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至治疗结束1周后的腹泻症状积分、腹痛或腹部不适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整体症状感受VAS评分,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腹泻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优势有逐渐明显的趋势。治疗第2周2组积分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4周2组比较,差异为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停止治疗1周后,2组腹泻症状积分均出现反弹。治疗后2组的腹痛或腹部不适VAS评分都呈下降趋势,治疗组的VAS评分总体低于对照组。治疗第4周,2组腹痛或腹部不适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停止治疗1周后,2组腹痛或腹部不适VAS评分都出现回升。说明无论是电针还是匹维溴铵,都难以达到持续控制D-IBS的效果。治疗后2组整体症状感受VAS评分均开始下降,治疗组的VAS评分总体低于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差异逐渐增大,治疗第3周,2组整体症状感受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4周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2组整体症状感受VAS评分均有回升趋势。依据患者SRI水平,得出治疗结束时,有效率治疗组为81.3%,对照组为5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奥替溴铵与双歧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邻苯二甲醛荧光光度法测量治疗前后静脉血中5-羟色胺(5-HT)的变化,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方面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1);血浆中5-HT含量明显下降,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天麻素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增强疗效,减轻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督脉灸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56%,对照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督脉灸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2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比较2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5%(P0.05);2组患者治疗6周、18周后(随访时)IBS-S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BS-QOL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IBS-D有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有一定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其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疾病本身相互作用,恶性循环。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IBS-D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IBS-D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关系密切的身心疾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参与IBS-D的发病,IBS-D的胃肠道症状也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情绪的异常,但目前IBS-D与情绪相关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及外治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存在临床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疗效评价患者主观性影响较大等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通过对近年的文献学习,对中医药干预的伴焦虑抑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而无特异的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7.
吴冬  彭涛  荣培晶  廉海红  张金铃  王瑜 《世界中医药》2021,16(11):1721-1725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腹泻型IB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IBS症状评分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等。腹泻型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另外还往往伴有身体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疾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良反应大,易反复。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确切优势。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安德明主任认为,该病以脾胃气虚为根本病机,在治法上应以健脾为主,佐以运脾化湿、温补脾肾、调和肝脾等法。同时老师非常重视肝主疏泄对脾胃系疾病的作用,肝疏泄调达,则脾升胃降,水谷得以消化吸收;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调,故在治疗本病时常配合调肝之品。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安德明主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八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八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 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6.0%,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LDQ各项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神汤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敏化穴位和非敏化穴位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肠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敏化穴组、电针非敏化穴组,各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加番泻叶灌服法建立D-IBS模型,通过观察D-IBS大鼠体表伊文思兰(EB)渗出点与穴位的相关性来确定敏化穴位。电针敏化穴组、电针非敏化穴组分别选取敏化穴"大肠俞"和非敏化穴"心俞"进行电针治疗,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4、7d各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BSS)、稀便率、腹泻指数的变化。结果:D-IBS大鼠体表EB渗出点与双侧"大肠俞"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双侧"大肠俞"穴是D-IBS疾病状态下的敏化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治疗7d后,电针敏化穴能有效降低D-IBS大鼠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P0.05)。电针非敏化穴对D-IBS大鼠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能有效改善D-IBS大鼠肠运动功能紊乱,其疗效优于非敏化穴"心俞",为电针治疗D-IBS提供了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严格将60例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43.3%。结论:热敏灸在改善大便次数、食欲不振、舌苔及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且本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疗程短,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肠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等脑肠肽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次,于早晨和中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2 g/次,3次/d;蒙脱石散口服,3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肠止泻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消化系统主要症状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进行IBS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记录3个月随访期患者得发率情况,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5-HT,SP,VIP和SS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系主要症状(腹痛、腹胀、排便次数、粪便形状和黏液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和随访期IB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45.8%,低于对照组的69.2%(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SP,VIP和S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肠止泻方能减轻IBS-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远期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5-HT,SP,VIP和SS等脑肠肽因子来实现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但理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以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且尚无确切有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凭借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在IBS-D临床治疗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病"范畴,朱生樑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整体与局部关系体现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其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关系较为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属本虚标实,治疗上需治标与治本兼顾,治标即止泻,治本包括祛湿健脾、疏肝补肾,同时重视情志调摄。  相似文献   

15.
蒺藜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对该病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目前还主要限于经验性的对症处理.笔者1999年7月~2002年7月,以蒺藜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目前最常见的功能型胃肠道疾病之一,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5%~22%,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太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亦不十分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3例IBS患  相似文献   

1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日益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IBS-D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在辨证治疗方法、病因病机、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结合近几年研究,概述中医药治疗IBS-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燕琨  贾树才 《天津中医》1998,15(6):247-24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调神针法"联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组(38例,脱落2例)和电针组(38例,脱落1例)。电针组穴取关元、中脘、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等,其中双侧天枢,同侧足三里、上巨虚连接电针(断续波,频率1 Hz,电流强度4~6 mA),留针30 min;调神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神针法",穴取百会、神庭、本神,留针30 min。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调神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电针组的78.4%(29/37,P<0.05)。两组治疗后IBS-S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调神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电针组(P<0.05)。结论:"调神针法"联合电针治疗IBS-D可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胀和泄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反复性腹痛或腹部不适,同时伴有排便异常及排便习惯改变的一种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近年来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斐然。该文就近5年本病的中医药专方治疗、中医外治治疗等方面文献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