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魔芋食品对便秘者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观察便秘者食用加魔芋精粉的食品前后肠道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魔芋食品能增加平均每日粪湿重(相当于1g魔芋精粉增重11.4g)和粪便含水量,能缩短肠道运转时间和平均一次排便时间。肠道细菌总数基本稳定,需氧活菌数和厌氧活菌数增加,以双歧杆菌为指示菌的厌氧菌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灵芝抗辐射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颜燕  徐建华  吕实波  杨非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0):1221-1222
目的 探讨灵芝的抗辐射作用。方法 以0.25,0.50,1.50g/kg体重的灵芝精粉混悬液连续给小鼠灌胃60天,在第30天以射线照射小鼠,观察小鼠的白细胞总数、30天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灵芝精粉能使辐射后小鼠30天存活率明显增高、平均存活时间延长、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结论 灵芝具有抗辐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丹尼斯克乳双歧杆菌Bi07及嗜酸乳杆菌NCFM对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的400名25~45岁志愿者根据男:女=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益生菌产品组2个组。所有400名志愿者,分别在试验第一天至最后一天服用对应产品,每天2次,分别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服用,每次100g,持续3周。结果可有效改善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志愿者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数显著增加(P〈0.01),产气荚膜杆菌活菌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连续服用丹尼斯克益生菌产品21d,每天200g,对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叠氮溴化乙锭(EMA)与双重荧光PCR技术结合,建立EMA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活性大肠杆菌O157:H7。方法在已建立大肠杆菌O157:H7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基础上,优化EMA作用浓度、时间;观察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利用模拟样品和现行检测方法做比较。结果 30μg/ml的EMA与细菌作用、曝光各15 min,可抑制4×10~6CFU/ml O157:H7死菌DNA的扩增;O157:H7活菌浓度4×10~5CFU/ml时,EMA对活菌扩增有一定影响,离心可以降低其影响;活菌数/死菌数≥20%时,可以检出活菌;当活菌数量足够大时,死菌的存在不影响活菌的检出;EMA荧光PCR方法检测模拟样品,结果与现行的细菌分离培养金标准SN/T 0973-2010始终保持一致。结论建立的EMA荧光PCR方法可准确鉴定活态大肠杆菌0157:H7,避免死菌DNA造成的假阳性,在食品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肠粘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联活菌片中的益生菌对大肠埃希菌K1株和肺炎克氏菌在肠上皮粘附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益生菌组、益生菌和致病菌组、致病菌组和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方法 ,对各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致病菌/大肠埃希菌K1株和肺炎克氏菌进行定量检测,观察益生菌定植及其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对益生菌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DGGE)分析。结果随益生菌服用剂量增加,在肠道定植的益生菌逐渐增加,第7 d时定植达到稳定;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含量(log10N/g)分别为5.33±0.37,3.32±0.49;益生菌+致病菌组分别为5.31±0.36,3.29±0.4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8±0.23,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生菌+致病菌组的大肠埃希菌K1和肺炎克氏菌基因拷贝数(log10N/g)分别为3.85±0.41,3.39±0.32,均低于致病菌组(分别为4.79±0.48,4.28±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GGE电泳图谱分析显示,服用益生菌后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一致性增加。结论活菌片中益生菌能粘附于肠粘膜,并能明显抑制致病菌粘附,可提高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利用EMA(Ethidium Monoazide)能选择性与死细胞DNA非可逆共价结合的特性,建立EMA-RTQ-PCR方法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方法 选择300 μl、3.3×108 CFU/ml沙门菌灭活条件;检测RTQ-PCR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选择能抑制3.3×108 CFU/ml死细胞DNA扩增的EMA浓度,观察该浓度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结果 灭活条件为65℃、10 min;RTQ-PCR检测沙门菌的灵敏度为25 CFU,特异性好;30 μg/ml的EMA可抑制3.3×108 CFU沙门菌死细胞DNA的扩增;30 