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健脾化瘀方(组成:炒白术、茯苓、莲子、刘寄奴、乌梅炭、夏枯草、马齿苋、马鞭草、白芍、血余炭、木香、炙甘草)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症状、病理指标评分、外周血CD3、CD4、CD8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8%,对照组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病理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腹泻、充血水肿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症状、病理指标也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均有明显变化(P〈0.01,P〈0.05)。2组治疗后CD。CD4/CD。变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D4、CD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治疗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调整免疫紊乱,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上升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下降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化瘀方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止血,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抗菌消炎,清除肠道毒素,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肠道黏膜的再生和修复以及溃疡的愈合。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为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UC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益气活血方内服及灌肠方灌肠,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16周。观察症状积分、肠镜检查及T细胞亚群。结果:试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第8周、第16周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肠镜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及CD4/CD8升高,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对U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调整免疫紊乱,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升脾法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治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升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与结果 采用温针灸:下合穴,募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内服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总有效率91.94%,T细胞亚群治疗后也接近正常。结论 显示本法有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内环境趋于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54-2055
通过观察使用健脾合剂的脾虚型UC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的变化,发现患者治疗后血液中CD+4、CD+3、CD+8绝对计数显著下降(P<0.001)。由此认为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平衡是健脾合剂治疗脾虚型UC患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10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放射免疫法测定IL-10。结果:泄浊解毒方可明显升高CD+8含量,降低CD4+的水平,使CD4+/CD+8的比值保持一定比例,并能明显增加IL-10含量。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失衡,增加IL-10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CD4-T淋巴细胞(CD4+)/CD29-T淋巴细胞(CD29+)、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20.0,5.0 g·kg-1)、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SPAP 0.3 g·kg-1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以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织病理学、CD4+CD29+,IL-8,IL-10变化情况。结果:DAI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兰茵凤扬高、低剂量组均减低,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9+: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均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均减低(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IL-10: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对照组均升高(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可上调抑炎症因子、下调促炎症因子和抑制CD4+/CD29+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机制.方法 将103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经3个月治疗,共有53例患者完全缓解,测定其血清CD4+、CD8+、CD3+细胞计数,并观察中药对复发的影响.结果 UC复发患者CD8+细胞绝对计数与百分比,CD3+细胞绝对计数、CD4+细胞绝对计数均显著升高(P<0.001),CD4+/CD8+显著降低(P<0.001).结论 中药抗UC复发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过度增殖、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张新春  刘世举  李岩 《光明中医》2022,(20):3642-3644
目的 目的 分析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诊的U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补脾益肾方治疗。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肠道菌群、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大肠杆菌计数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补脾益肾方在UC治疗中应用疗效肯定,能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痛泻要方"对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时间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64例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常规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B组32例(A组基础上配合电针及痛泻要方),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0d、60d运用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镜像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肠粘膜改善差异,运用WBC、CRP、PL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d、60d血清学指标差异。结果:①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1%;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镜像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0d、60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镜像积分明显下降,且远期稳定性B组优于A组(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0d、60d,WBC、CRP、PLT明显改善(P0.05),且远期稳定性B组优于A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医分型与结肠黏膜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关系。方法:将UC病人按中医分型分为4组,并设对照组。所有患者用电子结肠镜取结肠黏膜组织3~5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UC患者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CD8+细胞水平升高及CD4+/CD8+比值下降为主,湿热内蕴型CD4+细胞明显下降,CD8+细胞明显升高;气滞血瘀型CD4+细胞明显下降,CD8+细胞轻度升高;脾肾两虚型CD4+细胞轻度下降,CD8+细胞轻度升高;阴血亏虚型CD4+细胞轻度下降,CD8+细胞明显升高。结论:UC的中医分型与T细胞亚群关系密切,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可为中医对UC的分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芩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T选择35例湿热内壅型患者,治疗个疗程,随访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免26疫功能。结果:近期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例,总有效率391.4%。治疗后患者CD3,CD4CD8及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CD4/CD8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黄芩汤加味治疗UC疗效显著,对淋巴细胞亚群具有调节作用。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诊断为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治疗组给予补脾益肾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整体的临床疗效及腹胀腹痛、黏...  相似文献   

15.
慢结灵胶囊治疗免疫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结灵胶囊对免疫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用家兔结肠加弗氏完全佐剂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果:慢结灵胶囊1.16、0.58、0.29g/kg灌胃给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IgG含量,对IgA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慢结灵胶囊治疗免疫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机理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IgG、NO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脾泻火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加用补脾泻火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 P、IL-1、IL-8、TNF-α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乙型肝炎(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乙肝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56例乙肝患者分为A、B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口服,治疗前后采用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2和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并与29例健康献血员(健康组)上述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乙肝患者IL-2水平和CD4+/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组,IL-6水平、CD8+细胞百分比升高。经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健康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可调节乙肝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42例肿瘤脾虚病人免疫功能的观察,发现肿瘤脾虚患者的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NK 细胞的结合性和杀伤性、T 细胞亚群中的 T_H 细胞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2或 P<0.001);患者的 C_3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 T 细胞亚群中的 Ts 细胞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用升血汤治疗后,肿瘤脾虚患者的巨噬细胞吞噬率.淋巴细胞转化率、T 细胞亚群中的 T_H 细胞及 NK 细胞的杀伤性均有明显提高,P<0.001。上述结果提示:以健脾益肾中药组成的升血汤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对照组,各8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方法灌肠制备性性非特异性溃疗性结肠炎(CUC)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灌胃;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分别予5.0、20.0 g/kg泄浊解毒方灌胃;柳氮磺吡啶对照组予0.50 g/kg柳氮磺吡啶灌胃,以上各组每日分别灌胃1次,均喂养14 d。给药结束后,2%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3 mL/kg),迅速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3 mL用于T细胞亚群、TNF-α测定。结果模型对照组TNF-α、CD4、CD4/CD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及柳氮黄吡啶对照组TNF-α、CD4、CD4/CD8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CD8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泄浊解毒方低剂量组、柳氮横吡啶对照组TNF-α、CD4、CD4/CD8均高于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P0.05)。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失衡,降低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结肠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作武  刘小文 《河南中医》2007,27(12):35-36
目的:观察结肠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结肠康治疗,对照组采用5-氨基水杨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有效率为8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结肠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