温热篇》 ,是针对温热之邪入人体后 ,容易造成热盛津液耗伤所确定的诊治要诀。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 ,以发热为主症 ,具有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性质和证候表现上均以火热为特征 ,火为热极 ,其性炽热 ,故易消烁津液 ,正如叶氏云 :“热邪不燥胃液 ,必耗肾液”。凡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后 ,伤津耗液的现象贯穿于温病愆变过程的始终 ,尤以中、后期更甚 ;伤阴程度的轻重 ,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与预后 ,吴瑭曾云 :“热病未有不耗阴者 ,其耗之未尽则生” ,王孟英亦云 :“耗之未尽…  相似文献   

3.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建康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0):421-422
肾之阴液耗伤是温病过程中的常见病机.温病大家叶天士曾谓"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滋养肾阴则是温病治法中的常用方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滋养肾阴有比较全面的阐述,笔者将其整理归纳为以下十法,以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山东中医学院附院原院长、主任医师吕同杰对外感热病的辨治有独到的见解,临证建树颇多。他集多年之经验,提出“治热首当救阴”的理论,对临床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吕老认为,外感热病多因感触温热疫毒之邪所得,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极易出现热势炽盛或高热稽留,主要责之于湿热毒邪消烁阴液、迫津外泻,致水亏不能制火之故。若任其肄虐则邪愈盛阴愈耗,津愈亏火愈炽,终必形成虚虚实实之势。因此,机体阴津之存亡是病邪进退、病证机转的关键。正如吴鞠通所云:“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耗之未尽则生,耗之尽则阳无以敛,必气绝而死矣”。  相似文献   

5.
温为阳邪 ,善伤阴液 ,已成共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阴病“ ,乃阳盛伤阴之义。仲景在《伤寒论》中亦论及寒邪化热可伤及阴液 ,后期伤及肾阴[1] 。况且叶天士曰“温病则热变最速” ,温病更易致阴液耗伤 ,温病学家对此无不重视 :如柳宝诒“须步步顾其津液” ,叶子雨“温热存阴最为紧要”。清代医家吴鞠通宗《内经》 ,法仲景 ,作《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 ,发展和创新了救阴法 ,曰 :“热必伤阴 ,故立法以救阴为主”,并在《条辨》中焦篇 97条[2 ] 曰 :“救阴之法 ,岂能出育阴、坚阴两法外哉”。现代诸多文献中对此多统称为“…  相似文献   

6.
试论温病治法中的滋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阴液存亡,对于温病预后有决定意义,所谓“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因此滋阴法也是温病治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凡温病过程中出现阴液不足现象都可运用。正如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所说:“治温之法,法在救阴”,从而把救阴列为治疗温热病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温病伤阴与伤阳山东中医学院(250014)于珠莹温病最易伤津液,轻则为伤津,重则为伤阴,甚则为亡阴。然而津液的存亡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防。吴鞠通说:“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耗之水未尽则生,耗之尽则阳无以恋,必气绝而死矣。”又如,董废翁说:“胃中津液...  相似文献   

8.
《温病条辨》对养阴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作者吴鞠通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燥者润之”及叶天士《温热论》“热邪不燥胃津 ,必耗肾液”等理论的影响下 ,认为“温病者 ,津气先虚” ,其治疗当着眼于保津养阴 ,认为“留得一分津液 ,便有一分生机”。笔者试从《条辨》原文 ,略述其保津养阴法在温病领域的运用规律 ,以求正于同道。1 阴液已伤 保津为先1 1 肺胃津伤 ,甘寒生津 凡温邪热势虽退而肺胃津液已伤 ,症见口干舌燥 ,脉大出微喘 ,甚至鼻孔扇者 ,用白虎加人参汤 (上焦篇第 8条 ) ,以清热益气阴 ;气血两燔 ,出现身热心烦口渴 ,…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吴鞠通医案》中前医诊疗温病的误治案例,如误用辛温、养阴、寒凉及攻下等法而导致变证的病机及吴鞠通相应的纠误思想,总结吴鞠通辨治温病特色。温病误治所导致的变证病机复杂,变化多端。热邪为温病之根本,阴伤为温病之标,病变由热邪导致。治疗温病误治变证当首先明晰温热邪气所在具体部位,以祛除热邪为治疗的首要目标,热除则正安阴复;阴液损伤为温热邪气所致,是温病的主要变证,阴伤重时应急救阴液,扶正祛邪;温病误治易导致气机不通,可采用宣通气机之法治疗气机不通之变证;温病误治易损伤脾胃阴液和阳气,要注意顾护脾胃阴液与脾胃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温病保津养阴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是感受四时温热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病。因其发病急速,热象偏盛,最易化燥伤阴,尤其是病至后期,阴津耗伤更为多见,因而养阴保津成为治疗温病的基本法则,深为历代温病学家重视,故吴鞠通说:  相似文献   

11.
张迎泉  王红艳 《光明中医》2012,27(4):666-667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属阳邪易伤阴,临床证候多见耗伤阴液、生风动血等特征.吴鞠通说:"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所以滋阴是温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论述的关于救阴与通阳等原则至今仍指导临床,他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相似文献   

12.
滋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急性热性病中应用更为广泛,尤其是在热病后期,滋阴法更有其特殊的治疗意义。滋阴法是属于补法的范畴。其作用主要在于滋补真阴,壮水增液以达到生津养液、滋阴润燥、消除病邪的目的。急性热病多由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盖温为  相似文献   

