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内动脉加压滴注治疗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李秀丽颈内动脉加压滴注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项新技术,临床上已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通过颈内动脉给药来提高大脑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血管和脑组织,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通过98例973人次临...  相似文献   

2.
动脉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等。血管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静点溶栓扩血管药物的保守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而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则根据患者动脉闭塞的部位,缺血时间的长短等来选择。我们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于我科求治的40名下肢动脉缺血患者进行动脉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在注射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道,近几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日益增高,而脑梗死占同期脑卒中的60%~70%〔1〕。迄今为止,治疗上缺乏有效药物和方法。我们于1997年6月~1999年6月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按照1986年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并经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确为相对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像。依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27~76岁,平均(638±114)岁;有高血压史3…  相似文献   

4.
我院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药物治疗脑血栓3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压骶管滴注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60例刘家寿任红业高鹰根性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一般采用药物、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疗效不甚显著。我科自1994年到1998年10月应用加压骶管滴注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60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颈内动脉加压滴注疗法应用普鲁卡因的看法刘艳华颈内动脉加压滴注疗法自80年代末开始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来,已有近10年的时间,由于此疗法具有用药途径直接,用药种类较多,疗效肯定等优点,虽然操作上较其它方法繁琐,仍逐渐被很多病人及家属所接受。仅我院...  相似文献   

7.
郑玲娣 《护理与康复》2011,10(9):785-786
总结11例胫骨迁移血管再生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胫骨迁移外固定护理,给予功能锻炼指导.10例患者血管再生获得成功,有效率90.9%;1例患者术后未见新生血管,足趾缺血加重,行截肢术.  相似文献   

8.
9.
颈动脉加压滴注活诺林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动脉加压滴注活诺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脑梗塞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颈动脉加压滴注活诺林100mg加入盐水80ml于病灶侧颈总动脉处加压滴注,每分钟60滴左右,20分钟左右滴完,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与生理盐水250ml,加入活诺林100mg,每日1次静滴,10~15天为1疗程。两组均同时给于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次.d),并给与脱水、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治疗四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四周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动脉加压滴注活诺林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简单易行,明显优于静脉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239例(272侧肢体)原发性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患者行综合性外科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溃疡创面的换药,配合医生做好静脉造影工作;术后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做好相应的护理,观察及预防血栓、淋巴瘘、感染等并发症。272侧肢体中治愈146侧、好转120侧、有后遗症5侧、无效1侧。  相似文献   

11.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52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细胞移植中和移植后随访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出现,术后在下肢疼痛、溃疡愈合情况、下肢运动能力上都有显著改善。结论 患者往往紧张不安、悲观失望,心理护理非常重要,还要患者遵循健康宣教内容,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下肢急性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其成功救治有赖于良好的综合医疗条件,也是对血管外科医师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包括对这一疾病总体的社会-心理-生理的理解和把握,全面的内外科的基本功和血管外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治疗对策方面,早先多根据病因学选择处理方法:对于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例,强调急诊行栓子切除术。而对于急性血栓形成者则限期手术,通过溶栓、腔内血管成形术或血管重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对152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患肢护理,术后加强溶栓导管的护理,做好溶栓药物使用后的观察和护理,评估患肢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4.
骶管加压滴注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赵萍  付璐 《天津护理》2007,15(3):135-136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糖尿病足坏疽(DF)、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TAO)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T)是将外周血或骨髓中的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肢体肌肉或闭塞的血管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  相似文献   

16.
踝肱指数诊断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全身动脉缺血性疾病之一。据报道病程5年以上,年龄大于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PAD发生率可高达90.8%[1]。早期诊断和治疗PAD可预防糖尿病足坏疽乃至截肢的发生。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具有无痛苦,无创伤,费用低可反复进行检查的特点,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2,3]现将我科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完成的PAD筛查的320例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T2DM患者320例,男性163例,女性157例,年龄4…  相似文献   

17.
邬青  薛小玲  赵奇 《护理研究》2013,27(19):2033
目前,行股动脉穿刺术后传统的按压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即棉签按压法、棉球按压法、纱布块(袋)按压法,均为人工压迫止血,简单易行,但缺点较多,如手术者需持续手指压迫15min~20min,常导致手指僵硬,甚至需要换人压迫,这样就造成了压迫部位的准确性及施加压力大小的差异,易造成出血;沙袋  相似文献   

18.
经股动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52例患者栓塞动脉完全开通44例,部分开通8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6例。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细致周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巩固治疗效果及防止再次栓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彩侠 《全科护理》2011,9(19):1741-1741
下肢动脉造影是应用影像学方法检查下肢动脉有无病变或为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目前,股动脉穿刺仍然是选择性下肢动脉造影的主要途径。由于造影后下肢制动时间长,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术后不能正常排尿,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和生活不便,可能引起诸多并发症,做好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6月—2010年7月对38例病人经股动  相似文献   

20.
背景: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来源于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能够在血管损伤部位分化形成新生血管,进而改善肢体血液供应。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加非随机对照的双盲试验,于2004-09/2007-09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及科研中心完成。 对象:受试对象为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失去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适应症,并愿意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3—83岁,平均65岁。方法:实验采用干细胞分离液,利用梯度密度法分离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液。根据缺血范围选取缺血肢体肌肉多点穿刺注射。 主要观察指标:以治疗后6个月患者下肢疼痛症状、行走能力、皮肤溃疡、踝肱指数、足坏疽评分的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6个月,患肢疼痛、麻木感和冷感觉改善率为78.33%,47例患者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5例患者跛行距离由不足50m提高到大于100m,10例伴有溃疡的患者,溃疡愈合或面积逐渐减小。11例踝肱指数增加大于0.1,4例足趾坏疽患者中1例症状明显缓解,静息痛消失,行坏疽足趾切除,愈合良好;2例疼痛消失,睡眠改善,坏疽组织有脱落迹象:1例于膝下截肢。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肢体疼痛、冷感、麻木疗效确切,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