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培育与自然感染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对小鼠感染性的差异。方法将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将人工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用常规法逸蚴,每只小鼠感染40条尾蚴,以平均虫荷、成虫发育率、每克肝脏虫卵数(肝卵EPG)和每克粪便虫卵数(粪卵EPG)为指标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然感染性钉螺感染小鼠的平均虫荷、成虫发育率、肝卵EPG及粪卵EPG分别为27.43±3.78、68.53±9.44、19 800.97±6 752.59、196.37±11.56,均明显高于人工组的23.93±4.93、59.83±12.32、5 803.69±1 560.49、107.73±10.32(P均<0.05);相同数量的尾蚴感染后,雄性组小鼠的虫荷、发育率、肝卵EPG均高于雌性组(P均<0.05)。结论自然感染性钉螺对小鼠的感染性明显高于人工感染性钉螺,且雄性小鼠比雌性小鼠更易感染血吸虫尾蚴。  相似文献   

2.
室内实验条件下培养的感染性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主要来源。为了获取更多的尾蚴,许正元等报道了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的逸蚴数量,同时也报道过雌、雄钉螺逸蚴高峰与逸蚴量。但不同地区钉螺个体大小感染后获得的阳性钉螺逸蚴高峰与逸蚴数量的关系报道比较少,为此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3.
贵池日本血吸虫对江苏沿海地区钉螺感染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异地血吸虫品系对江苏省沿海残存钉螺的感染性。方法 用安徽省贵池现场感染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家兔所取得的毛蚴 ,以毛蚴与钉螺 2 0∶ 1感染现场采集的钉螺 ,比较钉螺感染率和尾蚴逸出前期。结果 贵池血吸虫对如东、东台和贵池 3地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4 .35 %、16 .0 0 %和 4 0 .5 8% ,尾蚴平均逸出前期分别为 (72 .6 9± 8.73) d、(6 8.35± 5 .78) d和 (71.5 0± 9.0 7)d,贵池血吸虫对当地钉螺感染率显著高于对江苏沿海钉螺的感染率 (x1 2 =2 4 .5 8,x2 2 =14 .35 ,P <0 .0 1) ,尾蚴逸出前期差异无显著性 (t1 =0 .0 2 35 ,t2 =0 .1732 ,P>0 .1)。结论 江苏沿海地区钉螺在室内能被贵池血吸虫实验感染 ,长江流域血吸虫的输入 ,有可能导致血吸虫病的再流行  相似文献   

4.
氯硝柳胺缓释剂杀灭血吸虫尾蚴与钉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缓释技术是一门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 ,它不仅用于农业、林业、航空等领域 ,近年来医疗药品工业也广泛应用。随着药物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 ,已将一些稳定性较差 ,副作用大、有效期短的药物制成缓释剂 ,起到了缓慢释放 ,降低毒性 ,增强药效 ,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减轻污染的良好效果。在血吸虫病防治中 ,缓释杀螺剂的研究 ,最近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缓释技术和不同类型氯硝柳胺缓释剂杀灭血吸虫尾蚴与钉螺的效果综述如下。1 缓释剂的制备原理缓释剂是根据药物控制释放理论 (膜控释和孔道性骨架控释 ) ,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把药物贮存于缓释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贵池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区近3年有螺环境调查数据,绘制感染性钉螺分布电子地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贵池区现有钉螺面积2934.88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0.76hm2.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89.52%,呈片带状分布,感染性钉螺面积占99.92%,钉螺孳生和感染严重,其中以湖滩分布为主;内陆环境点多、散,且环境复杂.钉螺分布以三类流行村为主,主要沿长江、秋浦河、升金湖和九华河流域分布,主要植被是杂草,与居民点距离大多较近,无新发现及复现钉螺.结论 贵池区感染性钉螺分布明显减少,钉螺分布呈徘徊态势,形势依然严峻.要提高查螺质量,加大螺情监测和血防执法工作,重点打击感染性螺点和易感环境,结合综合治理,压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湖区钉螺脱离孳生环境后的存活时间以了解其是否具备远距离被动扩散的时间条件。方法2008年3月26日在洞庭湖洲滩捕集钉螺,采用爬行法和压碎法鉴别钉螺的死活。随机将活钉螺以100只为1组(共20组)分装普通信封,置室温下每隔3d观察1组,计算钉螺的存活率。结果洞庭湖洲滩钉螺离开孳生环境后在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10d内仅有少数钉螺死亡,至第30d时的存活率为86.00%;第42d后其存活率快速下降,至51d存活率为21.00%;观察至60d时仍有少量钉螺存活。结论湖区钉螺离开孳生环境后的存活时间较长,能够以各种形式远距离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7.
从植物中,提取或分离天然杀螺成分,已受到重视[1,2]。而在植物药中有杀螺活性的多数是各种皂式引起的。我们从含有皂式的中草药中,分别提取其皂式,进行了杀灭钉螺、血吸虫毛锄与尾蚴试验。材料与方法1皂成的提取对麦冬、知母、王不留行、石韦、夏枯草、地骨皮、威灵他、远志、白头翁、酸枣仁、瓜萎、重楼、柴胡、龙葵、毛冬青、泽漆、鸟不宿等17种中草药,分别按提取皂式的方法提取[3]2钉螺从洲滩捡回的活钉螺,每个尼龙袋装入SO只,投入盛有IOO0ml皂贰液的烧杯中,每杯2袋,浸泡24h、48h,清水冲洗,晾干3d,以敲碎法测定钉螺的死活…  相似文献   

