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松鹤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是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顾问,大连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精研不辍,临床治疗内科、妇科等疑难杂症屡获奇效,尤其精通脾胃病的诊治,对于泄泻的治疗,姜教授重视脏腑辨证,并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泻,非独脾也”。  相似文献   

2.
王前  指导:姜树民 《新中医》2017,49(12):213-215
<正>姜树民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辽宁省名中医,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国医大师周学文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三十余载,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内科脾胃病领域擅长运用《脾胃论》、《兰室秘藏》等经典著作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姜教授辨证上主张审证求因,治疗上推崇消补兼施,现将姜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简述如下。1审因论治,标本兼顾1.1脾胃虚弱为本——治以补法姜教授遵从李东垣"内伤  相似文献   

3.
总结姜树民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对(或药组)8个,药对之间体现了姜教授通补兼施、燥润并举、寒热相宜、升降同调、轻灵平和的治疗原则,也反映了姜教授"以痈论治"、"治中焦如衡,以平为期"、"胃不和则卧不安"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介绍姜建国教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经验.姜教授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乃心脏的功能性疾病,患者除心脏、胸部不适外,尚有心理情志的改变,属典型的"双心疾病".其发病以心肝两系病变为主要矛盾,心失所养、肝胆气机不利是病机根本.治疗上,姜教授以补养心脏气血、疏利肝胆气机为根本大法,达到心神、情志的双向平定,利于疾病向愈.姜教授还认为本病有男女虚实的偏颇,这与男女先天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女性患者多虚或虚实夹杂,男性患者以实证为先,在养心疏肝的基础上再斟酌用药的差异性,并根据患者证候的不同,随症加减治疗,取效霍然.  相似文献   

5.
庞作为  姜德友 《新中医》2014,46(8):16-17
<正>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每起沉疴,对狐惑病诊治尤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总结姜教授诊治狐惑病的经验,以飨读者。1狐惑病命名狐惑病临床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为主要特征。患者有神情恍惚、卧起不安的症状,且有惑乱狐疑、出入无迹之性,故以"狐惑病"命名。最早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  相似文献   

6.
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姜教授行医数十载,秉承"大医精诚"之理念,巧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姜教授临床应用当归芍药散辨治杂病之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姜丽娟,主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卵巢囊肿、不孕症、闭经等疑难病症。本文扼要总结了姜教授多年来灵活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姜教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具有独到的见解,临床中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通过辨囊肿的良性与恶性,辨囊肿的大小、部位,以及辨并发疾病等方法,灵活施治(内外合治),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姜京明教授师承家父,传承家族针灸技术,在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近40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治疗方法。姜教授擅长运用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耳鸣、耳聋、带状疱疹、面神经炎、中风、哮喘等疾病,先后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8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姜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系统总结,在带状疱疹的针灸治疗上有着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特色的闪火灸法结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闪火灸法、围刺法及抗病毒治疗的联合运用,使得带状疱疹的病程得到了缩短,同时在缓解疼痛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现将姜京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医急症》2020,(4):704-705,742
姜德友教授临证治疗冠心病善从“痰瘀”论治,治疗上认为治病求本、痰瘀同治,治痰不忘瘀,治瘀不忘痰。此外,姜教授用药独到,常一药多用、专病专药、善用虫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姜之炎教授认为脾气虚则湿胜,痰易生而多,故化痰多从治脾入手。姜教授自创"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介绍姜树民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姜教授认为该病以湿热为本,亦责之脾虚,多与饮食、情志等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与"痈"类似,故常常"以痈论治",分活动期和缓解期治疗,并嘱患者调畅情志,配合饮食疗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扼要总结了导师姜丽娟教授多年来灵活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带下病的经验,姜教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具有独到的见解,临床中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内外合治带下病,方法独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胃肠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属中医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等范畴。姜树民教授从辨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为脾胃虚弱为本,临床强调辨病辩证相结合,治疗尤重固本和胃,并注重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据此,姜教授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姜坤教授认为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要以调冲任为本,而调冲任又当调脏腑、和气血,其中尤须注重肝、脾、肾三脏。肝、脾、肾三脏功能调和,则气血自滋,冲任自调,诸病不起。姜教授以中医药为主,辅助心理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姜树民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经验。姜教授认为本病以正气不足为本,热毒瘀阻为标,根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故治以扶正祛邪为法。临床采用清中消痈汤加减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的阻断与逆转疗效确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案例介绍姜之炎教授采用温潜法调治小儿疾病经验。针对幼疾,姜教授治以温潜、调以膏滋、酌用附子,重视阴阳调摄。  相似文献   

17.
介绍姜升平主任医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姜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阳虚、脾气虚"为本,外感风寒湿邪为标,治以"温肾健脾、祛风除湿",采用壮骨健步汤加减内服,同时重视肢体局部辨证,根据局部辨证情况使用膏药外敷、伤科外洗方熏洗等局部治疗以通经活络止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楚云  姜树民 《河南中医》2019,39(12):1837-1841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均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介绍姜树民教授分期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证经验。姜教授认为,CAG病程缠绵,病位较深,以脾胃虚弱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湿热内蕴为疾病发展的重要条件、瘀毒阻络为疾病恶化的关键因素,临床可分为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瘀毒阻络三期论治。根据不同阶段病情特点,辨证施治,以"调""平""夺"为法,分别治以健脾化湿,疏肝和胃、清热祛湿,益胃生津、化瘀生新,解毒化积。姜教授用动态思维把握疾病发展,随症加减,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姜惠中教授认为宫腔粘连的基本病因是冲任、胞脉受损或招致外邪,病位在胞宫,病机是肾虚血瘀,其中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实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并自创“补肾填精,活血通络”的治疗大法,中西互参,疗效确切。笔者通过跟师学习,挖掘整理姜惠中教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等方面总结姜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