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支动脉型供肾的处理及移植后近期效果.[方法]总结了1999年7月至2000年2月间92例肾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多支动脉型供肾进行处理,按移植肾情况分为肾多支动脉组和肾单支动脉组,对移植效果分组比较.[结果]24例出现多支动脉变异,发生率为26.09%,对多支动脉进行了修整等处理.手术时间、吻合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量及肌酐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则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00.17,P<0.01).术后并发症少.多因素分析表明供肾为多支动脉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正确处理后多支动脉型供肾可安全地进行移植,其效果并不比单支动脉供肾者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临床疗效上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30例亲属肾移植受体病史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计算供体肾动脉、静脉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受体进行1~5年随访,采用χ2检验比较多支供肾动脉与单支供肾动脉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供体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评估结果发现,32例供体出现副肾动脉,发生率为24.6%,其中双肾副肾动脉10例,发生率为7.7%;肾静脉多支15例,发生率为11.5%,且均为右肾。受体和供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4.3%和91.5%。单支动脉供肾与多支动脉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且对供体和受体均安全。  相似文献   

3.
一、肾移植术中多支血管的处理: 肾多支血管约占14%。由于肾血管供血区比较单一,不能轻易将某一支小血管结扎,以免造成缺血区。因此在肾移植中遇到多支血管,必须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进行血管改建,才能提高供肾的使用率。肾多支血管改建方法:①多支肾血管带部分大血管瓣,与髂血管端侧吻合;②多支肾血管侧侧吻合呈裤叉状;③极血管与肾血管端侧吻合;④肾小动脉与腹壁下动脉端端吻合;⑤多支肾动脉分别与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端端吻合;⑥多支肾血管分别与髂内、髂外血管端端和端侧吻合。改建血管要求吻合后不漏血,角度自然,血管通畅。二、肾脏体外手术:  相似文献   

4.
供肾多支肾动脉133例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科仕  卢一平 《四川医学》1999,20(5):473-474
我院1979年1月至1997年12月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562例(586次),其中133例接受了有多支肾动脉的供肾。现将供肾多支肾动脉的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3例,男89例,女44例。年龄18~57岁。供肾有2支、3支和4支肾动脉的分别有103例,23例和1例。肾动脉直径01~06cm。12 处理方法121 修剪供肾多支肾动脉共同开口的Carrel腹主动脉片,利用Carrel片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术57例,与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术9例。122 对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评估及筛选供肾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例亲属活体供肾者在取肾前行多排螺旋CT肾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成像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分析(GVA)、多平面重建(MPR)等.结果 7例显示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支肾动脉,3例显示左肾双支动脉,2例显示右肾双支动脉,1例左肾为三支肾动脉;12例显示双肾均为单支静脉引流,1例右侧双支肾静脉;肾盂结构及输尿管显示清晰.MSCT结论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 MSCT能清晰显示供体肾动、静脉及肾盂结构,输尿管解剖、变异及与下腔静脉关系,可为临床评估及筛选供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亲属活体供肾者术前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亲属活体者在取肾前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结果24例显示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支肾动脉,2例显示右肾单极动脉,1例显示左肾单极动脉,1例显示双肾单极动脉;22例显示双肾均为单支静脉引流,2例显示右肾2支引流静脉,2例显示左肾2支引流静脉,1例显示右肾3支引流静脉,1例显示双侧2支引流静脉。结论术前血管评价与手术所见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作为活体供肾移植术前了解供体肾血管解剖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4例肺癌142次介入化疗分析不同部位肺癌的血供特点,对造影显示有供血的血管行选择性插管化疗。探讨肺癌多支血供的论断及对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84例肺癌左支气管动脉44支、右75支,35例疑有多支血供的病例中,13例有肋间动脉参与供血,4例锁骨下动脉参与供血,另有6例有2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单纯肋间动脉或单纯锁骨下动脉供血者各1例。提示对肺癌的介入化疗应结合其具体部位及生长方式,考虑到多重血供的可能,以提高介入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孤立性肾细胞癌在多层螺旋CT肾脏皮质早期扫描及血管成像技术在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孤立性肾癌5例的术前多层螺旋CT影像数据,显示肿瘤和邻近肾内动脉分支的关系、肿瘤血管、肾动脉有无变异和其他病变以及肾静脉等。结果:5例孤立性肾癌中5例病灶均在皮质早期呈明显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5例均见邻近动脉分支的受侵受压改变;1例见确切的一支或多支粗大的供血动脉及瘤体内肿瘤血管影;2例患肾出现静脉早显;2例肾有副肾动脉;无一例患肾动脉狭窄。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孤立性肾癌的定性诊断,更有利于孤立性肾癌的术前治疗方案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以肾移植受体腹壁下动脉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以受体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IEA)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只移植肾中16只为单支型ARA,10只为多支型整形后余留单支型ARA;ARA位于上极12支,中部4支,下极10支;开口直径1.5~3.5mm;用亚甲蓝灌注显示动脉血供范围.行ARA与受者IEA端-端吻合,其中6例上极ARA过短,将移植肾上下位置翻转后吻合.结果 26例均吻合成功,再通血流后移植肾ARA供血范围血供恢复良好.术后3d,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21例局部血流正常; 5例局部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至术后15~21d恢复正常.本组受者术后3d内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无输尿管坏死和局部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应用受体IEA可以重建移植肾ARA,血管吻合过程不影响肾功能恢复,适用于ARA与肾动脉主干或其他动脉吻合存在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王平  苏泽轩 《广东医学》1997,18(8):561-562
我们自1993年1月~1996年10月对6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做了66次肾移植手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12-63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55例,糖尿病性肾病4例,双肾多发性结石尿毒症2例,红斑狼疮性肾病1例,多囊肾并尿毒症1例。术前血液透析61例,腹膜透析2例。供肾年龄18-30岁,移植肾多支动脉10例,多支静脉8例,热缺血时间5~10分钟。组织配型:ABO血型相符58例,0-A3例,0-B2例。术中均采用供肾动脉与骼外动脉端侧连续吻合。1.2免疫抑制剂:应用CSA、AZa、PIeQ、ATh、ogn…  相似文献   

