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选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用格列美脲2~4mg早晨一次口服治疗16周。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或诺和灵N组治疗前后FPG和HbA1c的变化并评估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16周时,甘精胰岛素组和诺和灵N组的HbA1c值分别下降1.9±0.8%和1.8±0.9%(P=0.6864),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下降3.5±1.4mmol/L和3.1±1.5mmol/L(P=0.4373),两组疗效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甘精胰岛素组较诺和灵N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人数(6/14 vs 14/6;P=0.0105)和发生夜间低血糖次数(6 vs 31;P=0.0040)都显著性减少。结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用格列美脲2~4mg早晨口服的治疗方法可使单纯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两种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甘精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故更具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53例和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组51例。每天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FPG、2hP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诺和锐30组早餐、晚餐后2hPG和HbA1c水平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中餐后2hP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T2DM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优于诺和灵30R,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向晖 《中国当代医药》2012,(4):75+77-75,7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B组为诺和灵30R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治疗社区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初发T2DM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口服给予格列美脲,对照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第12周时2组血糖达标率100%,患者FPG、HbAIc、HOMA—IR下降,Fins、HOMA-B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3%和10.4%。结论格列美脲短期强化治疗初发T2DM的疗效显著,安全性佳,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5.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有效的控制空腹和饭后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与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30R)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长秀霖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30例。长秀霖组每天晚上18∶00点注射长秀霖,诺和灵30R组每天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2组每天早餐前30mim均口服格列美脲3mg。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平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水平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长秀霖组治疗后C肽升高(P〈0.05),且于高于诺和灵30R组C肽水平(P〈0.05)。长秀霖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6.7%低于诺和灵30R组的23.3%(P〈0.05)。结论该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长秀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并有可能改善β细胞功能,故更具有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7.
段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263-2265
目的:比较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 R(诺和灵30 R)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将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 R治疗,B组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及达标率和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案的的疗效、安全性;并评估两组胰岛素注射的方便性、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治疗后A组血糖达标率为70.00%(14/20),B组75.00%(1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 A组低血糖发生率10.00%(2/20);B组5.0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5.883、5.248、6.856、7.549,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9±1.0)mmol/L比(4.8±1.2)mmol/L,(6.6±1.6)mmol/L比(6.3±1.8)mmol/L,t=0.085、0.553,均P>0.05];A组患者不按时注射胰岛素发生率1.23%(4/324),明显低于B组的3.58%(23/642)(χ2=4.37,P<0.05)。结论诺和灵30 R方案与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方案均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临床效果理想且较为安全,但前者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李庆光  赵纯 《中国医药》2008,3(9):540-54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格列美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格列美脲,对照组29例给予格列本脲,疗程均为24周,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但2组之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有低血糖发生,低血糖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新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餐时口服伏格列波糖,对照组餐前口服格列齐特,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肛门排气增多5例,腹泻2例,但症状较轻,患者可耐受,未发生低血糖;对照组腹胀4例,腹泻1例,低血糖3例。结论伏格列波糖治疗初发T2DM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刘晓辉  刘文平 《江西医药》2010,45(2):149-150
目的探讨3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效果。方法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2007年美国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被随机分为以诺和灵30R治疗的A组和以诺和锐30治疗的B组和以诺和灵R+诺和灵N治疗的C组。A组每日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方案。B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即时皮下注射诺和锐30方案,C组采用每13早、中、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R及睡前(22:00点)诺和灵N皮下注射方案。比较3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及其它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B组C组3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低血糖事件少于A组(P〈0.05),C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对餐后血糖控制更满意.特别是中餐后血糖.且低血糖事件发生较诺和灵30R少,而一日4次胰岛素注射则较前两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特别是空腹血糖,但是3组比较。C组患者治疗的依存性稍差。  相似文献   

11.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L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GL组治疗后FPG(6.3±1.41mmol/L,2hPG(8.7±1.4)mmol/L,HbAlc(6.7±0.6)%;NPH组治疗后FPG(6.4±1.0)mmol/L,2hPG(8.8±1.2)mmol/L,HbAlc(6.6±0.7)%,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GL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5),且GL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肝、肾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2hPG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FPG、HbA1c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3例T2DM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FBG、2hBG、日间血糖波动浓度、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T2DM疗效确切,接近人体生理模式的胰岛素给药使血糖控制更加平稳、持久,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方法:40例单纯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灵N联合格列美脲组(简称NPN组)和诺和灵30R组,观察治疗前后HbAIc、PBG、FBG、FCP、PCP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HbAIc、PBG、FB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组间比较,HbAIc、PBG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3个月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诺和灵N联合格列美脲组发生低血糖的比例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诺和灵N与格列美脲联合,对血糖的控制优于诺和灵30R,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44例GDM患者随机、开放、平行分为两组,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观察组)22例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诺和灵R笔芯(100u/ml)将每日总量的40%作为基础量持续输注,每日总量的60%作为3餐前大剂量。对照组:3餐前给予诺和灵R皮下注射,睡前给予诺和灵N皮下注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均行85g标准餐试验,测定空腹,餐后1h、2h、3h静脉血浆葡萄糖,同时记录低血糖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餐后1h、2h血糖较对照组控制满意垆〈0.05X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可使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的目标范围内,低血糖发生率低,母婴未有不良反应,胰岛素泵使用简单、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30例。诺和锐30组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诺和灵30R组每日早晚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结果两组患者胰岛素治疗后FBG、2hPB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自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诺和锐30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高于诺和灵30R组。诺和锐30组低血糖(〈2.8mmol/L)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可模拟人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实现更佳降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为DM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灵活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优泌乐50联合诺和锐30与单独使用优泌乐5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观察。方法40例初诊或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至联合胰岛索组及优泌乐50组,联合胰岛素组给予早餐及中餐前优泌乐50,晚餐前诺和锐30注射,优泌乐50组三餐前h均给予优泌乐50注射,给予三餐前及睡前血糖监测,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日均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日均血糖和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②治疗12周后,联合胰岛素组空腹血糖控制较优泌乐50组好(P〈0.05),睡前血糖较优泌乐50组差(P〈0.05),日均血糖和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泌乐50组常见睡前低血糖,联合胰岛素组常见午夜低血糖。结论对于应用优泌乐50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空腹血糖控制欠佳,采用睡前诺和锐30注射能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从而达到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优泌乐50和诺和灵50R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优泌乐50组和诺和灵50R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jH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泌乐50组餐后2h血糖较诺和灵50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日胰岛素用量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12周治疗观察期间,优泌乐50组记录到低血糖事件6次,诺和灵50R组记录到低血糖事件14次,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低血糖事件。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泌乐50与诺和灵50R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优泌乐50在餐后血糖控制及减少低血糖方面优于诺和灵50R。  相似文献   

19.
赵书芳 《河北医药》2014,(14):2133-2134
目的对比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观察组),诺和灵30R组(对照组),每组64例。2组分别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与治疗前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早、晚餐后2h血糖(2hF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数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均有疗效,但诺和锐30降血糖疗效更好、更平稳,尤其对晚餐后2h血糖。并且还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例数和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90例,根据其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行中效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HbA1 c、FPG、2 h PG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 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HbAIc、FPG、2 h PG、BMI水平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 P <0.05),联合组提高更加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低血糖事件(35.56%)、严重低血糖事件(2.22%)、夜间低血糖事件(22.22%)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64.44%、17.78%、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体重,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