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夏枯草总三萜(TTP)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调节及对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 培养RAW264.7细胞系,体外用LPS(2 μg/ml)刺激,ELISA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TTP(12.5、25、50、100、200 μg/ml)分别作用24、48、72 h后对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选取质量浓度为25、50、100 μg/ml的TTP,进一步用RT-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Jak2和Stat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6蛋白的表达.结果 TTP可以抑制细胞分泌PGE2,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P<0.01),TTP可以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P<0.01),并且明显抑制Jak2、Stat3的基因表达(P<0.01).结论 TTP可以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调节细胞炎症因子网络的平衡,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这一作用的产生可能与Jak/Sta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莫氟(1-hexylcarbamoyl-5-fluorouracil,HCFU) 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lazine,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后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19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HCFU(9例)和SSZ (10例),RT-PCR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mRNA片段的表达。结果:HCFU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TNF-α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3.33%、44.4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及IL-6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Z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0%,半定量结果显示,治疗后PBMC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80% AS患者在治疗后PBMC中IL 4 mRNA呈阳性表达,较治疗前21.05%明显升高(P<0.05)。IL-2、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CFU能使TNF-α mRNA表达降低,促进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小剂量即可使病情缓解。SSZ未发现对TNF-α mRNA表达有明显影响,可促使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TLR9激动剂--含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 分离36例NSCLC患者PBMC和肺癌细胞,RT-PCR检测TLR9 mRNA表达.PBMC分别经空白培养、不含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non-CpG ODN)和CpG ODN共培养72 h.3H-TdR掺入法测定PBMC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CD69分子变化、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8+T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ELISA法测定PBMC上清液IFN-α的浓度,并评价抑制性ODN和氯喹对IFN-α产生的影响.分别以自体肿瘤细胞和K562细胞为靶细胞(T),以PBMC为效应细胞(E)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E/T时PBMC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NSCLC患者PBMC表达TLR9 mRNA,其表达强度(0.76±0.09)与健康者(0.77±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1.00).CpG ODN诱导肺癌患者PBMC增殖(P<0.01),上调CD3+T细胞表面CD69分子表达(P<0.01),增加CD4+T/CD8+T比值(P<0.01),增强CD8+T产生IFN-γ的能力(P<0.01).CpG ODN促进PBMC分泌IFN-α(P<0.01),抑制性ODN和氯喹抑制CpG ODN诱导产生的IFN-α.CpG ODN增强PBMC对K562和自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均P<0.01).结论 TLR9参与调控NSCLC患者的抗肿瘤免疫,TLR9的激活效应主要包括促进PBMC活化、增殖并诱导产生IFN-α,增加PBMC中CD4+T的比例并促进CD8+T分泌IFN-γ,增强PBMC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和隐球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隐球菌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40例的外周血标本.(1)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CD3、CD4、CD8、CD28、CD18、CD19、CD56表达水平;(2)以K562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分析NK细胞毒性活性以及IFN-α或IL-2对其的作用;(3)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FN-γ水平,并检测培养上清液的细胞毒性活性;(4)定量PCR分析穿孔素、颗粒酶和颗粒溶素的转录水平;(5) 将新生隐球菌与NK细胞共同孵育,探讨NK细胞对新生隐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隐球菌病患者PBMC中CD56 细胞显著减少(P<0.01),CD8 、CD19 、CD18 细胞显著增加(P<0.05或P<0.01),CD8 /CD28 比例升高(P<0.05),CD4 /CD8 比例下降(P<0.05),而CD2 、CD3 、CD4 细胞无显著变化.隐球菌病患者PBMC中NK细胞的细胞毒性活性显著降低(P<0.01);加入IFN-α或IL-2后其活性显著升高(P<0.01).隐球菌病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隐球菌病患者中穿孔素、颗粒酶和颗粒溶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隐球菌病患者NK细胞抑制新生隐球菌生长的程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数量和活性降低,利用IL-2或IFN-α等细胞因子能显著上调NK细胞的杀伤活性,提示了一条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糖、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生长因子IGF-1,EGF,FGF对胰岛细胞自身抗原IA-2表达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3,7,11和30mmol/L)、IFN-γ(10ng/ml)、TNF-α(100ng/ml)及IGF-1,EFG,FGF-10(10ng/ml),分别刺激胰岛细胞系RIN5F24h和48h,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RIN5F细胞中IA-2的mRNA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中胰岛素的浓度,3-(4,5-二甲基)-5-(3-羧甲基苯环)-2-(4-硫基苯)-2H-四唑盐复合物(MTS)法检测细胞生长速率。结果:RT-PCR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葡萄糖(3,7,11和30mmol/L)分别刺激RIN5F细胞系后,IA-2mRNA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增加;TNF-α、IFN-γ可抑制IA-2mRNA的水平(P<0.05),IGF-1、FGF使IA2的表达增加(P<0.05)。TNF-α或IFN-γ刺激RIN5F细胞系后,上清中胰岛素水平均较基础值降低,并且作用48h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IGF-1,bFGF作用于RIN5F细胞系48h,上清中胰岛素较基础值显著增加(P<0.05)。