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冠状动脉CT(CTA)、血管内超声(IVUS)、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重度病变中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经门诊行冠脉CTA筛查40例患者(共52处病变,狭窄为50%~99%)纳入到本项研究,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完成FFR、IVUS、QCA的检测,记录50个病变的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百分比(%DS),最小管腔面积(MLA)和面积狭窄百分比(%AS)及压力衰减情况。利用线性分析,ROC曲线和Kappa检验进行分析,以FFR为标准评估CTA、IVUS、QCA在中重度病变中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MLD和%DS方面,CTA跟FFR的相关性最强;但对于MLA和%AS,IVUS与FFR的相关性最强,特别在%AS中表现明显。ROC曲线和Kappa检验得出:在MLD和%DS方面,QCA和IVUS、CTA相比准确性最高[ROC AUC:MLD(0.778、0.753、0.728),%DS(0.791、0.725、0.672)],CTA与IVUS、QCA所测得MLD准确度相似;在MLA、%AS中IVUS得准确性最高(ROC AUC:0.74、0.865),其次为CTA(ROC AUC:0.664、0.763)。IVUS在%AS测得的最佳切点46%,CTA测得的最佳切点68%,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度至重度病变中,QCA、CTA和IVUS检测与FFR相关,其中CTA的相关性高。IVUS在MLA和%AS中的相关性和诊断精准度最高。CTA在MLD和%DS中有和QCA及IVUS相似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50%~70%)并行FFR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FFR测得值分为FFR≥0.8组(23例)和FFR0.8组(14例)。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检测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肌酐、血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纤维蛋白原与FFR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偏相关分析控制可能影响纤维蛋白原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血糖水平等,结果显示FFR0.8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FFR≥0.8组(3.50±0.72 g/L比2.68±0.63 g/L,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与FFR值呈负相关(r=-0.477,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最适宜的截断点为2.692 g/L,应用FFR值=0.8作为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有无缺血的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65.2%。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可用于检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心肌有无缺血,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心肌缺血程度相关,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心肌有无功能性缺血及支架植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参数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231例患者325处临界病变,根据FFR值分为两组,FFR>0.80组(n=177)及FFR≤0.80组(n=148).结果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8.7±13.4)%比(68.2±11.6)%,P<0.001]、面积狭窄[(80.9±11.7)%比(88.4±8.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与FFR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52,P<0.001,r=-0.347,P<0.001).最小管腔直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 ±0.46)mm比(0.83 ±0.39)mm,P<0.001],与FFR值呈正相关(r=0.374,P<0.001).ROC曲线分析提示,冠状动脉最小管腔直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最小管腔面积≥1.05 mm时,预测病变无功能学意义(FFR >0.80)的敏感度为62.7%,特异度为73.6%.结论 QCA中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百分比、面积狭窄百分比、最小管腔直径与FFR值存在相关性,但预测病变是否为心肌缺血相关靶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仍应尽量推广功能性心肌缺血指标FFR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的关系。方法入选135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测量FFR的患者,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梗死相关血管FFR与QCA的关系。结果狭窄程度在50%~70%的病变有22例,其中27.3%的FFR0.80,而狭窄程度在70%~90%的病变有62例,其中21.0%的FFR≥0.80,狭窄程度在90%~99%的病变有51例,其中3.9%的FFR≥0.80。Pearson相关分析示QCA参数狭窄程度、病变长度与FFR呈负相关(分别r=-0.677、-0.538),最小管径与FFR呈正相关(r=0.676),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狭窄程度(B=-0.006)、病变长度(B=-0.009)和最小管径(B=0.195)是FFR的影响因素(均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择期PCI术患者的QCA与FFR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下的腔内斑块强度(IBS)存在一定关联,本研究旨在探讨IBS对IVU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病人54例,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及IVUS检查共发现57处冠状动脉病变,使用IVUS对IBS进行分析,ΔIBS=(远端血管IBS)-(病变近端管腔IBS)。结果 FFR与ΔIBS(r=-0.50,P=0.000)和最小管腔面积(MLA)(r=0.55,P=0.000)显著相关。右冠状动脉和左下前降支冠状动脉的FFR与ΔIB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0,P=0.02;r=-0.58,P=0.000)。MLA与FFR具有显著关联性(r=0.55,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ΔIBS预测FFR≤0.80:曲线下面积=0.82,P=0.007,最佳截止值为6.78;MLA预测FFR:曲线下面积=0.83,P=0.006,最佳截止值为2.38;FFR降低与ΔIBS≥6.78且MLA≤2.38显著相关,且当二者组合时达极低值。