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2例,围手术期给予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仅采用外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蒋科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141-14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方法。方法将206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护理干预组低血压出现情况、血管迷走反射和局部出血血肿情况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组可有效减少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呼吸功能的训练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呼吸系统功能、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呼吸系统相关指标及胸管留置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空肠造瘘管营养的实施方案,并对比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营养实施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于我院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实施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对应值(22.22%),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实施空肠造瘘管营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患者营养干预期间运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有利于提升其护理舒适度情况。  相似文献   

6.
高红 《中国实用医药》2009,4(8):207-209
目的通过观察和护理在某院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探讨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进行相关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1996-2006年5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结合观察和护理工作,总结并发症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经验教训。结果共发生出血和血肿、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4种并发症。出血和血肿患者,出血均停止;局部形成的血肿的,血肿逐渐消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3d后假性动脉瘤均消失;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均在1~2h内症状好转,心电、血压恢复正常;心包填塞患者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1~2d内出血停止。结论护士要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积极预防,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把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食管癌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2008年4月-2013年4月本科收治食管癌手术患者42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同时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愈率80.9%,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的提高手术治愈率,大大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对71例98次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71例98次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7种并发症,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护理干预,一般症状在1周内缓解。结论精心的术前准备,适当的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细心观察病情,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4例行胸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并发症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针对术后并发症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段高位狭窄患者置入支架治疗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2年7月~2006年3月期间行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颈段高位狭窄的病人共20例,均在术前及术后给以心理护理,加强饮食护理,对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并及时干预。结果支架置入术患者常有焦虑及恐惧心理,术后并发症为疼痛、支架再狭窄、支架脱落或移位,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相应的护理,可以增强病人的心理恢复,有助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早期康复。结论加强对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颈段高位狭窄患者的护理,对支架的顺利置入及对术后并发症快速恢复,及时阻止并发症的继续恶化和使病人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12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作指导,观察组介入整体护理干预措,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放松术训练等。采用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值,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心理状态,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心理焦虑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介入术治疗效果,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道护理干预),每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5.4%),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0.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髋关节置手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正确的防范措施。方法观察并分析5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研究防范措施。结果 56例患者中,47例(83.93%)出现疼痛,7例(12.50%)出现胸骨不适,4例(7.14%)有少量出血现象,3例(5.36%)出现再狭窄导致呼吸困难、术后死亡,2例(3.57%)出现气管瘘。食管穿孔、大出血、支架移位及堵塞等并发症未出现。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术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动作轻柔,术后防范肿瘤生长、支架压迫,以免造成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积极进行对症处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安全、有效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真做好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与护理关系。方法:将食管癌手术病人2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25.2%,对照组为44.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进行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及出院护理指导,定期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且生存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我校一附院胸外一科2011—2012年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干预;另一组行肠外营养(PN)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 EEN组并发症明显比肠外营养组低,EEN组术后恢复情况比PN组恢复快。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EEN护理干预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并总结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总结导致并发症出现的原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参照组39.3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血肿、血管迷走反射、心痛、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至我院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84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导管室护士是否进行术前访视(访视率50%左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情绪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前当日和术后次日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计发生5例术后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2%,对照组总计发生10例,发生率为7.04%。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9.4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个月内共出现各种并发症5例(7.69%),对照组术后2个月内共出现各种并发症15例(23.0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能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