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吗啡长期给药后大鼠脑内MAO—B活性及咪唑啉受体的下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吗啡长期给药处理后大鼠不同脑区MAO-B活性及咪唑啉受体含量的变化。方法:用[~3H]咪唑克生配体结合试验测定咪唑啉受体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AO-B活性。结果:咪唑克生和吗啡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脑匀浆MAO-B活性。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胍丁胺既不影响MAO-B活性,也不影响咪唑克生及吗啡对MAO-B活性的抑制作用。吗啡连续给药16d后大鼠大脑、海马、丘脑、纹状体及小脑内MAO-B活性均显著下调(P<0.01)。纳洛酮及咪唑克生单次给药对吗啡依赖大鼠上述脑区MAO-B活性均没有进一步影响;胍丁胺伴随吗啡给药后能显著抑制吗啡降低MAO-B活性的作用。吗啡连续给药后大鼠皮层和小脑咪唑啉受体数量减少而亲和力上调(P<0.05)或P<0.01)。结论:MAO-B活性与吗啡依赖大鼠发生戒断综合征相关,但与胍丁胺对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无关;胍丁胺对吗啡药理作用的影响与其激活咪唑啉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胍丁胺(agmatine,AGM)是精氨酸在左旋精氨酸脱羧酶(L—ADC)催化下脱羧产物,能被胍丁胺酶水解成腐胺,很长时间人们认为它只存在于细菌、植物和一些无脊椎动物中的代谢中间产物,是精胺、亚精胺等多胺的合成前体。1980’s后,许多研究者在多种哺乳动物组织中也检测到内源性胍丁胺的存在,药理学目前研究认为它是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内源性胍丁胺及其相应的受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构成了阿片功能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3.
咪唑啉I_2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咪唑啉I2 受体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咪唑啉受体 ,根据其与阿米洛利的亲和力可进一步将其分为I2A和I2B两个亚型 ,主要分布于肾、脑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上 ,其内源性配体是胍丁胺。许多证据提示咪唑啉I2 受体与单胺氧化酶 B具有高度同源性 ,但其与配体的结合位点不同于该酶的催化位点。激活咪唑啉I2 受体可能产生神经元保护、抗血管平滑肌增生及调节阿片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咪唑啉I2 受体与抑郁症、帕金森病、亨廷顿病、阿片成瘾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胍丁胺对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对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研究胍丁胺的镇痛作用是否与激动咪唑啉受体或影响受体前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释放有关。方法应用福尔马林致大鼠炎性疼痛模型,观察胍丁胺镇痛和增强吗啡镇痛的作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胍丁胺对脊髓切片孵育液中谷氨酸和GABA基础释放量及对高钾诱发神经元去极化引起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结果单侧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使大鼠出现明显的双相伤害性行为反应。胍丁胺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第二相疼痛行为反应及痛觉过敏,并增强吗啡对第二相疼痛的镇痛作用,但在第一相疼痛过程中,无明显镇痛和增强吗啡镇痛的作用。咪唑啉受体拮抗剂咪唑克生不能拮抗胍丁胺镇痛及增强吗啡镇痛的作用。1~1000μmol.L-1胍丁胺对脊髓谷氨酸和GABA的基础释放量和高钾诱发谷氨酸和GABA释放量的升高均没有影响。结论胍丁胺对炎性疼痛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并明显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咪唑啉受体无关,也不是通过在受体前水平抑制谷氨酸或促进GABA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用稳定转染咪唑啉1型受体(I1R)的细胞(CHO-I1),对I1R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直接证实I1R的信号转导途径与活化PC-PLC继而产生DAG,其后引起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酶促级联反应过程有关。