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尿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观察组Cr、BUN、UA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肝功能、心电图改变,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正壮 《吉林中医药》2010,30(7):582-583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的疗效。方法:将6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防己黄芪汤,疗程为20 d。治疗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消退情况,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回升,24 h尿蛋白消减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期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健脾温肾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及综合疗效、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78%,高于对照组的60. 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复发率为12. 90%,低于对照组的6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温肾活血方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脾补肾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养脾补肾汤。结果:总有效率和反跳率观察组分别为84.0%、10.0%,对照组分别为86.0%、3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化和血凝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脾补肾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与西医效果相似,但远期疗效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消白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消白方汤剂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和血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消白方中药汤剂口服可以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健脾益肾法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西医治疗及中医健脾益肾法,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5.2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结论西医治疗配合中医健脾益肾法较单纯西医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利水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中医证候疗效和综合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24 h TP、Alb、TC、TG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0.7%、治疗组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梅 《山西中医》2014,30(11):23-24
目的:观察益肾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疗程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肾汤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两组患者尿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Scr下降水平和血浆蛋白上升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离子导入。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2%,对照组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汤分阶段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活血汤为主,并根据激素应用不同阶段进行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激素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减少激素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活血汤分阶段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激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以温肾利水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TG、TC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低于对照组的16.22%(P0.05)。结论:采用中医益气温肾、利尿消肿治疗思路,联合西医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加减桂枝茯苓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和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防己黄芪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生化指标变化、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 0%)高于对照组(7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与体征,调节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在激素或环磷酰胺的治疗基础上,本组每例患者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52例,每例患者只给予激素或环磷酰胺常规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脂和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1.07%,对照组总有效80.7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检测指标上,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化瘀汤联合泼尼松及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用泼尼松和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滋肾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西医总有效率观察组91.43%,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总有效率观察组94.29%,对照组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滋肾化瘀汤联合泼尼松及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疗法,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利尿效果等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略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脂指标经治疗后均能降至正常,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身水肿消退时间治疗组(9.5±2.3)d,对照组(12.8±3.9)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正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黄葵胶囊联合中医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黄葵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黄葵胶囊联合中医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显著(P0.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黄葵胶囊联合中医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法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肾功能,缩短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解毒方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扶正通络解毒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疗效、生化指标及高凝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血总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络解毒方能够有效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利水中药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N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主要药物为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利水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水肿消退时间、蛋白尿转阴时间、维持缓解情况和6个月内复发率、感染率、6个月时泼尼松常用剂量,并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复发率、感染率以及6个月时泼尼松常用剂量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1个月、6个月,两组TC、TG、ALB均持续改善,各时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各时段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CD4、CD8、CD4/CD8、CD3与Ig M、Ig G、Ig A水平均有所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除Ig G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4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利水中药能调节PNS患儿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率、复发率,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