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肖苏 《吉林中医药》2006,26(2):9-10
湿为六淫之一,其致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湿邪为患多有兼挟证。“湿热之症,脉无定体”,故湿病在辨证方面,重苔而不重脉。治湿大法以淡渗利尿为主,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又当分外湿和内湿,外湿分寒湿、风湿、湿热、暑湿。湿邪留滞三焦,应本“上焦宜化,中焦宜燥,下焦宜利”的原则。临床常用的几种治法为:苦寒燥湿、益气化湿、温阳祛湿、升阳除湿、苦辛泄湿、解毒燥湿等。  相似文献   

2.
蔡英剑  邱明友 《陕西中医》2003,24(3):280-282
湿为六淫之一 ,感人从皮毛而入先犯太阳 ,为阴邪易伤阳气 ,此为外所致 ;其在内多因脾运失司 ,水湿不运 ,或湿困脾胃致水湿内停蕴致其他脏腑病变 ,日久化热形成湿热。其为病经久缠绵难愈。与风、寒、暑形成风湿、寒湿、暑湿等病症 ,与脏腑为病形成湿困脾胃 ,寒湿困脾 ,脾虚湿阻  相似文献   

3.
小儿泄泻,历代医家分类不一,根据我们临床体会,常见的不外感受外邪及伤食引起的泄泻或脾虚泄泻三个类型。在外邪引起的泄泻中,以湿邪较为多见,这是因为脾恶湿喜燥,故湿邪最易伤脾,脾气被伤,水湿不运,清浊不分则引起泄泻。所以寒、暑、热三邪,往往与湿邪合病。因此湿邪所致泄泻又有寒湿、暑湿和湿热的区别。小儿泄泻在治疗上,以健脾利湿为原则,“湿盛者”以祛湿为主,治法有芳香化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等;“脾虚”老以扶正为主,治法有健脾温胃,抑肝扶脾等,但不管用何种法则治疗泄泻,其“分利法”在处方用药上亦必在其中。如:小儿泄泻若寒湿  相似文献   

4.
湿为阴邪,其病因为身处湿地,汗出当风,淋雨涉水,以及过食生冷瓜果肥腻之品,都可感受湿邪。湿邪多有兼证,兼寒则为寒湿;兼风则为风湿;湿郁化火则为湿热;与暑相合则为暑湿,在脾胃脏腑则为里湿。由于湿邪重浊趋下,凝滞缠绵的特点,其辨证重点为舌苔滑腻,脉缓或濡。薛生白曰:“湿热之证,脉无完体。”所以,治湿有重苔不重脉之说。全身主要症状有身重,眩晕或头胀,汗出不透,肢体面目浮肿,以下肢为重,胸闷,脘腹痞满,不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排便不畅等。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湿为阴邪,来源于水,故通利小便为治湿之首选。治疗时,又当分辨兼湿,兼热,在表在里…  相似文献   

5.
包小梅  姜树民 《河南中医》2020,40(10):1522-1525
脾胃病虽证候繁杂,然不外乎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三个方面,湿邪致病,以脾居多。姜树民教授常用芳香化湿醒脾法燥湿以治疗暑湿之证;用清热燥湿实脾法治疗湿热痞满、黄疸、泄泻、下痢等病证;用淡渗利湿法治疗脾湿过盛之证及下焦湿热之淋证;用祛风胜湿运脾法配伍羌活、独活二药治疗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出现的肩背不适、身腰冷痛、畏寒泄泻等病证;用辛温苦燥之厚朴、陈皮、木香等药以行气祛湿理脾治疗气滞中焦之胃痞病;用温燥之品以温化寒湿暖脾治疗寒湿困脾之泄泻、水肿、呕吐等疾病。姜教授临证时,灵活运用各种化湿祛湿法,擅用对药或角药,祛湿治标,健脾治本,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6.
温热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按其是否兼挟湿邪分次,不外分成温热与湿热两大类。仅就湿热类论,系温邪与湿邪同时侵袭人体而致病。温为阳邪,伤津耗液,传受最速;湿属阴邪,痼瘟粘腻,抑遏阳气,常缠绵难已。因此,湿与热就其性质言,是矛盾的。湿热合邪,常造成错综多样的临床证候,其治疗  相似文献   

7.
湿为六淫之一,为有形、重滞、弥漫的阴寒之邪。湿为长夏主气,五行分属土,因土旺于四季,故湿不受季节之限制,在一年四季均有温邪的存在。如冬季可病“寒湿”,春季可病“风湿”,夏季可病“湿热”,季夏、孟秋之月可病“暑湿”。由此可知,湿邪为病相当广泛,但究其病因不越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类,其外因多与季节主气有关,一年之中湿之主气为长夏,此时阴雨绵绵,当然湿病多发,加之暑气未消、湿热相混则病湿温。因此,凡对由湿邪引起的外感类病证的治疗,多参照湿温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曾春晖 《陕西中医》2007,28(7):912-912,929
湿为六淫之一,其致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乃外来之邪,是由于人体所处的生活条件的影响.如居处潮湿、汗出当风、淋雨涉及等都可感受湿邪,湿邪伤人多为兼夹症,兼寒则为寒湿,湿郁化火而为湿热,湿邪伤人多为兼夹症,兼寒则为寒湿,湿郁化火而为湿热。内湿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如过食肥腻、生冷、酒酪,或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常,致津液不得运化敷布,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  相似文献   

9.
湿性重浊、粘滞,故为阴邪。《内经》谓“秋伤于湿”,雷氏则认为“四时皆有湿病”。其《时病论》称“春雨潇潇,夏雨淋淋,秋雨霏霏,冬雨纷纷,人感之者,皆有湿病”。故除在《秋伤于湿篇》中详述六种湿病(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湿温)外,并有风湿、霉湿、暑湿、湿泻、风温夹湿等散见于四季时病篇中,爰予归纳研讨。阐发病因病机一、推论时气阐明经旨:雷氏认为  相似文献   