MTS结果显示IGF-1使胰岛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葡萄糖、TNF-α、IFN-γ和一些生长因子可改变胰岛自身抗原的表达,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IFN)α/β受体蛋白在慢性丙型肝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健康人、HCV-RNA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CV-RNA阳性健康携带者及接受IFN-α/β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 清IFN-α/β受体蛋白浓度。结果:血清中IFN-α/β受体蛋白浓度丙型肝炎肝硬化组为(5.0± 1.8)μg·L-1、慢性丙型肝炎组为(3.4±1.5)μg·L-1、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为(2.3±0.9)μg·L-1、健康对照组为(1.75±0.56)μg·L-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丙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及炎症活动不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P<0.01);在接受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与IFN疗效无关(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FN-α/β受体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肝纤维化及炎症活动度,其表达不受体外 给予IFN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HO-1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TNF受体1敲除的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TNF-RI(-/-)]为研究对象,用RT-PCR法测定TNFα刺激细胞24h后HO-1基因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法检测TNFα对JNK、ERK激酶和转录因子AP-1活性的影响,并用JNK或ERK抑制剂干预上述诱导实验。结果TNFα刺激BVEC/TNF-RI(-/-)HO-1表达增高(P<0.05),此外,TNFα刺激BVEC/TNF-RI(-/-)可引起JNK和ERK激酶表达和转录因子AP-1的活性增强(P<0.05),可是JNK的抑制剂SP600125能减弱TNF诱导的HO-1的表达(P<0.05),而ERK的抑制剂不能。结论TNFR2和JNK激酶对于TNFα诱导的HO-1的表达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R848对哮喘患儿外周血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33(IL-33)和IgE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125例,临床缓解期患者40例,分离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实验检测PBMC分泌IFN-γ、IL-33和IgE的水平,qRT-PCR检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PBMC中Toll样受体(TLR)7/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IFN-γ、IL-33和IgE与TLR7/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ELISA实验检测不同浓度R848(0 mg/L、0.1 mg/L、1 mg/L、10 mg/L、100 mg/L)刺激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PBMC 24 h后IFN-γ、IL-33和IgE的水平。分析R848 10 mg/L刺激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PBMC细胞6 h、12 h、24 h、36 h、48 h后IFN-γ、IL-33和IgE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PBMC分泌IFN-γ的水平低于临床缓解期,分泌IL-33和IgE的水平高于临床缓解期(均P<0.05);IL-33水平与TLR7/8 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87,P<0.001;r=-0.910,P<0.001),IFN-γ水平与TLR7/8 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18,P<0.001;r=0.808,P<0.001),IgE水平与TLR7 /8 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50,P<0.001;r=-0.838,P<0.001)。R848刺激PBMC细胞24 h后,IL-33和IgE水平在R848 1 mg/L时降低至R848 10 mg/L后趋于平稳(F=56.231、42.310,均P<0.05)。IFN-γ水平在R848 0.1 mg/L时逐渐升高至R848 10 mg/L后趋于平稳(F=62.352,P<0.05)。R848 10 mg/L刺激PBMC 6~48 h,IL-33和IgE水平在12 h时逐渐降低至36 h后趋于平稳(F=32.658、36.521,均P<0.05),IFN-γ在12 h时逐渐增加至36 h后趋于平稳(F=42.321,P<0.05)。结论:R848可抑制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PBMC分泌IL-33和IgE,促进IFN-γ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望应用于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与IL-8、IP-10、Mig表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HCV慢性感染与CXC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以Real-time PCR法动态检测慢性丙肝患者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IL-8、IP-10、Mig mRNA的表达水平.以趋化因子与GAPDH比值为趋化因子的最终相对表达量.结果慢性丙肝患者HCV-RNA平均水平2.09×106 拷贝/ml,IL-8、IP-10、Mi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243 7±0.071 2)、(0.682 8±0.073 8)、(0.668 3±0.075 4),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α治疗3个月后HCV-RNA平均水平6.70×103 拷贝/ml,IL-8、IP-10、Mi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89 1±0.094 6)、(0.551 2±0.090 2)、(0.560 2±0.096 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IFN-α治疗6个月后HCV-RNA平均水平3.86×102 拷贝/ml,IL-8、IP-10、Mi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2 2±0.058 6)、(0.439 5±0.091 3)、(0.420 5±0.084 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CV 1b和HCV 2a型患者各趋化因子表达水平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丙肝患者PBMC内IL-8、IP-10、Mig mRNA表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体内HCV-RNA复制水平有关,但与HCV基因型无关.IFN-α能显著抑制HCV复制,间接下调IL-8、IP-10、Mig mRNA表达水平.IFN-α这种综合作用效果,对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控制病情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Ning YJ  Zhang W  Cheng JF  Li XL  Wang MF  Lin 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4):2402-240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调节胃平滑肌细胞(SMC)表达干细胞因子(SCF)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培养SD大鼠胃SMC,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鉴定,Western印迹、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SMC表达SCF的变化情况:(1)IGF-1作用后;(2)IGF-1受体(IGF-1Rα)抗体阻断IGF-1R后;(3)PD-98059、LY-294002分别抑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激酶(MEK)、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后.