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卵裂期胚胎、囊胚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妊娠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0年9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行玻璃化冷冻解冻患者共185周期的妊娠情况;其中卵裂期胚胎冷冻解冻后移植者127周期,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行囊胚培养后移植者42周期,囊胚冻融后移植16周期.结果 玻璃化冷冻解冻患者共185周期,移植176周期,获得妊娠75周期,妊娠率42.61%;卵裂期胚胎冻融后移植者,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行囊胚培养者,囊胚冻融移植者复苏率分别为96.76%(299/309)、95.83%(161/168)、94.12%(32/34),着床率分别为22.37%(66/295)、23.44%(15/64)、50%(14/28).妊娠率分别为40.94%(52/127)、33.33%(11/33)、75%(12/16).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行囊胚培养的患者共42人,其中有9人未形成可移植囊胚而取消移植.其他两组解冻后没有取消移植的例数.结论 3组的玻璃化冻融复苏率无统计学差异.囊胚冷冻解冻能获得较高的着床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新鲜囊胚移植周期与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本院生殖中心完成的874例囊胚移植周期,其中新鲜囊胚移植周期(A组)280例,冻融囊胚复苏移植周期(B组)594例,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①A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1.88 ± 0.47)和(1.70 ± 0.53)个;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A组(43.93%?24.96%)显著低于B组(55.39%?40.51%,P < 0.05);②A组和B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单胎率?多胎率分别为13.82%?32.46%?70.16%?29.84%和16.72%?33.84%?71.86%?28.14%,孕龄分别为(265.49 ± 14.45)d?(264.43 ± 16.08)d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中仅B组见1例异位妊娠,而A组无异位妊娠;③A组和B组巨大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00%?19.66%?1.70%和9.40%?17.82%?0.9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显著提高了囊胚移植的种植率及妊娠率,且并没有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流产率?早产率,也没有增加巨大儿和新生儿生长受限的出生比率?因此,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Cryotop玻璃化冷冻的人类卵裂期胚胎、囊胚复苏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完成的1 307例玻璃化冷冻解冻移植周期,其中卵裂期胚胎复苏移植周期(A组)337例,冻融囊胚复苏移植周期(B组)970例。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1 A组复苏率为86.42%,B组复苏率为83.71%,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A组平均移植胚胎数(2.07±0.47)个显著高于B组(1.68±0.37)个;A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45.99%、27.32%)显著低于B组(54.95%、42.64%);3A组和B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单胎率及多胎率分别为16.77%、25.24%、64.08%、35.92%和15.01%、25.34%、72.21%、27.29%,两组孕龄为(265.41±15.45)d和(264.46±16.12)d,两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3.23%vs 0.75%);4A组和B组巨大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4.85%、1.94%、0.97%和7.36%、3.81%、1.3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行Cryotop玻璃化冷冻后冻融复苏率无统计学差异,冻融囊胚复苏移植周期具有更高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较低的异位妊娠率,而两组新生儿的流产率、早产率及出生缺陷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囊胚培养及移植的临床结局,探讨囊胚移植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培养方式分为A组(新鲜胚胎行囊胚培养后移植,58个周期)、B组(新鲜胚胎行囊胚培养冷冻复苏后移植,285个周期)和C组(冷冻胚胎复苏后行囊胚培养再移植,84个周期)。比较新鲜胚胎和冷冻胚胎复苏后的囊胚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以及3组患者的囊胚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早期流产率等指标。结果:新鲜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冷冻胚胎(χ2=8.561和4.037,P<0.05);3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6、6.255和9.167,P<0.05),B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组,早期流产率低于A组;3组间囊胚种植率和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34、1.172,P>0.05)。结论:新鲜胚胎较冷冻胚胎有较高的囊胚形成率,新鲜囊胚冷冻后择期复苏移植能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是目前最佳的囊胚培养和移植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胚胎玻璃化冷冻时长对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生殖中心行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移植的2210个周期,按胚胎级别分为4类:卵裂期1级、2级、3级胚胎及囊胚期胚胎;按时间分为6组:第1组≤180d(1122个周期),第2组180~<360d组(507个周期),第3组360~<720d组(216个周期),第4组720~<1080d(195个周期),第5组≥1080d(170个周期),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结局。结果 解冻卵裂期1级胚胎妊娠率、种植率随冷冻时间延长降低,其中第1组最高,分别为68.3%和70.7%(P<0.05);解冻卵裂期2级胚胎随冷冻时间延长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4、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冻囊胚期胚胎妊娠率、种植率随冷冻时间延长降低,第1组最高,分别为66.7%和62.3%(P<0.05);各组卵裂期及囊胚期胚胎活产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卵裂期优质胚胎及囊胚妊娠率、种植率有下降趋势;胚胎的短期冷冻(≤180d)可提高临床妊娠率;胚胎冷冻时间延长虽不影响活产率、流产率,但仍鼓励取卵后半年内择优移植。  相似文献   

6.