采用共同稳定表达μ阿片受体(MOR)和I1R的CHO细胞表达系统(CHO-μ/I1细胞),对I1R在受体后水平抑制吗啡依赖的可能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首次提供了胍丁胺通过作用于I1R而抑制吗啡依赖的直接实验证据,其分子机制可能主要是胍丁胺激活I1R抑制吗啡慢性处理时cAMP通路和Ca2+信号通路代偿性适应而抑制吗啡依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新型阿片功能调节剂胍丁胺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胍丁胺 (agmatine)是左旋精氨酸在左旋精氨酸脱羧酶 (L ADC)催化下脱羧基的产物 ,能被胍丁胺酶和二胺氧化酶分解代谢 ,现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递质和 /或神经调质[1] 。 1996年Kolesnikov等[2 ] 首次报道胍丁胺能增强阿片镇痛、对抗阿片耐受。在此基础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 ,我们实验室对胍丁胺调节阿片功能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率先报道了胍丁胺具有弱镇痛作用、对阿片耐受具有治疗作用 ,预防和治疗阿片躯体依赖 ,其作用机制与影响阿片受体功能无关 ,与减少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 ,抑制长期阿片处理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我们和国外实验室先后研究发现胍丁胺对阿片依赖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可能与I1咪唑啉受体(I1-imidazoline receptor,I1R)有关。但由于没有特异性咪唑啉受体拮抗剂且胍丁胺的作用靶点较多,到目前为止,I1R是否为胍丁胺抗阿片依赖的主要作用靶点尚不能完全确定。因此,本文旨在利用RNA干扰技术确定I1R是否介导胍丁按对阿片依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细胞内源性I1R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胍丁胺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胍丁胺作为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能调节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有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如降糖、利尿、对抗阿片类药物所致耐受和依赖、抗炎等,因此胍丁胺很可能是又一个新的神经递质或调质。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表明某些药物尽管不能与阿片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但能对阿片药理作用产生重要的调节.特别是有些药物能对阿片功能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即增强阿片镇痛,对抗阿片耐受和躯体依赖.我们将这些不与阿片受体发生作用,但具有双向调节阿片功能的药物称之为双向阿片功能调节剂(biphasic opioid function modulator,BOFM).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认定胍丁胺就是一个典型的双向阿片功能调节剂.胍丁胺本身有弱的镇痛作用,它能增强吗啡镇痛,对抗吗啡耐受和依赖:胍丁胺产生上述作用的主要机制与抑制阿片长期作用下在阿片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的代偿性适应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胍丁胺通过激活I1咪唑啉受体(I1R)对阿片预处理引起的μ阿片受体(MOR)下调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基础。方法:以CHO-μ和CHO-μ/IRAS(imidazoline receptor antisera-selected protein)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3H]diprenorphine结合实验方法,确定胍丁胺-I1R作用系统对MOR下调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分子基础。结果:在正常CHO-μ和CHO-μ/IRAS细胞中,DAMGO([D-Ala2,N-Me-Phe4,Gly5-ol]-enkephalin,1μmol·L-1)处理两细胞12h后均可出现MOR的下调,胍丁胺(1-100n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HO-μ/IRAS细胞中MOR的下调,而相同浓度胍丁胺在CHO-μ细胞中无此作用。胍丁胺这一作用能被I1R阻断剂依法克生(efaroxan,Efa)所阻断。DAMGO(1μmol·L-1)预处理两细胞30min后,MOR均发生内吞。胍丁胺(1nmol.L-1-1μmol·L-1)和DAMGO共同预处理两细胞30min,胍丁胺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由DAMGO预处理引起的CHO-μ/IRAS细胞中MOR的内吞,而相同浓度胍丁胺对CHO-μ细胞中由DAMGO预处理引起的MOR的内吞无显著影响,且这一作用同样能被依法克生所阻断,提示胍丁胺通过激活I1R对DAMGO预处理引起的MOR内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胍丁胺-I1R作用系统抑制MOR下调的分子基础。