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加强对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 PNs)的认识,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h阴性M 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M PNs发病中位年龄为62.5岁,首发症状不典型、无特异,常见体征以肝脾肿大和血栓形成为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分别是86.7%、73.3%、50.0%,且发现JAK2V617F突变阳性PV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突变阴性者,JAK2V617F突变阳性ET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突变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治疗后1年复查,6例干扰素治疗者有1例突变基因转阴,7例羟基脲口服者无突变基因转阴,二者联合治疗的有5例,其中有2例突变基因转阴。所有病例目前死亡2例,存活30例。并发症主要为血栓形成及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无病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 JAK2V617F突变基因的检测对M PNs的诊断、分类及预后有直接影响。治疗主要以控制骨髓过度增殖,使血细胞稳定在安全范围,预防和治疗血栓,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及凝血功能。方法选择69例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5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检测MPN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分析其与JAK2V617F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69例MPN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率为66.6%(46/69),其中PV 20例,阳性率83.3%(20/24);ET 27例,阳性率60.0%(27/45)。MPN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T、aPTT、TT、D-D存在明显差异(P<0.05),vWF、ATⅢ无明显差异;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T、aPTT、TT、存在明显差异(P<0.05),D-D、vWF、AT均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在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MPN患者中发生率高,可作为MPN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初诊MPN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白细胞计数、凝血常规可初步评估MPN患者凝血功能,早期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10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9至2012年7月及长沙地区另外3家医院2012年1-10月间接诊的MPN初诊患者骨髓标本共110例,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5例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1例,以同期2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PCR扩增并直接进行基因测序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JAK2V617F突变与患者性别、疾病类型、年龄及外周血血红蛋白(Hb)含量、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等的关系。结果:110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阳性率67.3%(74/110)。其中Pv、ET及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分别为70.5%(31/44)、70.9%(39/55)、36.4%(4/11)。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的年龄、外周血WBC、PLT计数均高于野生型患者,JAK2V617F突变型ET患者的年龄、外周血WBC计数、Hb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患者,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外周血Hb含量高于野生型患者(均P〈0.05)。结论:MPN患者JAK2V617F突变与患者发病年龄和血象指标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中,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特异性染色体及基因标志而容易诊断外,其他几种MPD患者病程缓慢,临床表现不特异,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2005年以来多个国际研究小组陆续报道该类MPD有高频获得性JAK2 V617F点突变,JAK2 V617F突变是JAK2基因突变的常见类型,对MPD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现对JAK2基因结构及功能、JAK2 V617F点突变及其临床意义、诊治MPD的作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除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与BCR-ABL融合基因有关外,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多种MPNs中存在较高的JAK2基因突变率,并认为该突变可能是BCR-ABL阴性MPNs所特有的分子标志。该文就近年来对JAK2基因突变、MPNs的最新诊断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燕  李雯雯  王晓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86-3488
目的研究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JAK2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类型及疾病转化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我区134例MPN患者JAK2V617F基因,分析基因突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3种MPN亚型中的发生率及其与疾病转化的相关性。结果 (1)134例MPN患者中PV 51例、ET 66例、IMF 17例,存在JAK2V617F基因突变98例(73.1%),且在PV中发生率(84.3%)高于ET(69.7%)及IMF(52.9%)的发生率(P<0.05),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吾尔族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5例维吾尔族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3种疾病的分布与总体一致,PV(93.8%)高于ET(60.0%)和IMF(33.3%)(P<0.05),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4例MPN患者中发生疾病转化者12例(8.9%),其中PV转骨髓纤维化(MF)7例,ET转MF 3例,PV转ET 1例,MF转急性白血病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者发生疾病转化8例(8.2%);突变阴性者发生转化4例(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发生率与疾病类型有关,且维吾尔族患者也符合基因突变发生率在疾病中的分布规律。MPN患者疾病可以发生转化,JAK2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的转化无相关性,因此JAK2V617F基因突变对MPN尤其是PV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对疾病转化及预后是否有提示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JAK2V617F突变负荷,研究突变负荷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其在MPNs预后判断、疾病进展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dPCR方法检测42例MPNs患者的JAK2V617F的突变负荷,比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突变与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64 例MPN患者 JAK2V617F 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 64 例 MPN 患者脑血管事件(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血)发生情况等资料,统计分析 JAK2V617F 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分析 JAK2V617F突变阳性 的不同病种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64 例 MPN 患者中 47 例(73.4%)存在 JAK2V617F突变,38 例有脑血管事件(59.4%),JAK2V617F 突变阳性和阴性患者中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68.1% 和 35.3%,2 组间 P=0.018。JAK2V617F 突变阳性的PV和ET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AK2V617F突变阳性较突变阴性的MPN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3):307-310