激光人工皱缩在囊胚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敏  张坤  孙健  黄卫东 《新疆医学》2013,43(9):77-79
目的:探讨激光人工皱缩对囊胚冻融后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新疆佳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70例囊胚培养成功并进行玻璃化冷冻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激光人工皱缩将其分为对照组与人工皱缩组,比较两组囊胚复苏后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和流产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流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激光人工皱缩技术能够提高囊胚的复苏率以及移植后着床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时差成像系统对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113个周期,将每周期获得的受精卵随机分配到时差成像系统(实验A组)和桌面培养箱(对照B组)进行卵裂期胚胎培养,囊胚培养全部转入桌面培养箱进行,同一培养系统胚胎同一液滴集合培养,按照受精方式和年龄进行分层,比较两组2PN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将集合培养形成的可用囊胚进行冻存,并对第一次复苏周期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复苏囊胚来源于时差成像系统的为实验C组(42周期),来源于桌面培养箱的为对照D组(33周期)。结果 实验A组和对照B组患者的2PN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C组和对照D组患者的年龄、转化日内膜厚度、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C组的临床妊娠率(83.33%vs 60.61%)和着床率(83.33%vs 60.61%)显著高于对照D组(P<0.05)。结论 时差成像系统对胚胎发育没有明显不利影响,可能改善复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玻璃化冷冻时间对冻胚复苏及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冻胚移植(FET)的5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不同玻璃化冷冻时间分为A、B、C、D、E共5组,A组239例,玻璃化冷冻时间≤3个月;B组138例,3个月<玻璃化冷冻时间≤6个月;C组74例,6个月<玻璃化冷冻时间≤1年;D组75例,1年<玻璃化冷冻时间≤5年;E组24例,玻璃化冷冻时间>5年。比较不同冷冻时间胚胎移植的一般临床资料、胚胎复苏结局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相较于A、B、C组,D组胚胎存活率、胚胎完好率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A、B组,E组的胚胎存活率、胚胎完好率及解冻后/冷冻前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降低(P<0.05);E组的胚胎完好率较C组显著降低(P<0.05);E组的解冻后/冷冻前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D组(P<0.05)。各组间移植优质胚胎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及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优质卵裂期胚胎后,E组早产率较B组显著增高(P<0.05)。移植优质囊胚后,C组早产率较A组显著增高(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第5、6天囊胚间复苏后存活率、移植后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0%,54.5%vs 97.0%,52.5%)。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44/70,62.9%)显著高于非优质囊胚(12/35,34.3%)。ICM评分为A、B级的囊胚移植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vs 58.0%),但均显著高于C级胚胎(21.1%)。TE评分越低,妊娠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妊娠率与囊胚质量有关,与囊胚发育速度无关。ICM评分而非TE评分与妊娠结果显著相关。复苏周期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高,提示单囊胚移植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囊胚激光皱缩后缩短玻璃化冷冻预平衡时间对临床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口玛丽医院进行囊胚复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501例患者518个移植周期。根据实验室囊胚玻璃化冷冻技术标准操作程序修订前后的预平衡时间将其分为A组(9~10min)和B组(7~8min),比较两组间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移植胚胎数、卵泡刺激素、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原发不孕比例、移植日内膜厚度和内膜方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囊胚存活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母体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性别比、孕周、早产儿比例、出生体质量、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剖宫产、出生缺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囊胚激光皱缩后,缩短玻璃化冷冻预平衡时间不影响囊胚复苏移植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盐酸异丙嗪对小鼠胚植入的影响。方法 :取孕 3~ 7d小鼠 ,每天上午 10时腹腔注射盐酸异丙嗪溶液 ;另取孕 4d小鼠 ,于上午 10时子宫角注入盐酸异丙嗪溶液 ,对照组同时用同法注射生理盐水 0 .2ml。于孕 8d检查胚胎植入数 ,同时 ,取子宫观察内膜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腹腔 2mg药物注射组抗植入率达 10 0 % ,腹腔 1mg药物组的抗植入率为 75 % ,子宫角药物注入组抗植入率达 75 % ,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盐酸异丙嗪可引起蜕膜细胞退化、解体 ,使蜕膜细胞不能正常形成纤维粘连蛋白 (FN)和层粘连蛋白 (LN)。结论 :盐酸异丙嗪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植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小鼠胚泡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孕2d小鼠随机分4组(A、B、C和对照组),A、B、C组分别经皮下注射1.0、3.0、9.0mg/kg的NDGA,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溶液,孕4d处死一半,取子宫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透射电镜分析子宫内膜结构的变化;另一半于检孕8d处死,测子宫脏器系数,观察胚胎着床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子宫脏器系数和妊娠胚胎数无显著差异,B、C组子宫脏器系数显著下降,妊娠胚胎数明显减少;A组子宫内膜MMP-9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而B、C组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少;A组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无显著变化,B、C组细胞超微结构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NDGA可能通过对子宫内膜细胞直接毒性作用干扰MMP-9的表达,抑制胚泡植入。  相似文献   

13.