结论右冠状动脉和左下前降支冠状动脉中,IBS与FFR显著相关,IVUS可为冠状动脉疾病病人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70%)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为FFR-CT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67例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根据FFR值评估心肌缺血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A影像数据算出FFR-CT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FFR值和FFR-CT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评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诊断的效能。结果 67例患者中FFR值≤0.8的有35例,FFR-CT值≤0.8的有26例。FFR值与FFR-CT值呈正相关(r=0.666 8,P<0.01)。共评估血管83支,FFR-CT用于心肌缺血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38(95%CI 0.890~0.985,P<0.01),诊断界值为0.8时,其对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87.5%、特异度95.24%、阳性预测值85.29%、阴性预测值79.63%。结论 FFR-CT值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颅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0的最佳临界值。方法连续人选169例LAD单支病变的患者,分别测定QCA、IVUS和FFR。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建立QCA和IVUS测定值预测FFR〈0.80的价值。结果99例患者(58.6%)FFR〈0.80。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是预测FFR〈0.80的两个独立因子。病变长度预测FFR〈0.80的价值较小。MLA和PB预测总体LAD病变的FFR〈0.80的临界值分别为3.03mm2和75.4%。MLA和PB对LAD近端(临界值分别为3.04mm2和76.5%)及远端(临界值分别为2.82mm2和80.6%)病变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2.82mm。)和PB(80.6%)对于诊断远端LAD具有更大的意义。结论当病变局限在LAD时,MLA和PB预测FFR〈0.80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联合MLA和PB对预测远端LAD病变的功能学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第二代定向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2)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准确度。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血管的QFR2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的数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计算QFR2与FFR的相关性。以FFR为“金标准”,计算QFR2与QCA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探讨QFR2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163例患者(178条血管),以FFR的数据为“金标准”,QFR2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准确度明显高于QCA(95.51%vs. 61.24%,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参数与定量血流分数(QF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QFR和IVUS检查的116例患者(117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根据QFR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QFR≤0.80组(25处病变)和QFR>0.80组(92处病变),比较两组IVUS检查参数的差异。应用Poisson线性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与QFR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QFR≤0.80的预测因素。结果IVUS检查发现,QFR≤0.80组最小管腔面积(MLA)[(3.1±0.8)mm2比(3.6±1.1)mm2,P=0.040]、最小管腔直径(MLD)[(1.8±0.3)mm比(2.0±0.3)mm,P=0.012]显著小于QFR>0.80组,而斑块负荷[(73.5±5.6)%比(68.0±8.4)%,P=0.002]、面积狭窄率[(69.8±8.8)%比(63.8±9.8)%,P=0.007]、斑块偏心指数[(0.83±0.12)比(0.73±0.19),P=0.008]及回声消减斑块比例(52.0%比23.9%,P=0.003)显著高于QFR>0.8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is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LA(r=0.259,P=0.005)、MLD(r=0.300,P=0.001)与QFR正相关,而斑块负荷(r=–0.357,P<0.001)以及斑块偏心指数(r=–0.247,P=0.008)与QFR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斑块负荷>70%(OR 4.531,95%CI 1.443~14.222,P=0.010)和斑块偏心指数(OR 1.066,95%CI 1.014~1.121,P=0.012)为QFR≤0.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VUS检查结果中斑块负荷>70%以及斑块偏心指数是QFR≤0.80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VUS)与压力血流储备(FFR)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长期随访研究。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经过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住院患者78例,排除20例,共计58例患者入选。对QCA测定直径狭窄30%~50%临界病变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血管内超声组29例,压力血流储备组29例。通过压力导丝测定相关数值<0.75,IVUS最小管腔面积≤4.0mm2或者面积狭窄率≥70%的患者,积极给予介入干预治疗。术后规律服用药物,观察两组围手术期间以及1年随访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IVUS组依据临界病变的指标进行判定,有8例超出临界病变的标准,其中发现前降支病变5例,混合斑块1例,6例明显钙化灶;依据FFR数值<0.75患者共计7例,给予介入干预治疗。术后给予规律冠心病二级预防。IVUS组3例失访,随访率90%。1例再发作心绞痛入院介入治疗;FFR组4例失访,随访率86%。3例再发作心绞痛入院介入治疗。