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14):1944-1947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4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氨茶碱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并考察外观及p H值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上述4种药物配伍6 h内溶液外观以及4.5 h内p H值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维生素C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头孢唑肟钠的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实际应用中宜在配伍后4 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11):1478-1482
目的:考察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水溶性维生素与常用电解质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取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水溶性维生素组合包装[含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2瓶和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瓶]分别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门冬氨酸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甘油磷酸钠注射液、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配伍,得配伍液A~H。在室温(25℃)下,分别于0、1、2、3、4 h时考察各配伍液的外观、p 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和不溶性微粒数,并于0、4 h时检查其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配制后4 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配伍液H的p H值变化较大(RSD=5.13%,n=5),配伍液D和配伍液G的p H值明显升高;各配伍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均无明显变化(RSD<2%,n=5),且小于600m Osmol/kg;各配伍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为阴性。配制后2、4 h时,配伍液B中≥10μm的微粒数明显增加;配制后2、3、4 h时,配伍液E、F、H中≥10μm的微粒数明显增加;配制后0、1、2、3、4 h时,配伍液G中≥10μm的微粒数明显增加;上述配伍液中≥10μm的微粒数与同时间点的配伍液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符合2015年版药典标准。配制后1、2、3、4 h时,配伍液D中≥10μm的微粒数明显增加,与同时间点的配伍液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配制后2、3、4 h时≥10μm的微粒数均超出药典规定范围。配制后4 h内,配伍液C中≥10μm的微粒数和各配伍液中≥25μm的微粒数均无明显变化,且符合药典标准。结论:由于p 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变化较大,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水溶性维生素不宜与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甘油磷酸钠注射液或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注射用ROX与5种溶媒配伍后,在室温(25±1)℃及高温(40±1)℃条件下,于0、1、2、4、6、8、12、24 h取样,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变化,测定p H值和不溶性微粒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X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各配伍液外观均无色澄明,无气泡及沉淀产生,各配伍液p H值无明显变化,RSD<2%(n=8)。注射用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室温12 h、24h p H值分别为3.96、3.91,高温8 h、12 h、24 h后配伍液p H值分别为3.95、3.92、3.86,其他配伍液p H值在4.40~6.31之间。24 h内各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未明显增加,均符合规定。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24 h内药物含量变化均<5%,RSD<2%;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含量呈下降趋势,24 h药物含量变化>10%,RSD分别为4.52%(室温,n=8)、4.43%(高温,n=8)。结论: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4 h内使用,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在12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按临床常用的浓度配伍,分别于0,1,3,6,12 h对配伍溶液的外观、pH、含量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配伍后12 h内的外观、pH、含量等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临床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二铵与两种药物配伍后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GA)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葡萄糖注射液(GS)和5%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恒温(25±1)℃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配伍液6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pH值、色谱峰变化。结果GA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GS中含量随时间推移略有下降,其他配伍液则无明显变化。结论GA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6h内性质稳定;GA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配伍后在5%GS中6h内性质稳定,GA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GS内应尽快使用完。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室温 8 h内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维生素 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 0~ 8 h内混合溶液外观、 pH值、紫外吸收光谱及其中两药含量的变化.结果:室温 8 h内外观、含量与 pH值均无显著变化,但维生素 C含量随时间推移而缓慢下降.结论:室温 4 h内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维生素 C注射液配伍后基本稳定, 4 h后维生素 C含量有所变化,建议两者配伍后在 4 h内使用完毕.  相似文献   

7.
加替沙星与3种止血药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注射液与3种止血药配伍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25℃、自然光环境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维生素K1、氨甲苯酸配伍8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配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或氨甲苯酸混合时,8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维生素K1混合后,8h内混合液外观、pH值无明显改变,但4h后维生素K1的含量有所下降。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室温下8h内性质稳定;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室温下4h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K1与维生素C等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瑛  习丹  赖小平 《药品评价》2005,2(5):369-370,373
目的研究维生素K1注射液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色谱柱:HypersilBOS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无水乙醇-乙醚(95:5);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配伍后,5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产生明显的变化;结论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维生素K1注射液不宜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等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室温(25℃)下6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8种临床常用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不同配伍时间,观察8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其中7种配伍液,测定pH值并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室温6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后出现外观变化;与维生素K1、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茶碱、地塞米松磷酸钠、胰岛素、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头孢地嗪钠含量〉90%。结论室温6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维生素K1、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茶碱、地塞米松磷酸钠、胰岛素、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稳定,而与氨甲苯酸注射液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10.