8.
云南钉螺星割裂状分布,以坝区为主.钉螺面积以田居多,其次是灌溉沟.坝区钉螺主要分布在小的灌溉沟和稻田埂,山区钉螺主要分布在梯田高埂壁.春季是钉螺交配高峰期,钉螺平均寿命为10.59月.钉螺孳生环境比较稳定,扩散不明显.感染性钉螺则散在性分布在各类环境中,坝区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沟道,山区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梯田高埂壁.全年均可查见感染性钉螺,但每年有1个高峰,阳性螺点的疫源性也相对稳定.云南感染性钉螺生存期平均逸蚴量为673条/只,阳性钉螺的寿命,从首次逸蚴算起,平均为171.6 d.感染性钉螺有转阴现象.根据云南钉螺生态学特征查灭螺工作可逐片、逐块推开,做到查1块、灭1块、巩固1块,且以春、秋2季各开展1次灭螺最好.云南钉螺孳生环境比较稳定,钉螺调查以历史有螺区为主,兼顾毗邻地带,不宜盲目扩大.阳性螺点灭螺应适当扩大范围,最好扩大到阳性螺点所在的整个自然片,阳性螺点实施灭螺后要经常开展监测或进行巩固性灭螺.  相似文献   

9.
山区感染性钉螺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江滩地区不同防治对策控制滩地感染性钉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江滩地区采用4种不同的防治策略均能不同程度的防治策略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滩地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但以“人畜化疗+灭螺”有“人畜化疗+健康教育+灭螺+个人防护”对策组效果最好。认为在江滩地区强调人畜同步化疗,坚持连续对耕牛普治是控制滩地感染性钉螺的关键。同时强调了在滩地进行药物灭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量人工感染钉螺的尾蚴收集及逸蚴得量。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日本血吸虫毛蚴人工感染钉螺,60d后把全部感染钉螺分7份,每天逸1份,每10天对各份钉螺进行1轮逸蚴,用低速离心方法收集尾蚴,以沉淀尾蚴的重量作为尾蚴得量。结果 1900g贵池江滩钉螺,感染后经120d常规实验室饲养,感染率为36.00%,存活率为51.58%,经6轮40个逸蚴日的逸蚴,共收集尾蚴10.5g,经推算逸蚴期每1000只阳性钉螺1次逸蚴可获得尾蚴0.2573g。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山区感染性钉螺季节消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大山区感染性钉螺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在云南省巍山县高原峡谷型流行区选择两片独立而相邻的自然环境为观察区,逐月调查土表、土层钉螺和感染性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大山区全年均可查见感染性钉螺,夏季钉螺感染率较低,秋季则明显升高,以后呈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翌年雨季仍有感染性钉螺存活。感染性螺以土表分布为主,土层内仅占少数。结论:5至6月田间放牧的牛粪污染是产生感染性钉螺的主要原因;提示在春耕栽插之前进行人畜同步化疗可减少感染性钉螺密度;如果改春季查螺为秋季查螺可减少感染性螺点的遗漏。  相似文献   