结论: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IVUS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更多易损斑块等情况,联合QCA结合FFR能够提供临界病变患者危险分层依据,术中、术后FFR值越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越低,患者长期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定量血流分数(QFR)与静息全周期比值(R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接受FFR和RFR检测的142例患者142支血管病变,分析RFR、QFR与FFR的线性相关性和诊断一致率,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根据性别及靶血管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年龄66(58,71)岁,87例(61.3%)为男性,110支(77.5%)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RFR与FFR相关性r=0.814(95%CI 0.748~0.864,P<0.0001)、QFR与FFR相关性r=0.617(95%CI0.503~0.709,P<0.0001),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FR对应FFR≤0.80的AUC0.786(95%CI0.715~0.857),而QFR对应FFR≤0.80的AUC 0.707(95%CI0.633~0.782),两者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不同性别及靶病变的亚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评价血流储备分数(FFR)用于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预计单支架植入、主支植入支架后发现对分支开口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FFR指导的PCI组(FFR组)50例,定量冠状动脉照影(QCA)指导的PCI组(对照组)46例。FFR组将FFR≤0.75作为PCI的标准,对照组将QCA测量的血管直径狭窄率(DS)≥75%作为PCI的标准。观察手术即刻指标及预后疗效。结果 FFR组分支植入支架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8% vs. 37%,P=0.037),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5±0.4h vs. 2.0±0.5h,P=0.001),FFR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夹层、1例慢血流和1例支架植入不成功。发现FFR组FFR≤0.75的DS<75%的例数占6%(3/50),FFR>0.75的DS≥75%的例数占32%(16/50)。随访1.3±0.5年,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6% vs. 13%,P>0.05)和再发心绞痛(10.0% vs.15.2%,P>0.05)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 FFR优于CAG指导分叉病变的PCI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汇总分析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及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病变的评估与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方面是否一致。方法:系统检索1995-01-2011-06关于FFR与QCA和(或)其他检查方法对冠脉病变评估和指导PCI疗效比较的相关英文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相关结果和数据,通过Meta分析方法,加权计算与QCA及其他检查方法相比FFR评估冠脉病变的敏感率、特异率,绘制SROC曲线,并系统比较FFR与QCA指导PCI术后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有41篇文献纳入研究,共包括4 677例患者,7 586处冠脉病变。FFR(0.75标准)与QCA相比的敏感率与特异率分别为0.76(95%CI0.73,0.80)和0.66(95%CI0.63,0.68);对评估中度狭窄病变(30%~70%)敏感率、特异率分别为0.60(95%CI0.56,0.65)和0.63(95%CI0.59,0.66)。与除QCA外的其他检查方法相比,FFR(0.75标准)的敏感率与特异率分别为0.72(95%CI 0.67,0.76)和0.79(95%CI 0.75,0.82)。与QCA相比,FFR指导PCI术后随访MACE发生率更低(10%:17%),OR值为0.72(95%CI0.54,0.95)。结论:FFR与QCA对冠脉病变评估的一致性不高,特别是评估中度狭窄病变时;其他影像学检查与FFR的一致性一般。FFR指导PCI治疗的临床结果并不比QCA逊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降低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北京友谊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生理学检测,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测定。将FFR 0.8的患者根据CFR 2与CFR≥2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对FFR 0.8且CFR 2的患者,根据IMR≥23与IMR 23再分为两个亚组,比较两亚组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研究从完成冠状动脉内生理学检测的89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共入选FFR 0.8的患者52例,其中CFR 2组19例(36.5%)。CFR 2组高血压病(89.5%比42.4%,P 0.001)、糖尿病(52.6%比18.2%,P=0.011)、吸烟(36.8%比9.0%,P=0.031)和右冠状动脉比例(57.9%比15.2%,P=0.002)、IMR[(26.7±3.7)比(17.3±5.0),P 0.001]明显高于CFR≥2组。IMR≥23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8.37±1.67)mg/L比(3.85±1.01)mg/L,P 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3.94±0.87)比(2.04±0.43),P 0.001]明显高于IMR 23亚组。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CFR降低更常见于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右冠状动脉评估时更常见、易合并IMR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心肌酶谱间的关系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36例,均行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14)、非MACE组(n=12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心肌酶谱指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参数及FFR技术参数,分析FFR技术参数与心肌酶谱指标、QCA参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心肌酶谱指标、QCA参数、FFR预测MACE的价值。