目的:分析研究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91例骨髓增值性肿瘤患者出现血栓事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其中男195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56岁;女196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8岁。结果:①所有MPN患者中105例发生血栓事件,血栓发生率为26.9%(105/391)。血栓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05);而年龄≥45岁的患者高于年龄<45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1,P<0.05);JAK2-V617F阳性的患者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9,P<0.05);外周血白细胞数量≥10×10~9/L的患者高于白细胞<10×10~9/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P<0.05);外周血血小板数量≥300×10~9/L的患者高于血小板数量<300×10~9/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4,P<0.05);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160g/L的患者高于血红蛋白含量<160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8,P<0.05)。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年龄、性别、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JAK2-V617F阳性为自变量,以血栓为因变量,结果显示:高龄、高白细胞计数、高血小板计数、高血红蛋白含量、JAK2-V617F突变阳性是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MPN患者容易发生血栓事件,对于骨髓增值性肿瘤患者临床出现引发血栓的危险因素时,需要提高注意,应提早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JAK2 V617F基因突变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MPN患者共145例,采用巢式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和V617F负载量.MPN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87例、原发性...  相似文献   

11.
那立军  马洪 《黑龙江医学》2013,37(6):401-402
目的观察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30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抽取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结果 30例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为68.4%,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79.2%(19/2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50.0%(3/6)。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使MPD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或减少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和分析青海典型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患者JAK2V617F点突变的突变率,为MPD的基因学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AS - PCR),对青海省140例MPD患者及同期5例高原红细胞增高症患者JAK2基因的V...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在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疗效及对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析73例应用干扰素-α治疗超过6个月的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V617F基因表达,并与同期单用羟基脲治疗的20例MPN做对照。治疗前后采用AS-PCR方法检测JAK2V617F基因表达。【结果】 干扰素-α治疗组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别有85.2 %、87 %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与对照组单用羟基脲治疗比较,P < 0.01)。随访1 ~ 6年,56例干扰素-α治疗组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基因转阴率分别为54%、41%,转阴患者100%达到临床及血液学完全缓解,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干扰素-α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干扰素-α治疗MPN 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JAK2V617F或可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能否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JAK2V617基因突变阳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骨髓标本中WT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核酸扩增荧光法检测16例PV患者和18例ET患者骨髓中JAK2V617基因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突变阳性的PV和ET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4例PV和11例ET患者JAK2V617基因突变阳性.在这25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中,11例患者WT1基因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部分JAK2V617基因突变阳性的MPN患者体内WT1基因呈高度表达,WT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JAK2V617F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V617F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s)获得性JAK2V617F突变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RM),对前期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AS—PCR)分析过的36例CMPDs样本进行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并与AS—PCR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测序验证。结果36例CMPDs样本均得到可供分析的JAK2V617F基因突变HRM检测结果,与AS—PCR法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7%(35,36);只有一份样本结果不相符,经测序验证,结果与HRM检测相一致;HRM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结论应用HRIM技术检测JAK2V617F突变快速简便、而且敏感,是一项适合临床开展的新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CMPD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在早期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中的表达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40例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但未达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检测其JAK2V617F基因表达,表达阳性者作为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的关联性,阐明其在MPN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0例M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n=6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n=88)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n=14),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170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分析各组内JAK2V617F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是否并发脾肿大和血栓栓塞方面的差别。结果:在170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的总突变率为68.2%(116/170),PV、ET和PMF组的突变率分别为72.1%(49/68)、68.1%(60/88)和50.0%(7/14),PV组患者中的JAK2V617F突变率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与野生型组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发病年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PT和APTT明显延长(P<0.01),脾肿大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ET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P<0.01),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0.01),APTT明显延长(P<0.01),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或P<0.01)。与JAK2V617F突变型ET和PMF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APTT明显延长(P<0.05);与JAK2V617F突变型PV和ET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及白细胞计数升高(P<0.05)。结论: 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与野生型患者临床特征明显不同;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中PV、ET和PMF临床特征也不尽相同,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更易发生APTT延长,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更大且白细胞计数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