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俊波  杨杰 《江西医药》2014,(5):393-39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我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35例并发PTCI患者纳入PTCI组,其余144例纳入对照组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GCS评分、血压、血糖、颅骨骨折、脑疝(中、晚期,意识昏迷伴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创伤性蛛网下腔出血等一般情况以及临床因素的差异,分析引起PTCI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入院GCS评分、入院低收缩压、脑疝、tSAH与重度颅脑损伤后PTCI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tSAH,低收缩压,GCS 3-5分,合并脑疝(按OR值由高至低排序)是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SAH、低收缩压、GCS 3-5分、合并脑疝(按OR值由高至低排序)是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积极预防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钠、血钾、血氯、血镁、血钙离子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多重离子紊乱与颅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58例,根据其入院格拉斯哥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判定颅脑损伤程度分为3组:重度损伤(GCS 评分3~8分)78例,中度损伤(GCS 评分9~14分)33例,轻度损伤( GCS 评分15分)47例。分别收集患者急诊入院时即时血离子浓度。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外伤后离子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组间离子浓度均数和不同离子类型的发生率分别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不同组别中多重离子紊乱构成比的差异。结果损伤严重程度、CT 提示中线位移、脑组织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颞叶和小脑损伤是颅脑损伤后离子降低的危险因素( OR ﹥1,P ﹤0.05)。血钠、血钾、血氯、和血镁浓度在不同颅脑损伤组间存在差异(r s ﹤0,P ﹤0.05)。各组间离子紊乱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其中对于多重离子紊乱,重度损伤组发生率与轻、中度损伤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其中血钠、镁,血钠、氯、镁,血钠、氯以及血钠、钾、镁、氯同时降低这4类离子紊乱模式的发病率较高。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与多重离子紊乱密切相关,多重离子紊乱既可以作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又可加重颅脑损害。明确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离子变化情况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束汉生  郭之通  朱成  张弋  王淮  王昊 《淮海医药》2005,23(4):270-271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并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我院近5年救治的20例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并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机理与受伤方式、脑血液流变学变化、血管的解剖学特点等因素有关。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及时复查头颅CT,对本病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5月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62%.年龄、手术时机、血肿量、骨瓣大小、血肿位置及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去骨瓣减压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3-2006年收治各类颅脑损伤患者907例,其中重型颅脑损并发胸腹腔脏器损伤8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0例,女20例。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年龄3~70岁。本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GCS评分3~5(分)49例,5~7(分)31例。  相似文献   

6.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提高生成率和生存质量是临床救治的重点。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尼莫地平作为一种钙拮抗剂具有选择性阻滞钙离子通道开放,具有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保护脑功能的作用。本文应用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4年4月~1998年10月共收治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103例,女24例,年龄14~72岁,平均43岁。入院时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均为3~8分,其中特重型(GCS评分3~5分)43例。常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8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68例(77.3%),恢复正常生活49例(55.7%),死亡13例(14.8%)。结论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成功救助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所致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诊疗过程中注意问题。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71例老年颅脑损伤所致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回顾分析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影像学资料。结果出院时行GCS评定疗效,其中I级(死亡)9例,Ⅱ级(植物生存)1例,Ⅲ级(重残)5例,Ⅳ级(中级)7例,Ⅴ级(良好)49例。病死率为12.6%,良好率为69.1%。结论老年颅脑损伤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于颅脑损伤后72h内或清除其他颅内血肿后突然出现,高峰期是伤后24h。故密切观察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防止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对发生的颅内血肿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颅脑损伤24h后诊断合并脊髓损伤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经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临床救治策略。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以及采取的相应诊断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治愈好转32例(76.4%),植物生存2例(4.7%),死亡8例(19.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治疗中,忽略了一方面病情会使另一方面病情加重,应采取互相兼顾,综合治疗的原则,才能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骆华  赵佳  骆方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93-2794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ApoE)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分别检测50例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24h内血清Apo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中型颅脑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ApoE的水平分别为(63.06±10.05)mg/L、(40.81±7.90)mg/L和(41.09±8.77)mg/L。重型颅脑损伤组ApoE水平明显高于中型颅脑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86,11.848;均P〈0.05),中型颅脑损伤组Apo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明显(t=0.284,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ApoE明显升高,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ApoE无明显变化,提示颅脑损伤时ApoE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并分析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的成效。方法从本院在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手术疗效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100例患者术后进行GOs评分,患者预后情况没有什么差错,其中恢复达到基本痊愈的80例,占80%,植物生存1例,占1%。轻度残疾14例,占9%,重度残疾4例,占4%,死亡l例,占1%。结论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有效并且全方位的护理方式能很大程度的增强患者的临床治愈成功的可能性,对患者预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术前GCS评分、合并损伤、术后感染、休克、血压、血糖均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喻琨 《贵州医药》1999,23(5):373-374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总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外伤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1]。现将我院1994年8月一1997年10月收治的606例脑外伤病人中的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Glasgow's评分12分以下)的临床指标和预后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准确评估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有关临床指标。1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10例;年龄4-78岁,平均3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9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3例,砸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O.5-24小时。受伤部位:额部受伤19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亚低温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和免疫功能、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自本院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筛选采用常规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3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按1:1比例筛选常规治疗联合亚低温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亚低温治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结果 两组康复治疗阶段、依赖看护、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及死亡病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病例略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波动,但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上升幅度、丙二醛(MDA)下降幅度皆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其对机体的多重作用机制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免疫功能、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创伤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sFractalkine(sFKN)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治疗后1、3、7、10 d后血清sFKN含量,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分析醒脑静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结果醒脑静治疗后,颅脑损伤患者各个检测时点(第10天除外)血清sFKN水平均有所下降,尤以治疗后3~7 d血清sFKN水平下降明显(P〈0.05)。醒脑静治疗组1周清醒率高于对照组,高热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FKN作为前炎性因子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创伤后炎症的标志物,为颅脑创伤的治疗提供依据。醒脑静能显著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sFKN水平,从而减轻高热、脑水肿、脑缺氧等创伤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昏迷患者1周清醒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对2010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采取GOS 进行评定.恢复良好:27 例,轻微残疾:4 例,严重残疾:3 例,植物人:4 例,2例因治疗无效死亡,回访时间0.5~4 年不等.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多数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抢救治疗,迅速、适当的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颅脑损伤术中发生脑膨出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广泛严重性脑挫裂伤、急性脑肿胀(19例),晚期脑疝、血肿压迫时间过长、脑疝后脑梗死(4例),创伤性休克和术中低血压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4例).出院时按GOS评定预后:良好3例,中残5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4例.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明确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间、血糖、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中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时间较长,血糖和ISS较高,而GOS分值、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GCS分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CT中线移动程度、环池形态、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25、32.546、3.237、4.561,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绿色通道,充分评估患者的损伤,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早期积极地处理颅脑损伤和合并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可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本研究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白细胞介素(IL)-8测定,旨在研究两者在TBI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急性颅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