10.
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易伤于下,困遏脾胃.湿邪病因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致病广泛,与临床中多种系统疾病均有关联.《伤寒论》以辛开苦降之法论治湿热.后世医家也有所发挥,治湿时应注重病机的分期与转归、应给湿邪以出路等.从湿论治对于多种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入理解湿邪致病特点及治湿之法,...  相似文献   

11.
<正> 大肠位居脏腑下部,"是主津液所生病"(《灵枢·经脉篇》).泄泻、便秘、便血、痔、瘘、息肉等症易生多见.揆度病机,与湿邪停留大肠,阻碍阳气活动,导致气滞血瘀,津液积渍关系颇大.湿邪属阴,其性重浊腻滞,易于趋下,故而外侵、内蕴之湿邪致病,均胶附难行,缠绵迁延.随患者体质及兼邪情况,临床有外湿、内湿之别,有水湿、痰湿、寒湿、湿热、湿毒之异.现择典型病例,简说湿邪对大肠的影响与大肠湿证的证治体会.  相似文献   

12.
王勇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99-200
湿温为湿热病邪致病的温病。湿邪易困遏阳气,温邪又易伤阴,故湿热感人有湿阻阳气与热伤津液的双重性,所以湿温救阴通阳临床意义重大。救阴不是滋补阴血,而为顾护阴津,防止过汗伤阴;通阳不在温补,而在通利小便以化湿。救阴通阳,有别杂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湖北鄂州地区32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发病机制,为辨证论治及与预防COVID-19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鄂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雷山医院)自2020年2月20日-2020年3月20日32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收集的324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干咳)、乏力、头晕等症;证型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结论:湿邪致病是湖北鄂州地区COVID-19的基本病机,病在气分,病程缠绵,易伤津耗液,属“湿毒疫”,符合中医瘟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燥湿互济的起源发展、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阐释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观点。燥邪致病易伤津液,湿邪伤人多隐而莫见,缓而不觉。燥湿二邪可单独出现,形成燥病或湿病,但亦可相兼为病或者互相转化,出现燥湿共存之症。单一祛湿或者润燥难以把握病机而一举获效,故治疗时当燥湿互济,治湿不一味燥剂渗湿,少佐滋润之品顾护阴液,避免苦寒化燥伤阴;治燥需注意滋阴药多滋腻,应少佐温运之药,勿使滋阴太过而湿邪内生。  相似文献   

15.
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者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乘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荣,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或累及脏腑为特殊的一类疾病.包含了西医一些风湿病(结缔组织病).兹结合中医临床及现代研究对“痹病必夹湿”作一分析.1 痹病临床常见证与湿证的关系1.1 风寒夹湿 《内经?痹病》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风寒并不是单独致病,而是往往与湿邪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长,擅行而数变,往往与它邪夹杂为病,最常见的是风以湿邪为载体而留滞人体肌肉经络关节,从而导致风湿痹证;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二者同气相求,易于兼杂为病而成寒湿痹阻.  相似文献   

16.
《张简斋医案》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医家张简斋现存的所有医案,涉及病种繁多,其中湿邪致病的医案近百篇。简老擅长祛湿,风湿邪袭上焦,治以祛风胜湿;湿热之邪弥漫三焦,治以芳香淡化;湿热并重,治以辛散苦降;湿热郁蒸,清气下陷,治以升清导湿;湿热留恋,耗气伤阴,治以清养淡化;阳虚寒湿,治以温阳化湿,并顾护脾胃,注重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中神经系统异常、感知认知障碍的症状属中医伤神范畴。笔者从湿邪的角度出发,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伤神后遗症病因及病机,提出湿邪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始动病因,亦可伤神;同时湿邪可兼他邪进而伤神,如湿挟寒而伤阳、湿挟热而伤津血、湿邪化燥伤阴入营,最终引发人体感知和控制功能障碍。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到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腻苔为湿浊内蕴的表现。湿邪属阴 ,性质重着粘腻。发病缓慢 ,缠绵难愈是其致病特点。湿邪侵犯人体 ,常因人体脏腑功能不同、素质差异等而转化。若湿从寒化 ,则苔多薄白滑而腻 ;湿从热化则多黄厚燥而腻。湿邪致病 ,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致病 ,多由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 ,临床常见身重疼痛 ,头重如裹等症 ;内湿则由脾失健运 ,水湿停聚而致 ,症状兼有胸闷脘痞 ,身困肢倦 ,脉湍缓等。诸症出现在暑湿雨季 ,为湿温初起 ,卫气同病 ,三焦被湿邪阻遏所致 ,属于湿病湿温范畴 ;病发于其他时令 ,则属内湿为之。但就病因而言 ,均系湿邪为病 ,笔者选用三…  相似文献   

19.
湿邪为中医病因学说六淫之一,分为外湿和内湿。湿邪致病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证型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肠道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等。湿邪所致病症多缠绵难愈,对人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阐明湿邪的致病机理,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湿证的研究成果颇丰,现综述  相似文献   

20.
从疾病分布规律探讨湿热证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大辞典》将湿热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湿热证泛指由湿热合邪所致的病证,如湿热发黄、湿热下痢、湿热带下等。狭义湿热证仅指温病中的一种。本文所探讨的湿热证是指广义湿热证。湿热病邪是由湿邪与热邪相合而成,两者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为阳邪,易伤阴动火。临床中根据湿与热的多少又可分为湿重于热型或热重于湿型。可见湿热致病病机比较复杂。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候,为了探讨湿热证与疾病的关系,笔者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