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已婚,广东顺德人。2006年8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颧部肿物就诊于口腔科。起病时不伴发热、流涕等感染症状。既往曾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病史,无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史。入院后乙型肝炎病毒(HBV)血 相似文献
2.
3.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检出血清HBV标志,包括抗一HBs阳性、抗-HBc阳性或抗-HBe阳性;另一类是所有HBV标志均阴性。隐匿性HBV感染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临床和流行病学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极易受到损害,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可导致抗结核治疗的中断。近年来,肺结核发病有逐年增加趋势,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在我国高达10%-20%,HBsAg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明显高于HBSAg阴性患者。我院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甘草酸二胺保护肝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以往的研究资料提示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HBV或HCV感染、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肝吸虫感染等有关。最近研究提示,曾经感染过HBV经自身清除后血清中出现抗-HBs和(或)抗-HBc阳性,或HBV隐匿性感染(血清中HBsAg阴性,但是血清或肝组织中HBV DNA持续存在)是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高危因素,与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否有相关性,尚无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
问:我有一位32岁的患者,HBeAg阴性/抗-HBe阳性,血清转氨酶正常,HBVDNA滴度很高(〉1&;#215;10^5拷贝/ml),六个月内重复该试验两次均得相同结果,请问该如何诊断?
答:HBV感染中大多数肝损伤源于宿主免疫反应,而不是病毒直接所致的细胞变性。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尽管有活跃的免疫应答,但其生化指标可能长时间都保持正常。Lok和同事们曾对处于慢性HBV感染阶段的大样本的中国患者做过研究,他们常用免疫耐受来描述病毒未引起肝脏炎性反应的原因,人生获得感染最典型的前两个阶段是围产期和儿童期。 相似文献
7.
微流芯片检测HBV前C区nt1896/BCP区nt176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HBV前C区nt1896/BCPnt176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在418例血清HBeAg阴性/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微流基因芯片检测HBV前C区nt1896/BCPnt1762基因突变。同时观察血清ALT患者、HBV DNA水平和临床表现。结果nt1896变异195例(46.7%),1762变异192例(45.9%),ALT>正常上限值198例(47.4%),HBV DNA>1×105copiel/ml150例(35.8%),乏力,纳差,肝区胀痛213例(50.9%)。结论HBV前C区nt1896/BCP1762基因突变与HBeAg阴性患者ALT异常,HBV DNA升高及其临床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抗-HCV NS4单克隆抗体(McAb)以酶标链酶亲和素生物素化二抗方法(LAB法),对77例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HCV—Ag(NS4)呈细小颗粒状位于肝细胞浆中。急慢性肝炎肝组织中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少,呈散在分布.易见于汇管区周围;慢性重症肝炎肝内HCV—Ag阳性肝细胞数较多,提示HCV可能与慢性肝炎病情加重有关。15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阳性患者中,12例肝HCV—Ag阳性.11例血清抗-HCV阳性和HCV RNA阴性患者中,3例肝HCV—Ag阳性,提示肝HCV—Ag(NS4)的表达与血清HCV RNA水平关系较为密切。HCV可能主要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2.1%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率为50%一85%,20年后,一般人群肝硬化发生率为10%一15%,在形成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可逆的早期阶段,做出诊断,并加以干预极为重要。目前,非外伤性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是超声,其提供的指标和参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方法使用简便、经济,依从性好,还可进行动态观察。现就超声诊断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Menghini 1秒钟穿刺法取肝脏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切片和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9例病人肝活检提示炎症分级G1、G2、G3分别为22例、9例、8例,纤维化分期S1、S2、S3、S4分别为23例、7例、5例、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BsAg阳性33例,HBcAg阳性29例。18例轻度肝区疼痛者肝活检炎症分级均G1-2,纤维分分期S1~S2;21例持续性肝区疼痛者炎症分级为G2~G3,纤维化分期S3~S4。结论肝区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跟肝脏组织病理严重程度成某种正相关关系。肝穿活检有助于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区疼痛的原因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 DNA。HBVM检测用EHSA法,HBV 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 HBeAg 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 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PCR定量检测HBV DNA含量更有助于判断体内HBV复制的情况及传染性强弱,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1998年6月-2004年8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47例。治疗组87例(男81例,女6例,年龄19~46岁,平均35.4岁),对照组60例(男52例,女8例,年龄20—45岁,平均34.7岁)。按照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复核,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和肝功能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