13.
南涧县乐秋地区是汉、彝、苗族聚居的一个乡村 ,距县城5 0 km,海拔 170 0 - 2 6 5 0 m,山脊分割形成南北两峡谷地带 ,其间从西至东有一条乐秋河 ,是南涧礼社河的主要发源地 ,经元江注入红河。年平均气温 16 .1℃ ,年平均降雨量10 0 0 mm左右 ,钉螺均分布于乐秋河两岸环境中 ,其环境山箐与小河形成小脊 ,山坡稍平地带有耕作梯田、地块 ,是全县血吸虫病流行程度最严重地区 ,目前未控制的尚有 1个行政村。现将本地区 1984 - 1999年的感染性钉螺的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984年建立螺情图帐 (有螺片图、螺情帐、卡 ) ,每年 4 -5月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南京市周家山1989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后,江滩钉螺的感染情况,提供采取防治措施的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法调查江滩钉螺分布,用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并现场调查野粪。结果 1990—2003年钉螺阳性率分别为0.76%、0.48%、0.28%、0.15%、0.05%、0.05%、0.17%、0.14%、0.14%、0.04%、0.16%、0.62%、0.38%和0.18%。2003年调查367框(0.1m^2),有螺框出现率88.8%,钉螺密度4.46只/0.1m^2。收集野鼠粪便27份,1份检出血吸虫卵。结论 江滩出现阳性钉螺与人群活动和野生动物,特别是野鼠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有7个县18个村系无病有螺区,其中山区占88.9%,坝区占11.1%.本文对永胜和丽江县无病有螺和有病有螺村的钉螺进行了血吸虫感染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均可感染血吸虫毛蚴.说明无病有螺区潜在血吸虫病流行可能,应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16.
华支睾吸虫尾蚴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支睾吸虫尾蚴体部呈圆筒形,口吸盘明显大于腹吸盘。体表布满小棘,口吸盘上有4行较大的棘,其中第1行的最大,其余3行的依次变小,其数目分别约为12、18、19和18个。尾部细长,表面有由皮层形成的横行褶襞,腹面尚有数条纵行褶襞。尾部有膜状的背鳍和腹鳍。感觉器有3型:具长纤毛或短纤毛的感觉乳突、感觉小窝和中心具结节的环形乳突。  相似文献   

17.
新联村感染性钉螺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调查方法按钉螺分布示意图 ,对该村钉螺孳生环境全面查螺 ,沟渠采用 5 m设 1框 (0 .1m2 )的系统抽样方法 ;田查四角及出入水口 ,查获的钉螺分装带回 ,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有螺面积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规定计算。2 结果2 .1 感染螺面积的分布 全村共查出钉螺面积 890 0 2m2 ,其中感染螺面积为 90 32 m2 ,占有螺面积的 10 .15 %。感染螺分布面积以灌溉沟最多 ,占 84 .89% ;其次为菜园沟 ,占15 .11% ;稻田和秧田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 .2 各种有螺环境中感染螺的分布 全村共解剖活螺4 370只 ,感染螺 4 5只 ,感染率为 1.0 3% …  相似文献   

18.
小罗湖沉螺池阻螺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在沟渠中建沉螺池对阻止钉螺随水流扩散的效果。方法 先在池底铺设捕螺网及沉螺池出水口设置拦螺网,再在沉螺池上游投放定量标记活螺,72h后分别取出捕螺网及拦螺网内钉螺进行计数,同时观察72h内漂浮物载螺情况,并与同期的自然沉螺情况对比。结果 沉螺池第1格池底沉螺较多,第2格池底只有少量钉螺,出水口拦网未发现钉螺,未发现漂浮物载螺。结论 在有螺沟渠中建沉螺池是阻止钉螺随渠水向下游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螺口交替情况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系统观察,认为云南省钉螺仍以壳长划分成、幼螺比较客观。夏季幼螺最多,交替指数0.4516,是云南钉螺螺口交替时期。秋季感染性钉螺最多,上年感染的螺已大部份消亡,当年感染的螺多处于尾蚴发育阶段,交替指数为3.6201,是感染螺主要交替时期。建议每年灭螺2次:5月消灭上年生钉螺和感染螺,防止人畜感染,阻碍其交替:10月消灭当年生钉螺和感染螺,减少下一年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兔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d7灌服(ig)1次蒿甲醚(Art)30mg·kg-1,并于感染后d14、d21、d35和d49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Art时,在兔肝的切片中仅查见死虫,未见有虫卵或和虫卵性肉芽肿形成。若于感染后d7、d21、d35和d49ig上述剂量的Art1次时,肝内偶而查见少量虫卵和虫卵性肉芽肿。若于感染后d21ig1次吡喹酮(Pra)40mg·kg-1,然后每wk(d28和d35)或每2wk(d35和d49)重复ig1次相同剂量的Pra时,前者肝切片查见的虫卵数和虫卵肉芽肿远较对照组的为少,但较后者为多,后者所查见的为陈旧性虫卵或虫卵性芽肿。结果表明兔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用Art或Pra早期治疗,因大部分或甚至全部♀虫被杀死,肝脏受虫卵损害轻微或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