11.
顾钱峰  陈俊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747-748,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对亲属活体供肾摘除术前的肾脏血管进行综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9例供体肾脏进行CT常规全腹部平扫及动脉期增强薄层容积扫描,然后将原始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技术后处理。结果9例中7例供体肾脏为1支肾动脉供血;1例为左肾门前动脉分支(分2支肾动脉),右侧单支;1例为双肾副肾动脉伴双下腔静脉畸形,右侧较粗伴分支,左侧较细。9例中1例左肾小结石;1例双肾多发小囊肿。结论SCTA相对DSA等有创伤性检查有较大优势,对显示活体供肾血管的解剖、病变和变异有明显优势,可提供足够的术前信息。  相似文献   

12.
覃文华 《华夏医学》2002,15(3):310-311
目的 :探讨肺癌多支供血的临床意义及其在 BAI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 58例肺癌共进行 93次 BAI治疗 ,选择性动脉造影发现 32例肺癌存在多支动脉供血 ,分别灌入抗癌药物。结果 :肿瘤缩小明显 ,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对肺癌进行 BAI治疗时 ,应详细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 ,明确有无多支供血 ,对存在多支供血动脉癌肿的供血动脉逐一进行灌注抗癌药物 ,才能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单支与多支移植肾供肾动脉的移植效果.方法 根据供肾动脉的支数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支肾动脉组(251例);B组为2支肾动脉组(12例),但有1支动脉直径<2 mm或估计供血区域<10%.将该动脉结扎(上极动脉);C组为2支或2支以上肾动脉组(35例).分别观察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肾功能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手术时间较C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失血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的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有7.6%(19/251)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有2例出现肾功延迟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2/12);C组有11.4%(4/35)出现并发症.术后各组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支与多支移植肾供肾动脉组之间比较,除手术时间略长外,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情况、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提高血管重建吻合技术是减少多支供肾动脉术后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肾移植供肾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双源CT设备对40例受检者行MSCTA检查,评估肾脏血管解剖及变异情况。结果  40例80个肾脏中,MSCTA显示64个肾脏由单支动脉供血、67个肾脏由单支静脉引流、16个肾脏存在副肾动脉、11支主肾动脉存在过早分支、1例左肾上段动脉起始部局限性狭窄、1例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局限性狭窄、1例左肾静脉中段见一血管袢。40例受检者中22例行供肾摘除术,术中所见供肾血管情况与MSCTA术前评估结果一致。结论  MSCTA可准确显示受检者肾脏血管情况,可作为活体肾移植供肾术前血管评估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的应用。方法:42例拟行NSS的患者术前行MSCTA,观察肾脏位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肾动静脉、集合系统的关系,肾动静脉的解剖、血管的变异、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并与术中对照。结果:MSCTA检出患者肾动脉狭窄4例,同时显示了患侧多支肾动脉,42例共63支,其中1支肾动脉者26例、2支肾动脉者11例、3支肾动脉者5例;患侧肾动脉主干分支过早13例,与术中所见一致。MSCTA肿瘤血供类型、肿瘤供血动脉来源与术中对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和95.2%。结论:MSCTA可直观、准确地显示肾动脉变异和病变,对指导肾脏手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部分晚期肺癌有双重或异位动脉供血。本文报道了9例有双重供血动脉的晚期肺癌,经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疗效满意。我们认为在晚期肺癌的动脉灌注化疗中,多支动脉供血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对145具尸体(男99,女46)进行了肾副动脉的调查.肾副动脉的出现率,以例数统计为57.93±4.10%,以侧数统计为42.06±4.47%.一侧具有肾副动脉的支数为1~4支,以一支为多见.肾副动脉的起源较广,可为肾动脉、腹主动脉、肾副动脉、肾上腺动脉、膈动脉及肾包囊支.肾副动脉入肾的位置以肾上极最多见.右肾副动脉大多数经下腔静脉后方入肾.对肾静脉的支数及两侧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高度亦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肾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肾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观察健侧和患侧肾动脉有无变异,肾静脉及腔静脉有无癌栓及肿瘤血管情况并结合手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23例中12例可见确切的1支或多支粗大的肿瘤供血动脉以及瘤体内明显的肿瘤血管影或血池影;7例可见邻近肾动脉分支的受侵改变,4例肾静脉有癌栓,2例肾静脉及腔静脉同时有癌栓,1例病人患肾出现副肾动脉,为1支;所有病人健侧肾动脉均无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精确提供双肾及肿瘤的血管情况,有效地提高肾癌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在我国已较广泛开展。目前同种异体肾移植中,尸体供者仍是肾的主要来源,在供肾来源紧张的情况下,提高供肾的使用率,关键在于取肾及肾灌注中对供肾多枝血管的正确处理。我院自1992年开展肾移植以来,3例中有1例供肾动脉为两支,我们采用“裤叉”式整形对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CTRA)对肾移植活体供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活体供肾者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肾移植取.肾手术及DSA相对照.结果 30例CTRA均清晰显示肾动脉1~4级分支,副肾动脉者13例,发生率43%,肾门前动脉分支者6例,发生率20%,肾静脉多支者3例,发生率10%,多重肾动脉并多发狭窄1例,CTRA对肾血管评估结果与取肾术中所见及DSA结果一致,敏感性及准确性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是肾移植术前评价活体供肾血管的无创、安全、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