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I1R抑制阿片激动剂诱导的MOR的内吞,进而进一步抑制MOR下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胍丁胺镇痛和对吗啡镇痛的作用.方法:在小鼠热辐射甩尾,醋酸扭体,大鼠4%盐水实验中观察胍丁胺的镇痛作用;在小鼠和大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中观察其对吗啡和可乐定镇痛的作用.结果:胍丁胺不延长小鼠甩尾潜伏期,使小鼠醋酸扭体次数减少,完全抑制大鼠盐水扭体.在小鼠甩尾实验中,胍丁胺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和可乐定的镇痛,使吗啡和可乐定的镇痛ED50减小了75%.胍丁胺的上述作用可被咪唑克生所对抗.结论:胍丁胺通过激动咪唑啉受体而具有较弱镇痛和加强吗啡及可乐定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阿片类所致脱敏和物质依赖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放免法测定γ-[~(35)S]-三磷鸟苷([~(35)S]GTTP)结合量和环腺苷一磷酸(cAMP)浓度。结果:在经阿片类药物预处理的NG108-15细胞实验中,胍丁胺使阿片类药物刺激[~(35)S]GTTP结合作用增强35%;使阿片类药物对cAMP抑制作用增强114.3%;使纳洛酮引起的吗啡物质依赖细胞cAMP超射幅度和对照组相比减小214.9%。胍丁胺的上述作用均可被咪唑克生浓度依赖性阻断。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咪唑啉受体阻止cAMP信号转导通路代偿适应过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阐明胍丁胺对阿片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辐射甩尾法、小鼠热板法评价了精氨酸及精氨酸脱羧酶抗体对痛阈、吗啡镇痛及其耐受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中,脑室注射精氨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扭体次数,最大抑制率达84 %。在小鼠热辐射甩尾模型中,精氨酸不影响小鼠的甩尾时间,但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使吗啡2 .5 mg·kg-1的最大可能镇痛百分率从23 %增加到71 %。此外,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中,精氨酸能抑制吗啡100 mg·kg-1所诱导的急性耐受。精氨酸上述作用可被咪唑啉受体拮抗剂咪唑克生(3mg·kg-1,ip)所抑制。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和小鼠55℃热板实验中,精氨酸脱羧酶抗体能抑制吗啡镇痛,并能加重吗啡所致的耐受。结论上述结果提示,精氨酸及精氨酸脱羧酶在痛阈、吗啡镇痛及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咪唑啉受体(Imidazoline Receptor,IR)是一种新型受体,I1R亚型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血压调节,胰岛素分泌等,其内源性配体胍丁胺在阿片依赖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Piletz通过两种IR蛋白抗血清从人脑海马cDNA库中克隆了5131bp的新基因(GenBank:AF082516),将其命名为眯唑啉受体候选蛋白(IRAS)。HumanIRAS与I1R具有相同的选择性配体IRAS mRNA组织分布及蛋白分布与I1R一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RAS就是I1R。针对human IRAS的N端制备了小鼠单克隆抗体。通过对多种不同来源细胞系进行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发现在PCI2细胞上,IRAS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50—60KD大小蛋白,随后钓取并克隆了该基因Ratiso—Iras,编码472个氨基酸。Ratiso—Iras的克隆提示可能在人也存在相同的IRAS的剪接体。通过对Ratiso—Iras的研究,分析Rat iso—Iras与human IRAS在分布与功能的方面的差异,可以更好的阐明human IRAS的特点。目前研究已从大鼠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组织均检测到Ratiso—Iras的表达,细胞定位研究表明Ratiso—Iras主要弥散分布于胞浆,human IRAS分布于胞浆并呈点簇状分布,提示两可能存在亚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功能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吗啡长期处理引起的NMDA受体蛋白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递增给药制备大鼠慢性依赖模型,并观察依赖状态下大鼠海马和伏隔核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及胍丁胺对吗啡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慢性处理大鼠在纳洛酮催促下能出现典型的戒断综合征,提示依赖模型建立成功。