13.
<正> 叶天士《温热论》日:“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又云:温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鉴于伤寒与温病二者受邪的性质不同,在对待下法的使用上,一些医家认为有迟、早之分。如戴北山日:“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厌早。”提出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对此,王孟英和顾晓澜都有详细的阐述。王氏曰:“伤寒为阴邪,未曾传腑化热,最虑邪气下陷,治必升提温散,而有早下之戒;温热为阳邪,火必克金,故先犯肺,火性炎上,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顾氏也日:“伤寒由外传里,仍用外解,温邪由内而发,必须内解,伤寒宜发表,有一分表证,仍宜表之,故下不嫌迟;温邪宜清里,有一分下证,即宜下之,故下不厌早。”诚然,伤寒与温病病有不同,在下法上亦必有区别。温病学说是外感热病对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单就治疗中的下法而言,温病较之伤寒已经明显地有了进一步的扩充、提高和发展,使外感热病对下法的认识、应用,内容更趋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凯  李秘 《河南中医》2020,40(2):163-166
根据六经是基于脏腑经络的理论,肝脏为厥阴的脏腑基础,厥阴病病机为:病至厥阴,体阴(肝血)亏损,引起用阳(肝阳)的不足,而用阳的亏虚,又引起体阴的病变。厥阴病阳虚的特点为:体阴不足,用阳不及致肝经虚寒,阳气不通。而厥阴阴虚主要涉及肝脏,临床表现为肝筋及经络失于濡养的肝系症状,使用乌梅、当归、白芍等入肝养血之品养肝柔肝,补养肝体。厥阴病体阴不足,用阳不及,阳气不能疏泄,故郁而化热,厥阴病之热的来源可总结为:体阴不足→用阳亏虚→阳气疏泄不及→郁而化热,热像并非厥阴病必见症状,如果无郁而化热之证,只需补肝体,助肝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提纲证中所提到的脾胃症状病机为厥阴肝木之气不能疏泄,引起脾土运化不及,故出现不能运化津液的"消渴",不能运化水谷的"饥而不欲食",用黄芩、黄连清解肝经郁热,干姜、人参补中焦虚寒。  相似文献   

15.
<正> 吴塘所著《温病条辨》对温病清热、滋阴两法的运用颇多发挥,尤其是擅长于清、滋法的配合。本文拟从清、滋法配合的角度总结一下《温病条辨》的有关理论和临床运用。清、滋法配合的根据——温邪与阴伤的内在联系吴氏阐发《内经》“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旨,提出阴精为人身抵御温邪入侵的重要基础,说“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并进而指出:“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因此,感受温邪的体内因素是阴精不足,如吴氏说:“病温者,精气先虚”。这样就说明了阴精不足与温病发生的关系,阐发了温病发病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同时,吴氏又提出温病过程中,温邪的特征是易耗伤阴液:“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而其它病邪也可化热伤阴,如“湿久生热,热必伤阴”。温邪与阴伤有因果关系:温邪为阴伤之因,阴伤为温热之果。同时由于阴伤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阳热易亢,更可助邪热之势,故温热与阴伤又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在温病的治疗中,为了祛除热邪而常误用汗、下、苦燥等法而耗伤阴液,如吴氏  相似文献   

16.
<正> 温热顾阴的涵义温热顾阴是中医治疗温热病的大法。温热病致病因素是热邪,与伤寒致病因素迥然不同。温热顾阴,与伤寒顾阳相对而言。喻嘉言说:“寒病之伤人十之三,温病之伤人十之七……缘真阴为热邪久耗,无以制亢阳,而燎原不熄也。以故病温之人,邪退而阴气犹存一线者,方可得生……总当回护阴之根底……兹特提出手眼,以印证先人之法则”。以后叶天士更具体的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朱武曹说:“伤寒必当救阳,温病必  相似文献   

17.
温病是由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其临床表现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由于温为邪阳,阳盛则热,所以温病是按着阳胜则阴病病变规律来演变的热性病变。又因温为阳邪,最易化燥伤阴劫液,尤其温病后期,此种现象更为突出,所以阴液之存亡,对于温病之预后,有着决定性意义,这就显出“存得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化湿法,是针对湿热性温病或温病挟湿,如湿温、暑温、伏暑之一种治疗方法。吴鞠通先生运用该法匠心独运,并创新方,以启后学。现就吴氏有关论述归纳如下,加以研讨,供临床参考。一、为何化湿温热之邪每易兼挟,或兼风、或挟湿。其挟湿者,则宜先祛其湿,使热无依,病方易解,如湿不先去,反闭其热而内侵,则病必加重。  相似文献   

19.
谢旭善教授认为,胁痛虽有在肝在胆之分,但病因大致相似,其外因大致由于疫毒或湿热感染,饮食不节,在内则常因情志失调,气郁不畅,化热化火,或阴血亏虚、瘀血停着等。虽皆是胁痛,但中医应辨证论治,不可盲目止痛治疗。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医教材论述肝的病理时多认为,肝之气阳易亢,肝虚多在阴血,少有谈及肝阳不足的.但万事万物皆分阴阳,有阴虚则必有阳虚,有阳亢亦必有阳虚.笔者就肝阳不足和肝阳不足所致的气机乖乱状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