补肾安胎方及其拆方对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方及其构方中补肾组分、益气活血组分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安胎组、补肾组及益气活血组。妊娠第3、4天,正常组小鼠每天2次皮下注射麻油0.12ml,其余四组皮下注射吲哚美辛油剂0.12ml,造成小鼠胚泡着床障碍的动物模型。分别收集妊娠第5、6、8天小鼠子宫,计数着床位点个数并比较其大小形态。结果:补肾安胎组小鼠着床位点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小鼠着床位点数较模型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小鼠着床位点数较补肾安胎组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第5、6天着床位点胚泡,正常组和补肾安胎组左右两侧子宫分布均匀,胚泡大;模型组胚泡分布明显不均,且比正常组及补肾安胎组小;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胚泡分布尚均匀,比正常组及补肾安胎组稍小。妊娠第8天正常组和补肾安胎组胚泡大而且各胚泡大小均等,形状规则,胚泡间界限清楚,无相互融合现象;模型组胚泡大小形状不一,各胚泡之间发生融合;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胚泡大小较均匀,但有融合现象。结论:集补肾和益气活血为一体的补肾安胎方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着床位点数,改善胚泡的形态和宫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玫瑰花结抑制试验,对33名欲妊娠正常妇女排卵后2~7天的血清进行了早孕因子(EPF)活性的测定。结果:33例血清中16例测出EPF活性,随访发现12例妊娠(其中1例妇女妊娠55天时胚胎丢失);4例(15.5%)妇女围植入期胚泡丢失。  相似文献   

16.
囊胚培养和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囊胚培养及移植的结局以及囊胚质量对其影响。 方法 :选择 5 7例因输卵管及男性因素受体精 -胚胎移植治疗 ,且以促进性腺激素反应良好者 ,常规取卵、受精后采用G1/G2序贯培养 ,5D或 6D(天 )选择 3期以上胚胎移植。观察囊胚的植入率、临床妊娠以及囊胚分期对其影响。 结果 :( 1)平均取卵 14 84个 ,受精卵 10 3 3个 ,受精率 69 6% ;5D及 6D平均形成囊胚 3 40个 ,每受精卵的囊胚形成率为 3 2 9%。 5 1例有一个或以上可移植囊胚 ,平均移植胚胎 2 3 1个 ,获临床妊娠 2 4例 ,囊胚植入率为 3 1 2 % ,临床妊娠率为 47 1%。 ( 2 )按囊胚质量分期分组 ,移植至少一个扩展期囊胚组 3 0例 ( 5 8 8% ) ,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40 %及 60 % ;无扩展期囊胚组 2 1例 ,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18 8%及 2 8 6%。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植入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采用序贯培养法进行囊胚培养移植切实可行 ,囊胚的质量对移植结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冻融囊胚移植、冻融卵裂期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共51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冻融胚胎类型分为3组。A组:冻融囊胚移植,共129个周期;B组:卵裂期胚胎复苏后行囊胚培养后移植,共123个周期;C组(对照):冻融卵裂胚移植,共266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及 A、B两组间新鲜周期胚胎和冻融周期的囊胚形成率和取消率。结果 A、B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70.5%、61.2%、42.3%;67.5%、58.2%、40.2%)显著高于 C组(53.0%、42.5%、23.1%)(P<0.05);3组间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周期第3天优质胚胎与冻融胚胎复苏后的囊胚形成率(62.5%vs.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新鲜周期第3天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率(20.3%)(P<0.05)。结论冻融周期行囊胚移植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冻融卵裂期胚胎行囊胚培养后可获得较高的囊胚形成率和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自然孵化法、去透明带法、免疫外科法去滋养层三种方法对胚胎贴壁率、平均贴壁时间及内细胞团(ICM)克隆形成率的影响。观察鼠囊胚在小鼠原代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的生长行为。方法 超排卵获得囊胚,随机分成A、B、C3组。A组:自然孵化法;B组:去透明带法;C组:免疫外科法去滋养层,分离获得ICM。观察鼠囊胚及ICN在饲养层上的生长行为。结果 3组胚胎贴壁率、ICM克隆形成率、平均贴壁时间分别为A组:83%、83%、36~48h;B组:82%、82%、24~36h;C组:71%、71%、24~36h。滋养层细胞与ICM同时增殖,但滋养层细胞扩展范围小,不形成一层半透明膜状结构。ICM在第4天时能够充分增殖且未分化,垂直隆起生长,呈典型的卵圆柱状结构。结论 三种方法对胚胎贴壁率、ICM克隆形成率无显著差异,去透明带法、免疫外科法使胚胎平均贴壁时间短于自然孵化法。  相似文献   

19.
更详细的囊胚分级系统有助于选择出有潜在最高种植率的囊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