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技术发现,海马部位的NR2B亚基明显下调,而NR1亚基未见显著性变化;吗啡慢性处理不引起伏隔核NR2B亚基的明显变化,但NR1亚基却显著上调。胍丁胺与吗啡伴随给药能逆转吗啡对两脑区NMDA受体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胍丁胺调节阿片依赖可能与其逆转吗啡对NMDA受体亚基数量和构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阿片成瘾,又称为阿片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阿片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阐明,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医学干预手段。研究阿片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的防复吸药物已成为阿片依赖研究领域的热点。胍丁胺是一种新发现的候选神经递质或调质,被认为是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本文主要以我们的研究工作为基础,对外源性胍丁胺的抗阿片依赖作用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阿片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临床症状包括躯体依赖、稽延症状、精神依赖和复吸, 治疗的关键是防复吸。防复吸药物的研究包括以阿片受体和非阿片受体为靶标的药物。代表性药物分别为阿片受体激动剂美沙酮和受体阻断剂纳屈酮,新型阿片受体配体噻吩诺啡能够完全阻断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躯体和精神依赖,防止阿片复吸。研究表明,参与调节阿片精神依赖和复吸的非阿片受体作用系统包括多巴胺受体、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乙酰胆碱受体、5-HT受体、CB1受体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等。多巴胺D3受体阻断剂Y-QA14自身无致成瘾性,同时具有抗可卡因和海洛因成瘾及防复吸的作用。咪唑啉Ⅰ型受体激动剂胍丁胺具有抗阿片躯体和精神依赖、缓解稽延症状和防复吸的作用,机制与激活咪唑啉Ⅰ型受体后减轻阿片受体、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的代偿性适应用关。本文将就阿片、阿片成瘾生物学基础、防阿片复吸药物研发展、作用机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胍丁胺抑制纳洛酮引起小鼠吗啡戒断跳跃与其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用测定[~3H]胍氨酸浓度的方法确定NOS活性,结果:在体外胍丁胺底物竞争性抑制正常和吗啡依赖小鼠小脑、端脑和丘脑NOS活性,纳洛酮引起吗啡依赖小鼠戒断跳跃和小脑、端脑、丘脑NOS活性升高,用吗啡和胍丁胺共同处理小鼠显著抑制纳洛酮促使小鼠戒断跳跃和NOS活性升高的作用,咪唑克生抑制胍丁胺的此作用,结论:胍丁胺对纳洛酮引起戒断跳跃的抑制作用与其通过激活咪唑啉受体和底物竞争性抑制NOS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吗啡所致耐受和依赖的作用.方法:分别在小鼠耐受和跳跃实验中观察胍丁胺抑制吗啡所致耐受和物质依赖的作用.结果:胍丁胺0125-25mg·kg-1剂量依赖性地阻止小鼠对吗啡耐受.用吗啡预处理小鼠使吗啡镇痛ED50(201,144-280mg·kg-1)与盐水组相比(63,51-78mg·kg-1)增加3倍以上.用胍丁胺和吗啡共同预处理小鼠则使吗啡丧失引起耐受的能力.胍丁胺(25-10mg·kg-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纳洛酮引起的吗啡依赖小鼠之戒断跳跃和体重减轻.用胍丁胺和吗啡共同处理小鼠使引起小鼠之戒断跳跃所需纳洛酮ED50(214,184-24mg·kg-1)较吗啡处理组(25,21-28mg·kg-1)增大8倍.胍丁胺的上述作用均被咪唑克生所阻断.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咪唑啉受体而阻止小鼠对吗啡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20.
阿片依赖是慢性复发性脑病,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胍丁胺增强吗啡镇痛、对抗吗啡耐受及躯体依赖,本研究进一步分别采用反映精神依赖不同侧面的多种动物模型评价了胍丁胺抗吗啡精神依赖及防复吸作用,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行为敏化、辨别给药(DD)、自身给药(SA)模型上,从药物的奖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