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于泰山医学院鲁西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升高,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两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效果理想,患者血压水平升高,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三六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约40滴,每日1次,疗程14 d。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清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VEF显著提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hs-CR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降低NT-proBNP和hs-CRP,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2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HF伴低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行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14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和血压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NT-proBNP、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6MW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NT-proBNP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LVEF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CHF伴低血压患者临床疗效肯定,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升压平稳,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2月心内一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针对原发病进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2.6~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中静滴,1次/d,连续使用7~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显著升高,NT-proBNP、心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NTproBNP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能进一步提升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心内科、荣军二科收治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袢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每次100 mg,每天2次,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酌情增减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次200 mg)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LVEF、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MLHF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6MW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TC和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13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组1 134例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疗程14 d.结果 受试者心功能提高,显效率为52.83%,有效率为34.63%.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减少,显效率为27.47%,有效率为59.63%.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治疗后较基线改善,心胸比率缩小,胸片异常人数减少,彩超中多项检测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评级,提高生活质量,对心室重构逆转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提高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0月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伴慢性心衰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7)和联合组(n=106)。所有入组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给药剂量为0.15 μg/kg、iv给药,后以0.07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2 h。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药液溶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检测。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NP下降更为明显(P<0.05),LVEF升高更明显(P<0.05),6WMT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患者LVEF、6MWT及BN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复脉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2.0%,高于对照组的42.9%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复脉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彬  顾磊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8):1747-1752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高灵敏度肌钙蛋白(hs-cTnT)、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每天2次,初始剂量每次50 mg,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每天最多不超过20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接受持续2周的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hs-cTnT、NT-proBN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皮疹、高血钾症、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TnT、NT-proBNP、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TnT、NT-proBNP、TGF-β1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LVEF及FS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总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肌受损;还可降低hs-cTnT、NT-proBNP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源于经典古方生脉散,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3味中药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延缓心室重构、改善能量代谢、改善微循环障碍以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就近10年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来源于生脉散,经现代工艺提取而制成的无菌冻干粉针,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其能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心肌重塑、减轻心肌细胞炎性反应等,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抗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调节血压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79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按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指南予以常规治疗即氧疗、重症监护、纠正内环境紊乱,予以镇痛、镇静、升压等血管活性药物及纠正心衰及心律失常药物,代表药物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若患者血糖高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静滴速度<20滴/min,1次/d,连用7 d。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死亡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乳酸、白细胞及白蛋白等变化情况,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静脉滴注期间及用药后1 h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死亡率为38.2%,对照组为7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乳酸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中HR、白蛋白及白细胞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应用益气复脉(冻干)期间及结束后1 h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有效,临床应用相对安全,可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首剂量为2片,然后1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评分、血小板聚集率(MPA)、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MPA均显著降低、PRI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停药12 h后,治疗组患者MPA和PR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为1.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显著高于治疗组的2.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设定初始负荷剂量为12 μg/kg,持续注射10 min;之后以0.1 μg/(kg·min)剂量静脉滴注,1 h后将滴注剂量增至0.2 μg/(kg·min)并持续滴注23 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1.3 g药液溶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脑钠肽(BNP)水平均显著降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BNP显著低于对照组,SV、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HR显著低于对照组,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TNF-α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左西孟旦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安全性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临床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住院病历,设计《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4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初步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安全性问题。结果 在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的240名患者中,药物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对肝肾功能未见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Ⅲ~Ⅳ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6)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n=4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N末端B型利钠肽( NT - proBNP)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更明显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P<0.05),提高EF值、FS值及6分钟步行距离(6 - MWD)(P<0.01),降低NT - proBNP(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无创心功能相关指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Q)的影响。方法 选择128例2021年12月-202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最终纳入对照组60例、试验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用2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无创心功能相关指标、MLHFQ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7 d后,试验组NT-proBNP水平、无创心功能指标中的射血前期(PEP)、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改善HFpEF患者的NT-proBNP、无创心功能指标PEP和MLHFQ评分,且未见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冠心病HFpEF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淮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住院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试验组(n=59)。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取5.2g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中医心衰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Q)评分、脑钠肽(BNP)等指标。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心功能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均显著改善(P<0.05、0.01),试验组治疗7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7d的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7d比较,试验组治疗14d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BNP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治疗7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14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BNP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试验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更早、更快、更明显地改善老年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且中医证候、6MWD、MLHFQ的改善优先于BNP,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