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斌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46-248
氯吡格雷作为继阿司匹林后新的一类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治疗在ACS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一系列的临床案例,探讨氯吡格雷在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4+7"药品带量采购背景下,仿制氯吡格雷和原研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接受过PCI治疗的ACS患者数据,共计1294例患者,分为原研药组(n=618)和仿制药...  相似文献   

3.
<正>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栓事件风险,国内外指南均将其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的Ⅰ类推荐[1]。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已成为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有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预防和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2]。氯吡格雷与PPI联用可能会因竞争CYP2C19的同一结合位点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的重要手段,冠脉介入治疗(PCI)可以心肌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缺血。PCI的成功率及患者预后不仅取决于PCI手术操作,还与积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密切相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及缺血事件的发生。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方案主要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目前,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替格瑞洛已在临床上应用,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进一步降低主要终点事件,而且出血风险并未增加[1]。但是,现在替格瑞洛尚未列入医保范围,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交叉应用的现象。本文主要观察与总结ACS患者PCI术后交叉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能否通过增加氯吡格雷维持剂量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临床预后,从而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的ACS患者围手术期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诊断为ACS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208例。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剂量组)PCI术前给予6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术后给予75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至少1年;B组(双倍剂量组)PCI术前给予6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术后给予150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30d,以后继续给予75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至少1年。1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测定各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及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用药4h、维持量氯吡格雷用药后7、14、30、90、180d的血小板聚集率。2临床随访:所有患者均在180d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维持剂量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2组患者维持量氯吡格雷用药后7d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0、90、180d的血小板聚集率双倍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180d结果显示双倍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MACE事件发生率有所减少,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应用150mg氯吡格雷维持剂量与常规氯吡格雷维持剂量相比,可进一步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但是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降低,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正>相关研究已证实,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与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1])。以往临床常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用药预防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源性猝死、ACS再发等不良事件,但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其个体反应差异、起效时间延迟等问题不容忽视~([2])。替格瑞洛是新型抗血小板药,近年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选取我院ACS患者102例,旨在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于PCI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小兵  王强  李利 《中南药学》2011,9(8):589-592
目的评价2种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 ACS)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氯吡格雷效果的影响。方法 140例接受冠脉支架置入的NSTE 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出院时给予阿司匹林75 mg和氯吡格雷150 mg长期口服。血小板反应指数(PRI)磷酸化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用于评估氯吡格雷反应和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ADP-Ag)。结果随访1个月的结果显示,接受泮托拉唑的患者血小板氯吡格雷反应性明显优于接受奥美拉唑的患者,PRI VASP为(36.3±6.1)%对(48.2±2.7)%(P<0.01)。但2组间ADP-Ag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抑制作用小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8.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玲  吕俊玲 《中国药房》2010,(2):169-171
<正>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动脉血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抗血小板药已广泛应用于ACS以及PCI的抗血栓治疗。业已证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抗血栓治疗效果。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从医疗服务角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两种治疗方案为在使用阿司匹林基础上,经验性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或经验性给予替格瑞洛,由此建立决策树及Markov模型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中国ACS患者PCI术后使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成本-效果。结果:经验性给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为成本最低方案,但直接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结论:对于PCI术后的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最推荐直接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通常需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前一般给予患者氯吡格雷以发挥抗血小板功能,但由于目前市场中仅存在氯吡格雷片,而口服起效时间较长,易于错失临床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研制氯吡格雷注射剂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提供一种更灵活、有效的用药选择,还可以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血栓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发进展,重点讨论了相关注射剂型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为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