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学民 《吉林医学》2011,(7):1263-126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5例。结果: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0.5~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腹股沟疝150例。结果: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1a~3a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曹峰  刘敏  庄蕊  张玮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49-225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腹股沟疝150例。结果: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1a~3a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50例。结果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崔岩  金新天 《吉林医学》2011,32(14):2800-2801
目的:探讨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3例。结果:应用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适合在门诊和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3例。结果:应用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前入路筋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优越,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适合在门诊和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病因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BardMeshPerfixPlug产品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 3 2例。结果 :3 2例中复发性腹股沟疝经无张力疝修补术 ,全部治愈 ,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符合腹股沟管解剖生理要求 ,术式合理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60例,观察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1~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显著,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文 《吉林医学》2011,32(22):4640-4641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传统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3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痊愈出院,随访2~7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特别适于传统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10.
卢连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00-1601
目的:探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6例腹股沟疝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无术后感染。结论:单丝聚丙烯补片适合修补腹股沟疝,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江雪峰 《吉林医学》2014,(23):5185-5185
目的:对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择92例腹股沟疝成年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1%)明显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总有效率(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曲志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37+1725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33例,直疝10例,股疝5例;腹股沟斜疝中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7例,直疝和斜疝26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48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13.
滕云飞 《吉林医学》2013,34(6):1114
目的:探讨三维疝修补装置补片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需要进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维疝修补装置补片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的患者经过三维疝修补装置补片的治疗均治愈,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4 d,伤口均为Ⅰ期愈合,经过术后随访,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三维疝修补装置补片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应用中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片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应用平片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未发现复发,疝环充填式复发1例。结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中,提倡治疗的个体化,选择性应用平片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国志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975-976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62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60分钟,平均48分钟。随访6~36个月无异物感、无复发。结论:应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肖光云 《当代医学》2011,17(25):73-7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以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成功率10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均有效,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其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8.
巫才鹏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368-336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3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0例均治愈出院,切口无感染,无异物排斥反应,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其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切口疼痛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到我院治疗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疝环重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病患使用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更加有效,值得在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