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天象、卦象与病象,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客观事实表明,三者之间确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临床实例分析,人体疾病在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时变化较为剧烈,而二分二至又与天象的尾箕、参、壁、翼四缩以及卦象的復、姤、大壮、观四卦分别有着相应的关系。所以深入研究疾病与节气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疾病与天象、卦象之间的联系,必将有利于中医古典理论的发掘。因此,本文仅以二分二至为线索,对天象,卦象与病象的联系作一讨论,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老许 《东方养生》2012,(3):120-125
早在元朝初期,丘处机西游拜访那位著名的黄祸总设计师铁木真,成吉思汗的时候,就曾经对他动辄把撒马尔罕等名城屠尽,或者把敌人首脑的妻女捉来行淫很不以为然。出于道德心.对这位上帝之鞭——天知道是什么鞭——进行了耐心细致的道隶引导。  相似文献   

3.
《易》者,易也。今日看《易经》,其内涵浩若烟海,其易理渊深莫测,然而作为万经之首的《易经》,为何古人要作出《易》者,‘易’也的论断?圣人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所谓卦者,掛也,卦就是把深奥的道理付诸形象的  相似文献   

4.
刍议藏象与脏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奎 《中医研究》1990,3(1):16-17
藏象与脏腑(藏府)均始见于《内经》,历经各代医家的诠释和阐发,尤其是近40年的中医教材的编纂,业已形成中医理论中的核心,然而,藏象学说抑或脏腑学说,诸家纷说不一,有的以藏象立命,却寓有脏腑之实质,有的以脏腑冠首,又有藏象之涵义,由此,藏象与脏腑是否系同一概念,究竟各自包涵几多?尚须正名。今试从文献学及其沿革略呈管见。藏象论“藏象”二字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经云:“帝曰:藏象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在此“藏象”列为篇名,似可见及其之重要。考《素问》篇章命名之方式有多种,其中有部分篇名是节取  相似文献   

5.
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俭宇 《北京中医》2006,25(1):23-25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自古至今,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行之临床,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1]等。1藏象学说的本质《内经》作者根据当时医家对人体五脏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认识,确立了以五脏为主体的藏象学说。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使藏象学说完善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有诸内必…  相似文献   

6.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亦有称其为"不眠"、"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等。其病机较多,众说纷纭,对失眠的辨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以致医生学者为之踌躇困惑。本文主要试从坎、离、既济、未济、乾、坤、否、泰等卦象入手,从易理的角度对失眠的机理进行一个理论层面的勾勒,从八卦的由来,谈到了失眠的机理,总结归纳,最后着眼于心、肾、脾、胃四脏及经络不通四个方面的因素对失眠造成的影响,进而从病机引导出治疗的法则,希望以此能给失眠一证的辨治提供一个较为明晰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自古至今,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行之临床,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1]等.  相似文献   

8.
寤寐即醒时和睡时,寤寐理论是中医对睡眠过程的理性认识.<内经>营卫运行说在寤寐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书中还有寤寐与脏气关系的散在论述.随着神主寤寐说和藏象理论的发展,以藏象理论阐述寤寐机理、以脏腑辨证论治寤寐病证的理论论述与临床经验逐渐增多,略嫌散乱.<医原>将寤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配属脏腑,使寤寐与藏象理论紧密结合成为有机整体,有利于指导临床遣方用药[1].  相似文献   

9.
系统论与藏象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医现代化将使中医自身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用现代科学技术观点和方法研究祖国医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系统论就是当代科学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普通系统论和理论控制论的出现,将彻底地改变世界的科学图景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系统论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创,它和信息论、控制论等,均是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科学发展的产物,三者皆属一般科学方法论的范围。这种方法论的特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即适用于各门学科,它们的概念和原则可以从一个学科转用到另一个学科。目前,系统论已经广泛地深入社会学、经济学、科学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工程学等领域,推动了各个学科的发展,使它们生气蓬勃,面貌焕然一新。系统论的主要原则是;强调研究整体,重视与整体有关的全部要素;强调研究联系,系统的观点通过联系的观点而具体化;相对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系统的结构按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描述,以区分系统的各种层次和等级;各种层次和等级之间的联系是  相似文献   