μg/ml的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可通过离心消除;活菌数/死菌数≥40%时,可以检出活菌;当活菌数量足够大时,死菌的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EMA-RTQ-PCR方法可行,能有效避免单纯PCR检测沙门菌产生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被毛孢菌粉(HSFM)对小鼠抗疲劳、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负重游泳试验法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运动后血乳酸、尿素氮的含量,观察中国被毛孢菌粉对小鼠抗疲劳作用;采用碳粒廓清法、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测定小鼠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及脾指数,观察中国被毛孢菌粉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结果给予不同剂量HSFM(0.12g/kg、0.24e,/kg、0.48g/kg)20d后,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或P〈0.01);HSFM(0.48g/kg)能显著增加小鼠碳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q(P〈O.01);在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中,HSFM(0.24g/kg、0.48g/kg)能显著增加小鼠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5或P〈O.01)。结论中国被毛孢菌粉对小鼠抗疲劳和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紫菜粉含量的饲料的润肠通便、抑制肠道有害菌以及对粪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低、高剂量3组,给予含不同紫菜粉的配合饲料30d,测小鼠体重、粪便持水量、粒数、重量、排首黑便时间、pH、大肠杆菌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在连续喂食30d后,紫菜组小鼠粪便持水量、排便粒数、重量都显著增加(P<0.05),首黑便时间缩短,其中以5%的喂食量效果较好。另外,粪便pH值随紫菜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大肠杆菌的含量也呈浓度趋势减少,包括醇类、酚类、烃类、酮类等的挥发性臭气化合物含量下降,同样以5%的功效较好。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紫菜粉中的膳食纤维具有通便、改善肠道功能和减少粪便臭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及影响存活时间的因素。方法将大肠埃希菌加标于灭菌生理盐水和无菌自来水中制成模拟水样,分别在4℃和室温(25℃)下存放90 d,用Live/Dead荧光染色镜检法确定细菌总数和活菌总数,用胰大豆蛋白胨琼脂(TSA)和平板计数琼脂(PCA)确定细菌的可培养数。结果大肠埃希菌加标于水中,在90 d内细菌总数未发生较大变化;在生理盐水中,活菌总数未发生较大变化,4℃低温条件下可培养菌数逐渐下降为0,在25℃室温条件下可培养菌数下降3个数量级;在无菌自来水中,可培养菌数逐渐下降为0,4℃低温条件下活菌总数未发生较大变化,25℃室温条件下活菌总数逐渐下降为0。结论在4℃低温诱导下,大肠埃希菌在水中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在室温下,大肠埃希菌在水中可保持较长时间的可培养性;富营养的TSA琼脂检测的菌落数多于寡营养的PCA琼脂;用平板涂布法检测水中的大肠埃希菌可能低估了肠道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肠道新病原微生物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某些生理特性作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该菌能在灭菌人胆汁中体外长期存活,经240天菌数变动不大,但活菌中有37.5%已发生L型变异。  相似文献   

11.
深黄被孢霉菌粉营养价值和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 分析深黄被孢霉菌粉 (菌粉 ,Mortierella isabellina)的一般营养成分及其对大鼠脂代谢紊乱的预防和调节作用。方法 : 菌粉一般营养成分分析按食品常规分析方法。对大鼠脂代谢紊乱的预防试验采用高脂饲料加不同剂量菌粉喂养 1 0 d;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试验先建立大鼠高脂血模型 ,再以不同剂量菌粉饲喂 30 d。结果 : 菌粉含有 2 0 %的蛋白质和超过 5 0 %的油脂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常丰富 ,而油脂中含有很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 ;菌粉还含有较高的有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E。以 0 .6和 1 .2 g/( kg· d)剂量饲喂大鼠可有效预防 TG、VLDL- C升高 ;以 0 .6、1 .2、2 .4g/( kg· d)三个剂量饲喂的高血脂大鼠的 TG、TC及 VLDL- C都有极显著的下降 ,2 .4g/kg和 1 .2 g/kg剂量组大鼠的 LDL- C也有显著的下降 ,2 .4g/kg剂量组大鼠的 HDL- C水平还有显著的上升。结论 : 菌粉能有效地预防高脂血症 ,对大鼠脂代谢紊乱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双歧杆菌对人类防治疾病的作用得到肯定之后,引起了许多厂家的兴趣,相继开发了不少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目前,国内的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就有十数种之多。有些品牌的活菌制剂宣传攻势强大,销路甚好。 那么这些双歧杆菌的活菌制剂能否真正起肠道内双歧杆菌的作用?一些专家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罗湖区10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发生的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对罗湖区1993-1999年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10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分析显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集中在5-8月。潜伏期及临床症状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厨工的带菌率达45.4%。中毒食品主要是熟肉制品(占71.4%),采自冰箱内的19份熟食样本中,阳性率为68.4%。采自冰箱的13份阳性熟食样本的活菌量均>10 ^6CUF/g。在21份阳性食品样本中,变形杆菌的活菌数均超过10^4CFU/g,而超过10^6CUF/g则有18份(占85.7%)。