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动验光仪、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大港油田总医院123例(123眼)白内障患者,分别用三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记录3次平均角膜曲率。结果角膜地形图自动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K 1平均值为(42.75±1.45)D,K 2平均值为(43.65±1.44)D;自动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K 1平均值为(42.95±1.14)D,K 2平均值为(43.55±1.04)D;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K 1平均值为(43.05±2.27)D,K 2平均值为(43.85±1.94)D。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1,2.96,P〈0.05)。结论三种方法测量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翼状胬肉,大散光或者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曲率测量,推荐使用角膜地形图。  相似文献   

2.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361-365
目的:比较IOLMaster 700、Pentacam HR与OPD-Scan Ⅲ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收集白内障患者40例(60眼)。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IOLMaster 700、Pentacam HR及OPD-Scan Ⅲ检查,测量患眼水平角膜曲率(K1)、垂直角膜曲率(K2)、角膜散光及轴向,计算平均角膜曲率(Km)、散光矢量J0和J45。三种检查结果的测量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结果:三种仪器测量K1、K2、Km、J0和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数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1)。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HR两者测量K1、K2一致性好;而OPD-ScanⅢ分别与IOLMaster 700和Pentacam HR比较,测量K1、K2的一致性较差;IOLMaster 700、Pentacam HR与OPD-Scan Ⅲ对J0和J45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测量角膜曲率时,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HR一致性好,变异范围小,可以考虑替换。而涉及散光测量时,虽然三种设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仍需根据实际情况、权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仪对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曲率检测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该院白内障术前患者58例(102眼)分别使用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中央曲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及散光轴位。结果:两种检测仪所测得的角膜曲率的最大值、最小值、散光度数、平均膜曲率值及散光轴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膜曲率计与角膜地形图仪对白内障术前中央角膜曲率测量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选择飞秒激光辅助 FSLASIK 矫正高度近视患者58例(105眼),使用 S200飞秒激光制瓣,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用 Pentacam 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测量角膜曲率。结果术前3个月开始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及角膜厚度、角膜前表面曲率同术后1周相比均发生变化(P <0.05);角膜后表面曲率同术前相比无变化(P >0.05)。结论 FSLASIK 矫正高度近视后角膜后表面曲率未发生变化,对于高度近视 FSLASIK 手术安全有效,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5.
角膜曲率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琼  曾怡谋  罗雄伟  黄玲 《河北医学》2001,7(6):497-499
目的 :探讨角膜曲率对角膜屈光手术效果的影响及近视患者角膜曲率的部分规律。方法 :检查所有手术眼术前角膜曲率 ,按角膜曲率的高低分为 10组 ,分析对比每一组的人数、手术效果 ;对比分析所有术眼术前两眼曲率差值。结果 :①发现近视眼角膜角膜曲率的分布曲线。②各个组别的近视眼手术后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百分比近似。③双眼的角膜曲率的差值最小为 0D ,最大为 0 .75D ,平均为 0 .2 6± 0 .2 2D。结论 :①角膜曲率的高低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疗效没有影响。②近视眼的角膜曲率分布有一定的规律。③双眼角膜曲率差值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高度近视手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 选择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高度近视患者64例(108眼),使用LDV飞秒激光制瓣,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测量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结果 术后3个月角膜前表面曲率(37.20±1.29)、近视度数(-0.23±0.49)、散光度数(-0.17±0.41)、等效球镜度(-0.20±0.56)及角膜厚度(439±32)同术后1周相比均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角膜后表面曲率(-6.26±0.27),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6.29±0.28),术后3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6.26±0.27),术后半年角膜后表面曲率(-6.26±0.27),术后1年角膜后表面曲率(-6.30±0.27),同术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飞秒激光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未发生明显变化,对于高度近视飞秒激光LASIK手术安全有效,但需要长期观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选取偏高角膜曲率及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眼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偏高角膜曲率伴近视眼男15例27眼,女14例26眼,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男与女各15例30眼(采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测量偏高角膜曲率为46.02~47.82 D,正常角膜曲率为41.35~45.61 D,且角膜地形图均未提示有圆锥角膜的近视眼),对两组资料的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角膜散光、眼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偏高角膜曲率与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眼的角膜厚度、眼压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两组最大子午线屈光力(Simk1)、与其呈垂直子午线屈光力(Simk2)及最小子午线屈光力(Mink)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屈光度、角膜散光(△k)、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偏高角膜曲率伴近视眼的角膜厚度及眼压值均低于正常角膜曲率伴近视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Pentacam与iTrace两种仪器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1年12月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分别行Pentacam和iTrace两种仪器检查的白内障患者86例(122眼),记录其测量的平坦轴角膜曲率(K1)、陡峭轴角膜曲率(K2)、平均角膜曲率(Km)、散光值(A)、角膜球差(SphA)和Kappa角,分析两者的差异性。结果 两种仪器测量的Kappa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1、K2、Km、A和Sph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仪器测量的K1、K2、Km、A、SphA、Kappa角均具有相关性,其中K1、K2、Km和SphA呈高度相关(r>0.5,P<0.01)。结论 Pentacam与iTrace测量的Kappa角存在差异,不可随意替代,其余参数均具有相关性,临床使用中可相互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的动态变化和屈光状态、视力变化的关系。方法近视44例(88只眼)均采用标准LASIK治疗,术后1周、1、3、6月随访,记录术前术后角膜曲率、屈光状态、视力,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角膜曲率和屈光状态从术后1周~3月各期回退显著(P〈0.001),3~6个月趋于稳定(P〉0.05,P〉0.5);术后视力1月内稳定(P〉0.5),1~3月下降有显著性(P〈0.01),3~6个月趋于稳定(P〉0.1)。结论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3个月内回退较显著,3~6个月趋于稳定,屈光状态和视力随着角膜曲率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角膜曲率的长期稳定性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对 331眼近视病人先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病人的角膜屈光力 ,再用带曲率计的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屈光力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屈光力平均为 4 4 .10± 1.5 7D ,使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平均为 4 3.2 5± 1.5 5D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t=9.98,p<0 .0 0 1) ,散光度及轴向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作LASIK等手术不宜将角膜曲率计作为检查角膜屈光力的主要手段和依据 ,应使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测量 ,以免影响手术的选择及精确手术结果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