吴华 《中国药房》2009,(20):1554-1556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3种止血药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25℃、自然光环境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8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甲磺酸帕珠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氨甲苯酸注射液及酚磺乙胺注射液混合,8h内混合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维生素K1注射液混合时,2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但1h后不溶性微粒检查不合格,4h后出现白色沉淀,甲磺酸帕珠沙星含量也有所下降。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氨甲苯酸及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室温下8h内性质稳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则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时间、温度、光条件和输液种类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实验,考察配伍后外观和pH的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4种维生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时间、温度、光条件和输液种类均未对两种配伍液的外观性状和pH产生显著性影响时间、温度和输液种类对维生素的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光条件对维生素的含量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与输液配伍后宜避光、避免高温、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室温6h内喜炎平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用维生素B6及10%氯化钾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炎平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3种注射剂配伍后6h内喜炎平的含量,观察配伍后喜炎平含量、6h内溶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喜炎平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上述3种注射剂配伍6h内外观均无明显变化;喜炎平注射液与注射用维生素B6配伍后含量有所下降,但3h内基本稳定,pH略有下降;喜炎平注射液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后含量略有上升,但总体变化不大,pH略有上升;喜炎平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后含量、pH都变化不大。结论在室温条件下,喜炎平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上述3种注射剂在6h内配伍基本稳定,但与维生素B配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21种临床常用药品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考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21种临床常用药品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分别与临床21种常用药品,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配伍,观察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4 h内pH、不溶性微粒和含量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维生素C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pH超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厂家质量标准;与香丹注射液配伍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刺的情况下,含量在1 h后下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其他15种临床常用药品配伍,0~4 h内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含量测定方面均符合规定.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所选15种,临床常用药品配伍在4 h内基本稳定.但基于中药注射液成分的复杂性,建议临床上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与木糖醇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试验分避光组与室内光组,在25℃条件下,8 h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p H及草酸含量变化。结果:在试验温度条件下,维生素C与木糖醇配伍后8h内,外观、p H以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在8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刘跃林 《中国药房》2016,(5):616-618
目的:考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在5、25、35℃避光和光照条件下8h内配伍液中两药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前后外观、性状、p H及不溶性微粒(24 h内)的变化。结果:在避光条件下,8 h内配伍液的外观、p H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的百分含量均在99%以上(相对于0 h);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没有明显下降,而阿昔洛韦的含量下降较明显(4 h及以后),配伍液p H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不溶性微粒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 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建议临床最好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配伍后的4 h内用完,且尽量避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分别在4,25,37℃下考察配伍液6 h内外观、pH的变化,同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4,25,37℃下,配伍液6 h内外观、pH、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硫酸头孢噻利可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配伍,配伍后于4,25,37℃下6 h内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7.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两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志强 《上海医药》2004,25(12):559-560
目的: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成分莪术醇在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头孢唑啉钠、维生素C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测定其pH值。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2种药物配伍后,pH值随加入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成分莪术醇在8h内无明显改变,头孢唑啉钠含量变化不明显,维生素C含量变化较大,8h后相对含量已下降至54.63%。配伍后外观颜色均无改变。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可与头孢唑啉钠配伍,与维生素C配伍宜在1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8.
用RP-HPLC法考察头孢噻利与维生素C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第4代头抱类抗生素)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维生素C配伍后两者的含量变化,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8h内,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种常用药物在5%葡萄糖溶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25±1)℃放置2 h,观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性状、pH值的变化,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变化。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2 h后,含量下降5.6%,而与其它几种药物配伍除有关物质略有增加外其余各项考察指标均较稳定。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可与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3种药物配伍使用,但建议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在1 h内使用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室温条件下注射用泮托唑钠与8种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建立了泮托拉唑钠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模拟临床应用,以0.9%的氯化钠溶液为溶媒,按比例分别将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肌苷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氨苯甲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注射用ATP 8种临床常见药物混合,在混合后即刻、0.5,1,2 h 4个时间点考察泮托拉唑含量、外观、不溶性微粒、溶液pH值的变化。结果:泮托拉唑钠与氨苯甲酸、酚磺乙胺、维生素B6配伍后2 h内含量明显下降。结论:泮托拉唑对pH敏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不宜与氨苯甲酸、酚磺乙胺、维生素B6配伍,序贯使用时需冲洗管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