结论 在制订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变形杆菌的嗜冷特点、熟食中的活菌量、食品从业人员的高带菌率以及冰箱使用状况等四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在短肽EN液中的存活力.方法:将5%嗜酸乳杆菌菌悬液加入12%短肽EN液中,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0、4、8、12、14、16、20和24 h时间点取样进行活菌计数、吸光度值(A600)、酸度和pH值测定.结果:在短肽EN液中接种嗜酸乳杆菌后,活菌数在培养0~16 h间呈上升趋势. 14 h活菌数即达2.1×108 cfu/mL以上;16 h活菌含量达到最高峰,为9.6×109 cfu/mL,之后呈下降趋势.A600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0~16 h间,A600增加较快,16 h后增长缓慢.酸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培养0~14 h间,pH值下降较快,14 h后下降缓慢.结论:嗜酸乳杆菌能在12%的短肽EN液中较好地存活,发酵时间应控制在14~16 h期间.  相似文献   

15.
三株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的生物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株枯草芽孢杆菌在胃肠道中的耐受性以及作为益生菌的功能特性。方法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研究芽孢杆菌的耐受存活情况。同时对肠道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拮抗特性、产酶特性和急性毒性安全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在4h内,人工胃液中存活率在15%~50%之间,活菌数保持107cfu/ml以上,胆汁盐和人工肠液中存活率在50%以上,活菌数保持在108cfu/ml以上。3株芽孢杆菌对病原菌抑菌圈直径在10mm以上;具有较好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急性毒性试验LD5020g/kgbw。结论枯草芽孢杆菌能较好的耐受胃肠道环境,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急性毒性试验安全,可以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6.
方菁嶷  邹婷  徐琳  宋宏晖 《现代预防医学》2015,(7):1290-1292,1305
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无针接头部分的微生物屏蔽能力。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大肠杆菌(ATCC 8739)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为指示微生物,模拟临床环境及操作,染菌后回收活菌并计数。结果菌悬液浓度,验证组及对照组活菌回收数说明实验过程符合设计要求;结果显示,染菌后四种菌种d 1活菌回收数均为0,随着时间的推移活菌回收量呈线性趋势增加,第五天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回收均数分别达到737,935,1238,453 cfu/件。结论时间越长,无针接头部分的微生物屏障能力越差;无针接口的材料有待改进;不得已用留置针的情况下、尽量缩短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双歧三联活菌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道菌群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诊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治疗1周后疗效、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和心肌酶谱、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数量、心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数量、心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肠道菌群数量,减轻心肌损伤,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人体肠道内种属众多的细菌中,双歧杆菌是得到广泛公认的有益菌。它除了能合成多种维生素起营养作用外,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能在人体肠道内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有效地抑制、阻止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在肠道中定植和人侵,从而调整与改善人体肠道中的微生态环境,达到调理肠胃,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和延缓衰老的效果。目前,国内对双歧杆菌的基础性研究和活菌制剂的开发都十分活跃,其生物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含双歧杆菌活菌的保健品也深受群众的喜爱。本文观察了保健食品“×××双歧杆菌活菌颗粒剂”对小鼠胃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报…  相似文献   

19.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igaricus)是准字号药品"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剂的活菌之一,其作用是为双歧杆菌创造厌氧环境,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生长,还可在机体内产生生物拮抗作用.由于其现行发酵液的活菌数较低,只达到2×108~3×108CFU/ml,为使其活菌数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液体培养基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了改进.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肠道新病原微生物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某些生理特性作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该菌能在灭菌人胆汁中体外长期存活,经240天菌数变动不大,但活菌中有37.5%已发生L型变异.提示该菌有可能构成人胆囊慢性带菌,需引起临床和流行病学界的重视与防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