结果 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SCF在大鼠胃SMC中少量表达,低剂量IGF-1(5和10μg/L)对SCF表达均无影响(均P>0.05);中、高剂量IGF-1(50、100、150 μg/L)诱导分别使SCF蛋白表达上调达2.79、5.51及5.35倍,mRNA表达上调达1.81、2.54及2.38倍(均P<0.05);且促进SCF合成的最高峰在第16小时(蛋白表达上调达2.36倍,mRNA表达上调达5.51倍,均P<0.05).IGF-1Rot抗体可抑制SCF合成,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分别用PD-98059、LY-294002预处理SMC、再用IGF-1诱导,PD-98059能部分阻断SCF的表达(蛋白抑制率为23%,mRNA抑制率为48%,均P<0.05)、LY-294002对SCF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IGF-1可通过IGF-1R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胃SMC产生SCF,且IGF-1诱导SCF的表达可能依赖于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病人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A组:镇痛药为0.25%布比卡因含4μ/mL芬太尼;B组:0.125%布比卡因含4μg/mL芬太尼、50μg/mL氟哌利多。使用PCA泵持续泵入硬膜外腔,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镇痛液中加入氟哌利多产生了明显的镇静、镇吐作用,而且镇痛效果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整体铸造在可摘义齿修复中,尤其在双侧游离缺失,对胎异常、邻牙,缺失间隙均异常情况下修复的效果.方法对临床1558例病人采取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卡环类型,设计为混合支持式或者牙支持式.结果整体铸造式的可摘义齿,符合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有良好的固位,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支持,高质量的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结论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运用中,对口腔软硬组织健康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由于使用的带模铸造这一精密的铸造技术,加上义齿自身的优点,能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游泳对新生儿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游泳组 ,同期分娩的孕母年龄、孕周、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相近的 15 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经皮胆红素测定情况。结果 :两组出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出院时两组体重有显著差异。剖宫产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134± 35 6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70± 4 10 )g ,P <0 0 0 1;阴道分娩儿游泳组平均体重 (330 4± 335 )g ;对照组平均体重 (312 3± 4 0 0 )g ,P <0 0 0 5。产后 4d经皮胆红素测定游泳组为 (7 6 1± 2 2 )mg/L ,对照组为 (8 13± 2 4 )mg/L ,有明显差异 (P <0 0 0 5 )。结论 :新生儿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健康保证活动  相似文献   

15.
痤疮的病位在皮,肠腑损伤,腑病及肺,肺主皮毛,故肠道菌群失调会参与或加重痤疮的发病。皮生痤疮,内合于肺,肺病及肠,又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二者紧密联系,存在相关。本文基于 “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肠道菌群在中医中药干预痤疮治疗中的作用,为痤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秋水仙素终浓度(0. 2μg/ml,0. 3μg/ml,0. 4μg/ml)在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6 h,8 h,10 h)作用下对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素终浓度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分裂指数(F=11. 982,P=0. 000 0. 05)和分裂相合格率(F=4. 632,P=0. 004 0. 05)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简单效应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0. 3μg/ml秋水仙素处理8 h后,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合格率均较高,分别为58. 8%和55. 8%。结论对秋水仙素终浓度和处理时间定量控制,试验重现性良好,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数目充盈,形态良好,染色体畸变分析更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免疫抑制模型的小鼠,分5组给药7天后,处死测定小鼠体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空斑实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姜黄素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无影响,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加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姜黄素能够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值。结论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Sjamp对纤溶系统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对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jamp在体外可使纤维蛋白溶解,其作用强于肝素,但对不含纤溶酶原的凝块则促纤溶作用消失,提示Sjamp可能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使纤维蛋白溶解。体内试验亦表明,给兔静脉注射Sjamp后,兔血浆纤溶活性增高,FDP浓度也增加。Sjamp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纤维蛋白凝块的结构,可能是其促纤溶活性高于肝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粘血症患者服茶色素每次2粒,3次/d,30d为1个疗程,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结果:茶色素治疗后,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比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长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茶色素对老年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林琳  朱晓东  王韬 《中国病案》2008,9(12):31-33
就结构化电子病案的模板开发进行研究。通过电子病案模板编辑器对医院科室电子病案模板进行开发。开发出符合科室医生需求的电子病案模板。通过电子病案的使用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将使医护工作者从繁重的医疗文书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得医护工作者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研究患者病情上面,而电子病案中各种医疗规范及模板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规范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