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钟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治疗,观 察组采用推拿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 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的巴塞尔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FMA 和 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采用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上肢活动功能,使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 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 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 案,统计分析两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FAM–UE 评分、ARAT 评分、MBI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治疗基础上结合新 Bobath 技术治疗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4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新 Bobath 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自理 能力,统计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与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康 复有效率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 Bobath 技术治疗用于脑卒 中偏瘫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姿势镜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3 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 训练,观察组在姿势镜前适当距离进行同样的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 4 周的康复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4 周治 疗后观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Fugl–Meyer 量表(FMA)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及左右步幅差的变化。结果:治疗 后,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FMA 评分、BBS 评分和左右步幅差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姿势镜辅助下进行康复训练能更有助于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纳入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8 月洛阳仁大医院收治的 94 例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7 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47 例 加用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运动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 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评分和 Barthel 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 其认知功能的改善,可促进其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行以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遂溪县人民医院 2017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 例)行以针灸治疗,观察组(25 例)行以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 %,高于对照组的 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来说,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腰椎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4 月广州新海医院收 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南阳市中 心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260 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30 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行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 评分均不同程度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SS–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 动功能障碍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通过分级诊疗+ “ 远程可视化康复平台 ” 模式,实时远程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在各级单位脑卒中偏 瘫患者中的效果差异。方法:于 2020 年 1 月 12 日至 2020 年 5 月 31 日纳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专科医联体的脑卒中 偏瘫患者 183 名,根据所在机构分三组,以脑卒中偏瘫发病时间分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三组患者均进行规范的为期 28 d 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使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简式 Fugl–meyer 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B)分别评定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能力,分析 “ 远程可视化康复平 台 ” 下患者的训练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中恢复期、后遗症期患者的 FMA、FMB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三组之间的 FMA、FMB 评分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利用 “ 远 程可视化康复平台 ” 可让患者在社区及家庭都享受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实现康复专科医联体内各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 治疗同质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水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联合臀大肌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联合“足三里”水针治疗,均连续治疗14天。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量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外周血中NSE因子测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外周血中NSE因子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NSE因子含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水针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讨论自拟育肝疏络汤结合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抽选厦 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9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所接诊的中风偏瘫患者 64 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自拟育 肝疏络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为 96.88 %,较对照组的 75.00 %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 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拟育肝疏络汤结合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提高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探究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 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肌力、运动功 能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评分、Fugl–Meyer 评定法(FMA)和日常生活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量表(MBI)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FMA 评分和 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常规康 复疗法比较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探讨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对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3 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 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实施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功 能障碍指数(Oswestry)等级量表、上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改良 Barthel 指数(MBT)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 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动诱发电位(MEP)定位下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内科药物治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MEP定位下取穴的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头针(双侧顶颞前斜线)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5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及下肢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01),对照组患者下肢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MEP定位下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依照分配隐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除采用针康法治疗外,每日进行一次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针康法治疗,治疗均持续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及3个月随访时,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FI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MBI、FIM评分提高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配合针康法治疗,较单纯应用针康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美玲  蔡运火  赵洪卫  李希芝  陈芳 《中草药》2024,55(10):3399-3403
目的 探讨苏合香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偏瘫患者116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57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苏合香丸,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两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以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BI)评分及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BI评分及FMA下肢评分、总分以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而观察组FMA上肢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CGRP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BDNF、CGRP、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苏合香丸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肺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 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45 例,给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BI)评分〕、运 动功能〔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肺炎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1)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BI 评分、 FMA 评分在干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观察组肺炎发生率(4.44 %)低于对照组 (13.3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运动 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较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究运动想象结合病房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中 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诊治的 72 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常规结合病房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运动想象 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上肢功能、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病房日常生活活动 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中有利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厦门市康复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 194 例 IS 后 CD 患者,以其中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 97 例患者作为药物组,以采用药物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的 97 例患者作为联合组。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 能、记忆能力、智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及脑血流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 表(MoC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MoCA 评分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 氏记忆量表(WM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NIHSS 评分低于药物组,MMSE、WMS 评分高于药物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 血流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 VA、MCA、ACA 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奥拉西坦能够更好的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患者脑部 血供阻力。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黄芪通络汤联合八段锦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7 月尤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0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52 例。对照组 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通络汤联合八段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 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肢体活动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4.2 %,高于对照组的 7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 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 6 min 步行距离试验(6MWD)距离、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A 评分、FAC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MWD 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的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MBI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黄芪通络汤联合八段锦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 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肢体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 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