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进行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CD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改善脑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电刺激小脑 30例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以观察临床疗效 ,观察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并与 30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不接受该治疗的患者 (对照组 )作对照 ,于治疗 1 0天后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 (t=1 .62 2 ,P >0 .0 5) ,二组治疗后评分减少值比较则有显著差异 (t=2 .2 0 1 ,P <0 .0 5) ,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分类达 6分以上的比例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X2 =9.98,P <0 .0 1 ) ,脑循环动力学参数 (CVA)有明显好转。结论 电刺激小脑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改善脑梗死病灶区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协作医院清流县医院2016年2月—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神经内科一般药物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10 d、3个月后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治疗仪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护理影响。方法 应用CVFT - 0 10M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 ,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脑循环动力学 (CVA)参数变化。结果 在 14 0例脑梗死患者在护理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 (t =6 .14 ,P <0 .0 1)。治疗前后测定CVA示患侧脑血管阻力降低 ,脑血流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用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护理治疗有效 ,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血管状态的TCD判定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水平  张茁 《北京医学》2006,28(5):269-272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功能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对106例首次发病72h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颅内血管狭窄组、颅外血管狭窄组、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等四组.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NIHSS评分,比较分析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最少,第1日和第21日NIHSS评分分别为4.15和3.28分,预后较好;其次为颅内动脉狭窄组、颅外动脉狭窄组(7.03和6.55分);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9.8和9.9分),预后最差.伴有颅内颅外血管狭窄的脑梗死者更易发生进展性卒中.结论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给予TCD检查,可以对颅内颅外血管的功能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患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生理治疗仪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康复理疗治疗,观察组使用脑生理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按摩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评定,并比较2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康复功能评定均比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理生活能力(NIHSS,ADL)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生理治疗仪配合常规治疗能恢复脑血流循环,救治缺血半暗带,减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按摩治疗配合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功能康复治疗仪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35例接受脑功能康复仪治疗(治疗组),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功能康复治疗仪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选用于不同病情程度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其认知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2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9)和对照组(H=109),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g,每日两次,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磷酸肌酸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