10.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实人们在藏象学说发展过程中对“藏”和“象”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争论颇多,目前比较公认的:“藏”的内涵有二:一提指“藏器”,即为实质器官,可以属于“形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素问·六节藏象论》的理论形式和其它有关篇章提供的内容,讨论了藏象理论认识与形成过程。进而认为藏象既不是解剖意义上的实际脏器,也不是单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依据的组织规定,是气化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是能够充分反映人体生命活动过程的结构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从心藏象本质出发,心为阳脏,主温、主通,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与生命进程密切联系,与衰老密切相关。心阳温通,血行流利,脉络通畅,且生新络脉、生新血,使生命活力常在,延缓各脏腑组织不可逆性生理衰退过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抗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证"研究的基石。本文回顾分析了近10余年来对藏象学说研究的概况,从文献研究、思维模式研究、证候规范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多学科研究、中西医对比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藏象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某些局限或不足,旨在为藏象理论以及"证"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藏象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象学”作为中医学的学科门类和概念术语来对待和使用,自然应该读为“藏(z劋ng)象学”而不能读作“(c偄ng)象学”。“藏”字曾经有过“臧”-“藏”-“月藏”-“脏”演变过程,无论写作“藏象”,还是“月藏”象”,甚或“臧象”,与“脏象”决对不会有着丝毫的差别。据藏象的源流、本义及内涵、外延,作为人体脏器名称特别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术语,当称“脏腑”而不应称“藏象”。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正形名”逻辑理论指导下,“藏象”是名、形、实三位一体的基本概念。藏象理论体系的构筑是对藏象概念中“象”的发挥和演绎;而以象测脏、辨证论治、审症求因等藏象方法的形成,是对藏象概念中“象”的运用。用“藏象”概念确立为起点,经过对“象”推演的藏象理论体系形成的中间环节,到以象测脏等藏象方法的运用,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为肝之外窍,在生理方面肝与目有经络直接连属,《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在病理方面,若因为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阻清窍,可致二目昏蒙,视物不清。若肝血不足,目失于濡养,则会导致目眩,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目眶疼痛等症状。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者,多见双目红肿痒痛,或两目连札等。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肝风内动之口斜睛吊等,在临床中更为常见,说明肝经诸病,皆可导致目疾,故治目疾,多用治肝之法。在诊断、预后方面,由于“眼为肝之外候”,肝之病变多可在两目中反映出来,临床上可根据目的不同变化,去推断肝经的多种病变。  相似文献   

17.
从阴阳、五行、经络、自稳调节视角,多方位阐发中医藏象的生理内涵与特色。提出藏象是阴阳的储藏器,阴阳制化的生成器,阴阳象数信息的传感器;藏象是五行的蕴藏器,五行象息的传感器。藏象乃经络之本,并以三阳、三阴六经表里之开、阖、枢协调对接,升降出入有序、有常,则吐故纳新、推陈致新,新陈代谢平稳有序;藏象是人生命体全方位、全能态的自稳调节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的藏象学说形成的过程,指出藏象学说中存在的藏象分离现象和受魏晋玄风,宋明理学影响的痕迹,直接影响到中医学术的发展,认为藏象学说的研究和完善,应当借鉴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内容,吸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藏象的新成果,实现藏象统一,建立具有现代水平的新藏象学产是当前中医理论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三、藏象问题与中医思维特征《内经》“藏象”这一述宾词组所以变为一种“学说”的名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训诂,主要还与中医思维特征有关。近年钱学森同志提倡建立思维科学,作为“研  相似文献   

20.
邓铁涛教授在《中医藏象与临床》序言中指出 :“《中医藏象与临床》是一本中医基本理论的现代著作 ,对文献作广泛而深入的整理 ,使几千年来各家各派的有关论述作一次高水平的整理研究并对现代研究作了详细介绍 ,为下一世纪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的出版值得庆贺 ,此大可为将来中医药学‘质’的变化铺路”。中医古籍出版社在跨世纪千禧年隆重推出此书。中医药学是人体生命活动信息医学 ,尤其是中医藏象学说 ,在整体观、动态观与朴素辩证唯物观指导下 ,无数次在人体上观察总结出来的医学科学理论 ,在有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