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又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49例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41例。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促血管生成素2,Tie-2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促血管生成素1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P〈0.05);促血管生成素2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明显高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组(P〈0.05),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又高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5);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在3组中逐渐升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视网膜病变中促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Tie-2受体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血管生成素1和促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组成的信号传导系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PRD组和高剂量PRD组。给药3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NF-κB、VEGF和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VEGF、Ang-2 mRNA表达水平和AGEs、RAGE、NF-κB、VEGF、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PRD组大鼠血糖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VEGF、Ang-2 mRNA表达水平和AGEs、RAGE、NF-κB、VEGF、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PRD可能通过特异性阻断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5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4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4例,以及正常对照纽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和Ang-2水平.结果 NDR组、B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BDR组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明显高于NDR组患者,且PDR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又明显高于BDR组患者(P<0.05).血清VEGF与Ang-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VEGF和Ang-2均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及其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黄芪治疗组.实时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中Ang-1、Ang-2、Tie-2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VEGF mRNA以及VEGF、Ang-2和Tie-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大鼠比较,糖尿病黄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VEGF mRNA表达显著升高,而Tie-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两组间Ang-1和An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ng表达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但可下调其受体Tie-2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老年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老年患者.共1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片治疗,观察组(68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对血清中VEGF和IGF-1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224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VEGF和IGF-1的表达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血清中VEGF和IGF-1的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应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芪明颗粒治疗老年人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对血清中VEGF和IGF-1的表达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血管生成素-1(Ang-1)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其中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另外45只行左下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喂养3个月后分别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立大鼠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即为成模.将成模大鼠再次随机分为DR对照组和Ang-1治疗组(每组15只).DR对照组行双眼玻璃体腔注射PBS缓冲液5 μL,Ang-1治疗组双眼玻璃体腔注射5 μL浓度为160 mg·L-1的Ang-1.3 d后重复上述处理1次,继续观察3 d后处死各组大鼠,摘除眼球,取出视网膜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VEGF的表达;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比较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结果 DR对照组、Ang-1治疗组VEGF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Ang-1治疗组VEGF表达比DR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DR对照组、Ang-1治疗组突破内界膜细胞数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Ang-1治疗组新生血管细胞核数较DR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ng-1能明显减低VEGF的表达,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的生成;其抑制糖尿病大鼠眼底新生血管的生成及渗漏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及其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黄芪治疗组。实时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中Ang-1、Ang-2、Tie-2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VEGF mRNA以及VEGF、Ang-2和Tie-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大鼠比较,糖尿病黄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VEGF mRNA表达显著升高,而Tie-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两组间Ang-1和An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ng表达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但可下调其受体Tie-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网明目散抗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以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开始分组给药,每日给药1次。用药3个月后,取各组大鼠眼球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bFG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5天后,中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视网膜VEGF、bFGF明显低于模型组、西药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网明目散可有效降低因微循环障碍诱发视网膜产生的视网膜VEGF)、bFGF水平,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止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向增殖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DM)、微量白蛋白尿组(DNl)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N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ISA)测定各组血清ANG-2、VEGF。结果 DNl组的血清Ang-2水平高于DM组(P〈0.01),DN2组的血清Ang-2水平高于DNl组(P〈0.01)。DN1组的血清VEGF水平高于DM组(P〈0.01),DN2组的血清VEGF水平高于DN1组(P〈0.01)。血清Ang-2与VEGF、UAER呈正相关(r=0.736,r=0.472,P〈0.01),与Cr呈负相关(r=-0.238,P〈0.05);血清VEGF与Cr、UAER呈正相关(r=0.261,r=0.567,P〈0.01),与Cr呈负相关(r=-0.259,P〈0.05)。结论 2型DN患者血清Ang-2和VEGF水平随着DN的进展而逐渐增高,可能通过参与肾脏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参与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21例糖尿病视网膜无病变组(NDR组),又将DR组分为背景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19例和增值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2例。分别检测各组VEGF值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NDR组、BDR组及PDR组VEGF含量(pg/ml)分别为108.4±27.2、185.2±32.6、162.3±28.7、220.3±44.6和201.9±31.7。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BDR、PDR与ND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R与BDR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对糖尿病肠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经阴茎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基因治疗组.基因治疗组接受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其余2组仅接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空白病毒对照.