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阳散寒法】温阳散寒法常用于卫气夙有失调或不健,复罹风寒之邪乘势客入,致卫气留于肌肉或皮肤而不行,使皮肤肌肉上起粟,或有核状者。本法尤其适应于外有太阳病,因以烧针不如法。促使风寒之邪旋即与卫气相搏结于肌肤,聚而生核者,其效  相似文献   

2.
麻木病因病机的中西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木 ,亦称不仁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现代文献专门探讨麻木发病机理的专论专著较为少见。本文试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不同角度对麻木的发病机理进行分析 ,以资比较。  一、中医对麻木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多处提及不仁 ,指明其病机是卫气运行涩滞。如《素问·风论》“卫气有所凝而不行 ,故其肉有不仁也” ;《灵枢·刺节真邪》“卫气不行 ,则为不仁”等等。《内经》以降 ,历代医家对麻木亦多述及 ,进一步论述其病因病机。如隋代《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称 :“风不仁者 ,由荣气虚 ,卫气实 ,风寒入于肌肉 ,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  相似文献   

3.
<正>原文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手足之三阴三阳之筋,皆起于手足指,而并络于身。若血气不足,阴阳虚者,风冷邪气中于筋,随邪所中之筋,筋则转。转者,谓其转动也。经云:足太阳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喜踵下痛者,是血气少则易虚,虚而风冷乘之故也。简析转筋,是营卫二气虚弱,致使外风冷邪附于经筋所致。中医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营卫气虚,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相当于中医“(?)”、“瘾疹”范畴。《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隐疹候》中载:“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风气相搏,即成隐疹,身体为痒。”《风(?)候》中又说:“汗出当风,风气相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明确地指出了“隐疹”“(?)”的病因病机是风寒湿热等邪气相搏于肌肤所致。临床也常有卫气不固、血虚生风等虚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西医对照的方法研究经络的实质,认为中医学的经脉、营血、经筋、卫气和皮肤是经络实质。西医学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是经络实质的主体;肌肉和皮肤属于经络实质次要部分。中医学的脉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血管和淋巴管;中医学的经筋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肌肉和神经;中医学的营血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血液和淋巴液;中医学的皮肤是西医学的皮肤。卫气的功能至关重要,其功能与多种神经功能相仿,其位置又与神经血管相傍行一致。  相似文献   

6.
正风湿痹候导引法原文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简析风湿痹病,主要表现是感到皮肤  相似文献   

7.
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祖国医学认为,卫气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之功。营气行于脉中具有生化血液、运行气血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卫气是指皮肤、粘膜的防御屏障,是机体抗感染和桔抗变应性炎症的第一道防线。若卫气虚,邪气盛,所谓“逆其气则病”,若卫气强则从其气免于生病。正常情况下卫气与营气协同发挥着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营卫之气皆出于中焦,只有脾胃功能健运,营卫得其充足的给养才能各司其职。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水湿、通调水道,故水湿浊邪即会上泛鼻窍而见鼻流清涕的症状。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气的盛衰往往反应了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
“荣气虚,卫气实”一语出于《内经》,《素问·逆调论》在阐述“肉苛”病机时指出:“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肉苛病是由荣气和卫气功能失常引起的,但原文前曰“荣气虚,卫气实”,后云“荣卫俱虚”,在卫气究竟是虚是实方面暴露了明显的矛盾,因而对肉苛病机的认识也遇到了障碍,虽然后世不少注家各抒己见,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至  相似文献   

9.
卫分证是以温热毒邪侵袭肺卫,卫气开合失司,肺气郁而不宣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要证候的一个证。本证可见于温病的初期阶段,虽然病情尚轻,邪气尚浅,但要做到施护得当却非易事,且温病气分、营分、血分证都由卫分失调或病邪过甚深入所致。基于此,试将个人在...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辨证理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病学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关系密切,温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为三焦所属脏腑的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在具体的辨证过程中,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纲,以脏腑为目,从而明确特定病程阶段的证候病机.  相似文献   

11.
从发生学观点探讨营卫之气产生的演进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学观点研究,营卫二气均同源于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化演于中、下焦,上达上焦心肺以输布。营卫二气均行于脉中,但卫气,可行于脉中,亦可散在于脉外,亦可随营气而运行至全身各处。在脉中,营卫二气不独立存在,而是以混合乏清气存在。只有当卫气逸出脉外,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营、卫二气存在。营卫二气的病理根本,在于营卫二气虚引起的营卫失调。  相似文献   

12.
卫气营血证候,是明清以来的温病学家从诊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辨证提纲,它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同属于中医四大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建国以后,各地对卫气营血的研究,不仅从卫气营血证候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3.
1、卫气营血辩证是清代叶天士倡导的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括扩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证候类型和病理机转,其具体内容如下: (1)卫分证:是温热邪气侵犯肌表,卫气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见于温热病的初期。临床表现有中热或微恶风寒,舌边尖红,常伴有头痛,口干微渴,咳嗽,咽喉肿痛等症。 (2)气分证:是温热邪气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由于邪犯气分所在脏腑郎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便亦有很多类  相似文献   

14.
温病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本章主要内容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以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下面将每一阶段证候表现、基本特征、病理分析、治疗原则等——归纳  相似文献   

15.
卫气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它不同于营气行于脉中“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由于卫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中,而“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具有“熏肤、充身、泽毛”的作用。卫气的循行周不同于营气。营气的运行由肺经始,一经传一经,至肝经而终,肝经又注肺,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此即大家熟悉的经脉流注。卫气的循环也为一日五十周  相似文献   

16.
正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导引法原文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  相似文献   

17.
卫分证是以温热毒邪侵袭肺卫,卫气开合失司,肺气失宣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要证候的一个证。本证见于温病的初期阶段,虽然病情尚轻,邪气尚浅,但要作到证治得当却并非易事。况且,温病气分、营分、血  相似文献   

18.
第二节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中医诊断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是:1.了解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2.了解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主要脉证和证候分析。4.了解三焦辨证的概念。5.了解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的主要脉证和证候分析。6.了解三焦证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都是用于外感温病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以邪热损耗人体的津液阴血为  相似文献   

19.
<正>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之一,桂枝汤在《伤寒论》中不但用来治疗中风表虚证,更用于治疗杂病营卫不和自汗证。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张仲景"群方之冠"。盖卫行脉外,司固外开阖之权,营行脉中,濡养五脏六腑,营卫运行,密切配合,即称营卫调和。若卫气病变,失其固密护卫之职,致营不内守,疏泄于外,而发自汗之证。其营卫不和,实以卫气失固,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故曰"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并指出凡因营卫不和而  相似文献   

20.
毒与温病卫气营血病理及其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敏 《陕西中医》1989,10(2):68-69
<正> 温病病因由邪毒构成。长期以来却详于辨邪而略于识毒。实际上,毒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证候的演变及其治疗具有密切联系。为此,笔者拟对毒作如下探讨。一、毒的基本涵义(一) 毒的确立依据:1.辨证求因:温病的发生发展与临床证候具有相似性。如多数温病都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由实转虚;多循卫气营血之序传变。病理变化皆体现出卫气营血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必具发热见症,且多数热势较高,伴烦渴、舌红、脉数等。病变过程中易化燥伤阴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