[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60岁患者占比升高0.55倍,GRACE评分升高0.11倍,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升高0.38倍,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0.22倍,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升高0.24倍,狭窄程度升高0.08倍,病变长度升高0.11倍,FFR降低11.9%,罪犯血管最小管腔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每处病变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支架植入,对照组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术中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FFR为选择性进行PCI治疗提供参考,能够减少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植入和造影剂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介入治疗组。CAG药物治疗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仅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CAG介入治疗组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决定行PCI治疗;FFR药物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变不进行PCI治疗,而给予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FFR介入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例行PCI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最优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情况。结果随访结果发现,4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病死亡和CCSⅣ级的心绞痛发作;与CAG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FFR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CCSⅠ~Ⅲ级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功能性缺血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于功能性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回顾性筛选2014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因临界病变而接受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6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手术情况,最终纳入218例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FFR的结果,分为FFR<0.8组96例,FFR≥0.8组12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与FFR<0.8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FFR<0.8组体质量指数、白细胞计数、尿酸均显著高于FFR≥0.8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FFR≥0.8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OR=1.005,95%CI:1.001~1.010,P=0.011)和白细胞计数(OR=1.340,95%CI:1.095~1.641,P=0.005)是影响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回归方程、尿酸和白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647和0.623。结论 对于老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标准,比较定量血流分数(QFR)和瞬时无波形比值(i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并分析QFR与iFR的相关性及诊断一致率。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6月因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接受FFR和iFR检测的6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和CAG病变解剖学资料、靶血管iFR和FFR值,并测量同一靶血管的QFR值。以FFR≤0.80为判断心肌缺血的临界值,比较QFR和iFR与F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并分析QFR与iFR的相关性及诊断一致率。结果62例患者中,有53例(85.5%)靶血管为左前降支,基线直径狭窄率为48.0%(41.1%,55.7%)。iFR、QFR与FFR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73(95%CI 0.649~0.857)、r=0.626(95%CI 0.445~0.757),均P<0.001]。QFR、iFR预测FFR≤0.80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59(95%CI 0.748~0.935)比0.875(95%CI 0.766~0.945),P=0.801];二者与FFR诊断一致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2%比79.0%,P=0.615)。QFR与iFR的相关性较弱(r=0.396,95%CI 0.162~0.587,P=0.0015)。QFR对应iFR≤0.89的AUC为0.663(95%CI 0.524~0.801,P=0.028)。QFR、iFR联合诊断策略可以与FFR达到88.7%的诊断一致率,同时减少58.1%的压力导丝使用。结论iFR与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具有相似的诊断准确率,但二者相关性较弱。二者联合诊断策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Apelin-13 预测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77例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利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值将患者分为两组,FFR<0.80组(n= 36)和FFR >0.80组(n= 41)。检测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血清Apelin-13水平。比较两组中Apelin-13值的差异性,判断其与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关系。结果 血清Apelin-13水平值在两组患者中有明显差异(31.822±6.703 ng/mL 对45.163±5.071 ng/mL,P<0.0001)。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Apelin-13水平值在38.275 ng/mL时,预测FFR<0.8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94.4%,曲线下面积0.94 (95%可信区间[CI:0.87-1.007)。结论 低血清Apelin-13水平与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相关。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心肌缺血; apelin 13; 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