观察各组小鼠随机血糖、体质量、亚甲基蓝排空率、肠道总长度、亚甲基蓝肠道绝对和相对前进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钒酸钠类胰岛素作用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cose transpoter type 4, GLUT4)与胰岛素刺激GLUT4易位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链脲佐菌素(55 mg/kg)腹腔内注射,5 d后血糖大于13.5 mmol/L定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STZ-D大鼠),然后将STZ-D大鼠组及正常组再分为2组,加钒组隔日管饲0.4% 钒酸钠稀释液,持续4周后在麻醉情况下每组各一半大鼠在尾静脉注射5U /kg诺和正规胰岛素治疗,5 min后心脏抽取血液标本并提取心脏,应用Western blot 技术测定GLUT4蛋白表达.结果钒酸钠治疗使STZ-D大鼠血糖、甘油三酯、胰岛素降低,STZ-D大鼠心肌细胞膜GLUT4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53%),而钒酸钠与胰岛素合用治疗STZ-D大鼠可使心肌细胞膜GLUT4增加2.7倍.结论钒酸钠治疗STZ-糖尿病大鼠在不增加胰岛素释放的情况下具有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的效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膜GLUT4含量减少可能是引起心肌葡萄糖转运障碍及心功能下降的因素,钒酸钠治疗使胰岛素调节GLUT4转运易位增加致心肌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加强可能是某些降低血糖的机制以及改善心功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为:糖尿病模型组(DM,6只)、胰岛素治疗组(INS,6只);另设正常对照组(N,6只)。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肝脏PED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 胰岛素治疗后降低了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状态;糖尿病大鼠肝脏中TNF-α及MMP2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 < 0.05),PEDF的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 < 0.05),胰岛素治疗后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肝脏TNF-α及MMP2的表达,上调PEDF的表达。【结论】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EDF的上调作用可能与胰岛素的抗炎作用有关,这也可能是胰岛素改善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钒酸钠治疗增加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钒酸钠类胰岛素作用及骨骼肌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4)在其作用中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180~250 g,随机分为2组,一组应用链脲佐菌素(55 mg/kg)腹腔内注射,5 d后血糖大于13.5 mmol/L定为糖尿病大鼠,另一组为正常对照鼠,然后将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大鼠各随机分为2组.加钒组隔日管饲0.4%钒酸钠水稀释液,对照组饮用0.9%生理盐水,观察基本指标变化,持续2周后在麻醉情况下迅速分离提取骨骼肌及血液标本,应用Western blot 和RT-PCR技术测定GLUT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钒酸钠治疗糖尿病大鼠PG、TG、INS降低,糖尿病大鼠GLUT4蛋白和GLUT4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钒酸钠治疗糖尿病大鼠GLUT4蛋白和GLUT4mRNA表达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钒酸钠治疗糖尿病大鼠在不增加胰岛素释放的情况下具有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的效果,使降低GLUT4水平恢复接近正常,说明钒酸钠增加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表达使周围组织葡萄糖摄取利用紊乱增加可能是降低血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 insulin gene modified fibroblasts on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rats.
METHODS An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human insulin gene was constructed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 and introduced into fibroblast Ltk- cells by lipofectin-mediated DNA transfection. Following G418 screening, the survived cells were selected and enriched. Finally a cell line, PRI-12 was generated for the highest insulin production. Then, these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streptozocin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
RESULTS Insulin DNA transfected Ltk- cells were able to express insulin at a high level in a long-term culture. Furthermore, these Ltk- transfectants could decrease blood glucose significantly (P < 0.01) and obviously increase the body weight (P < 0.01) when they were injected into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ell lines transfected insulin gene could secrete insulin and execute effect on diabetic rats. The study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view that somatic cell gene therapy offer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delivery insulin into diabetes mellitus.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低分子壳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低分子壳聚糖的降血糖效应及其对大鼠体重和血胰岛素含量的影响。结果: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体重降低(P<0.01),血胰岛素无明显变化(P>0.05)。低分子壳聚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浓度,使血胰岛素含量升高(P<0.01),并能对抗体重的降低(P<0.01)。结论:低分子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作用与降低血糖浓度,增加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7.
龚茜芬  邹彦君  杨晶  韦富珍 《重庆医学》2006,35(23):2134-2136
目的研究自配糖尿病营养液时糖尿病大鼠的饮食治疗作用,探讨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为采用饮食营养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饮食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饮食治疗组喂食添加高铬、硒及高纤维的糖尿病营养液.其他组喂食普通营养液;药物治疗组灌喂二甲双胍,疗程8周。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胆固醇厦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饮食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糖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胰岛素升高(P<0.01),总胆固醇厦甘油三酯基本维持正常水平(P>0.05)。结论所配制的糖尿病营养液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其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提供方法 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的高糖高脂饲料(HDF)配方、喂养周期及STZ注射剂量(35 mg/kg和40 mg/kg),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及8个模型组(A-H组),每组各10只.STZ注射5 d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首次空腹血糖测定后各组大鼠眼眶采血测定血清中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第8周处死大鼠取肝脏、肾脏、脾脏、胰腺,称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的血糖值显著升高(P<0.01),TG、TC及LDL-C水平和肝、肾、胰腺等脏器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注射STZ 35 mg/kg较40 mg/kg存活率大、存活时间长,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周期为8周后注射STZ的大鼠较4周大鼠死亡率高.结论 HDF喂养4周后注射35 mg/kg STZ是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较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 2 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胰岛素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黄芪多糖治疗组(DM+APS组),5周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处死动物取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表达水平。结果:DM组体重水平高于 Control组和DM+APS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DM组和DM+APS组血糖水平均高于 Control组(P<0.01),DM+APS组血糖水平低于DM组(P<0.01);各组间血胰岛素水平差别无显著性(P> 0. 05); DM组肾组织 InsR、IRS 1、PI3K的表达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和DM+APS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降低 2 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 InsR、IRS 1、PI3K水平,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类似物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空载体对照组及基因治疗拮抗组,每组10只.应用小剂量、多次给药的方式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hGLP-1类似物基因对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胰岛细胞中胰岛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和空载体对照组比较,基因治疗拮抗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胰岛素免疫组化分析证实,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得以表达,基因治疗可使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恢复.结论 hGLP-1类似物基因治疗对STZ诱导的糖尿病症状具有拮抗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