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磊  张玉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4):266-268
目的评价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观察深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对策;比较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2种置管术的优缺点。方法共454例患者,采用Arrow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置管。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8.46%,并发症发生率为17.18%;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尤其适合在老年危重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各有优缺点,而后者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
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使皮肤浅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浅静脉受到破坏,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能有效地避免外周静脉保留时间短、不易固定、易损伤血管、输液速度慢以及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同时,锁骨下静脉血流速度快,化疗时药物迅速被稀释,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及时用药,抽血检验等,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已广泛用于长疗程化疗或静脉高营养的晚期癌症病人。我们2000~2003年对100例癌症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对36例患开展深静脉置管术。结果: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解除了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并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结论:应用深静脉穿刺抢救危重、特殊复杂大手术的病人,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策略。方法以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43例为观察组,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37%,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1.63%;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手术简便、风险低、成功率高,做好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导管的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核性心包炎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术间断抽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其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15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在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行心包穿刺置管术间断抽液,配合相应的置管前护理、置管中护理及置管后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于结核性心包炎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术间断抽液治疗以及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老年病人中的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共收治372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观察组148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224例经股静脉置管,对比分析两种置管方式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成功率为98.39%(366/372)。其中观察组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为97.97%;对照组经股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8.66%,两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3%,对照组为4.0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5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静脉血栓、气胸以及败血症),其余均为轻微并发症,及时处理后好转。结论选择深静脉穿刺置管具有安全、可靠、痛苦小等优点,特别是在老年危重病人中开展更具优势;股静脉置管方式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方式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其操作方法简单,可床旁操作,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较少。具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静脉化疗、胃肠外营养等患者,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深静脉通道。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开展PICC置管术228例,现将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大汗淋漓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为了减少患儿痛苦,保护血管,方便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分析对168例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 168例患儿静脉穿刺置管术,留置时间2~8d,平均6d。无1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很好的输液方法 。  相似文献   

9.
肿瘤病人深静脉留置导管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肿瘤病人深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方法 选择右侧股静脉或左侧锁骨下静脉为穿刺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结果 术后发生输液不通畅较常见,其常见原因为管腔内血栓堵塞和体位不当,也可出现局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肿瘤病人深静脉置管后易出现输液不通畅以及其它护理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探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管术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采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行颈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2组患者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置管成功率(97.06%)、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12%)均明显优于采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行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对照组(79.41%)、(70.59%),且观察组置管失败率(2.94%)、置管所需时间(13.5±2.7)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21.4±1.2)min;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显著,置管成功高,置管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少,可作为抢救及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血管穿刺路径对术后穿刺点渗血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将直接经皮与皮下潜行路径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术,以安全、简便、患者痛苦小、用途广泛等优点,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静脉切开术。1993~1995年,我们对300例患者施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收到了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本组男178例,女122例,平均年龄52岁;分别为复合外伤、重症胰腺炎、DIC、格林巴利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外周静脉难以输液者。其中股静脉置管25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40例,颈内静脉置管10例。置管时间为5~64天,平均20天。 置管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持接有特制注射器的穿刺针穿刺,抽出静脉血后,从针栓尾部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再用扩张管扩张,将留置管经钢丝送入静脉,拔出钢丝,留置管外接输液器及肝素帽,最后用缝线固定。本组均穿刺、置管成功。共有29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感染、血肿、渗血、输液不畅。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荣  王静 《山东医药》2006,46(33):59-59
气管切开术是建立人工气道急救技术之一,但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因操作复杂,需多名医师配合完成.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2003年6月以来,我院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PT),并与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操作方法,失误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结果:28例患者成功地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其中1例损伤锁骨下动脉,2例误入颈内静脉。2例经右侧穿刺失败,改行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置管平均39d(27~65d),3例分别于置管后18d,22d,36d发生部分阻塞,2例分别于置管后24d,38d发生脱落。30例均未发生经导管感染。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重要环节。熟悉锁骨下静脉的解剖位置和正确操作是置管成功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全环境保护,精心护理是预防导管感染、阻塞、脱落的保征。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其中股静脉置管较其他置管术风险小,操作简便、易掌握,但有一定的危险和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会导致残疾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其中之一。我科于2009年6月收治1例脑梗死患者,在行股静脉置管10d后出现右下肢肿胀,B超证实右股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消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1护士规范化培训静脉置管分为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以及经导丝导入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属高难度操作技术,基本由医生、麻醉师进行。如果由护理人员进行该项操作应作相关培训和实践的规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深静脉置管的护士应具备至少大专学历,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全面的临床医疗护理知…  相似文献   

17.
颈内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方法置管失败率高,置管并发症多.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缩短深静脉穿刺操作时间,提高成功率[1].本文通过对床边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和常规的置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胭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胭静脉,以胭静脉为人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胭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胭静脉为人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6\]。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化疗,禁食患者的治疗,必须通过外周静脉途径来补充营养剂和给予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引起患者穿刺肢体的疼痛、肿胀、静脉炎等,而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病人多有恐惧感及各种不适。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的中长期静脉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