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如果将全年的养生保健比作盖房子,那么春季养生就相当于打地基。那么,"地基"该如何打呢?我们特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梳理出一些春季养生小知识供大家参考,以安度春天。起居:夜卧早起调养精神《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相似文献   

2.
春暖花开,气温回暖,在这个时节养好肝能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那么春季如何养肝呢?从立春开始,养生就要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在生活中要记住这三点:早起、舒缓、清淡。早起:生发阳气和肝气春天到了,要晚一点睡,早一点起,因为春天到处充满生发之气,阳气开始复苏,白天变长,晚上会变短。早起可使精力更加充沛,减少困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若是久卧可能会伤气,造成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气血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3.
正《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回大地,冰雪消融,阳气升发,万物苏醒,天地自然生机勃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季养生掌握好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节制和宣达春阳之气,可使新陈代谢更旺盛,身心更健康。早睡早起精神爽《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到了,天气渐暖,生机勃发,人应该适当晚睡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以舒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持续高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很多人便穿上了露背装、露肩装,有些男士甚至光起了膀子。中医认为,夏季气候虽然炎热,却不宜过分贪凉,特别是露出胸和背,民间有句谚语:"夏不敞胸,热不晾背",这是我们要遵循的养生原则。《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也就是说,夏天天地阳气交合,万物繁荣,是阳气升发最旺盛的季节,此时,应晚睡早起,不要厌烦太阳,顺应自然规律,使腠理毛孔开泄,人体  相似文献   

5.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短短数语便将春季养生的精髓道破:春季阳气上升,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气温回升,大自然的阳气也开始升发。中医自古讲究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尤其是春天这个季节是养阳的起始阶段。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所谓时尚生活的同时不自觉地伤了自己的阳气,尤其是以下4种坏习惯,大家一定要注意改正!露脚踝寒从脚起很多追求时尚的人喜欢春季穿一些短袜子或者九分裤之类的,把脚踝露在外面,看似  相似文献   

7.
每年农历的四、五、六月即公历的五、六、七月为夏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古人认为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阳光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由于热气蒸腾,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交,万物都开花结果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可以晚些睡觉,早些起床。  相似文献   

8.
正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充满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是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历代养生学家提出"春宜养阳"。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肝属木,应春天阳气升发之令,似杨柳般喜条达。因此,春天养阳重在养肝,而保证高质量睡眠,为养肝之必须。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  相似文献   

9.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而夏季阳气极旺,烈日炎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饱满,情绪向外,使得"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远离暑邪侵袭,避免热毒积于体内,建议可以适当多用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材,或煲汤或泡茶,让自己清爽度过夏天。最养心的夏季作息早起晨练养阳养心。晨练促进阳气升  相似文献   

11.
《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春天来了,春日气候融和,多做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可增强机体对气候的适应和调节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肝病、高血压病人适时服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古人认为,人要健康长寿就应该"顺天应时",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因此,<内经>说,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冬至重病."<内经>这段话,对夏季养生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齐齐 《华夏医药》2008,3(5):353-353
顺应自然养生首先应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人的活动应与自然界的规律相协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春夏时节,阳气在外,万物欣欣向荣,自然界一片生机,人们应晚睡早起,长庭漫步,舒缓身心,保养生气。秋冬季节是万物生长收藏的季节。此时,秋高气爽,地气清:肃明朗,此时应早卧晚起,陵精神内守而不外露,以顺应秋冬阳气叙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锴 《家庭医药》2014,(4):19-19
中医学认为,春天是养肝的黄金季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春季理气养肝先从哪里入手呢?民以食为天,养肝当然是先从“吃”入手。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家庭用药》2012,(4):40-40
如何做到延缓衰老,健康颐养天年,我们在前期谈到要“顺天避邪”,落实在春季,人们应该怎么做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大自然生机盎然,阳气升发,顺应自然界“升发”的主旋律,日常养生应做到:  相似文献   

16.
李姿慧 《中国药店》2013,(14):85-85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17.
眼下又是春日融融.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争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正像《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从荣。”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从养肝为要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春季气温变化不定,人体当中最容易被之所伤的,便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因此,春季养肺对于健康非常重要。落实到生活中,就要早卧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饮食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人生命力的强弱,关键就是看阳气是否充足。练习道家还阳卧、混元卧,可以养肾气、生阳气,激发人体生命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起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效果。还阳卧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  相似文献   

20.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这时候的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草木复苏,春天已悄然来临。那么,春季养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其中之一就是要注意疏肝。《黄帝内经》云:"肝者……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认为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