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病理确诊的105例肝癌患者114个癌灶进行常规彩超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二维声像图的特点,造影后分析病灶和周围肝实质的增强方式及增强时相.结果 实时超声造影:在114灶中,105灶(92.1%)于动脉相快速均匀增强,100灶(87.7%)门脉相快速退出,5灶(4.4%)实质相退出;6灶(5.2%)于动脉相环状增强,门脉相退出明显早于周围肝实质;3灶(2.6%)为动脉相与肝实质同步非均匀增强或稍晚,门脉相退出早于周围肝实质;将造影时病灶动脉相快速增强早于肝实质和门脉相快速消退的表现作为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标准,则本组定性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92.9%(106/114).常规彩超诊断65灶(57.0%),超声造影对肝癌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彩超(χ2=36.998,P<0.05).结论 超声造影成像可以较清晰地动态显示肝癌各时相血流灌注全过程,具有安全、方便和确诊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原发性小肝癌超声造影后的组织血流特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强化特征的对比分析,评价超声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5例常规超声发现肝脏内局灶性病变并经穿刺和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小肝癌的患者,经肘静脉团注Sono Vue,采用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实时观察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增强特征,然后该组患者均行DSA肝动脉造影。结果对25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与DSA检查,其中20例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为快速增强,并在实质期快速消退,呈典型的“快进快出”的HCC增强模式与DSA肝动脉造影表现相同;其中1个病灶呈“快进慢出”模式,2个病灶呈“轻度慢进慢出”模式,与DSA肝动脉造影表现基本符合;有2例超声造影未检测出肿瘤样特征性图像改变,而经DSA肝动脉造影检测出并诊断为小肝癌。结论SonoVue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能动态显示病灶的增强特征,对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诊断HCC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58例HCC患者共72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造影剂选用SonoVue.结果 72个HCC病灶,病理证实其中63个为中低分化癌,9个为高分化癌.注射造影剂后全部病灶均在动脉期快速增强,中低分化癌表现为"快进快出",高分化癌表现为"快进慢出",中低分化癌与高分化癌开始减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5个病灶(62.5%)动脉期可显示肿瘤周边及内部滋养血管.33个边界不清的病灶中20个造影后较造影前增大3~8 mm,病理大体标本显示肿瘤无明显包膜.12例门静脉癌栓内动脉期可见细线样造影剂充填而与血栓鉴别.结论 低机械指数连续超声造影可实时显示HCC动态增强的全过程,揭示其血流动力学特征,定性诊断HCC,有助于拟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采用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成像技术时肝细胞性肝癌 (HCC)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方法  6 8例 HCC患者共 72个病灶接受了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对比脉冲序列 (CPS)成像技术 ,造影剂为 Sono Vue。结果 静脉注射 Sono Vue后 ,全部病灶均可见强化 ,绝大多数病灶 (70 /72 ,97.2 % )增强早于肝实质及门静脉 ;增强形态主要为均匀或不均匀增强 ;增强程度在动脉期高于肝实质 ,门静脉期和肝窦期则低于肝实质 ;动脉期 30 .6 % (2 2 /72 )的病灶可见包膜强化。结论  HCC在各时相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征性 ,采用 CPS技术及造影剂 Sono Vue能实时连续地描述 HCC的增强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在超声造影时的表现,探讨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及CnTI实时造影技术,对60例疑似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造影检查,总结其声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3例手术诊断为输卵管妊娠,8例临床诊断输卵管妊娠。病灶超声造影时可表现为Donut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附件区见长圆形薄壁状回声增强等3种。结论不同类型输卵管妊娠病灶在超声造影时表现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肾盂癌超声造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11例肾盂癌的超声造影灌注过程,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和声诺维造影剂SonoVue对11例肾盂癌患者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造影灌注过程。结果注射造影剂后11例肿块均可见强化,肿块开始显影时间为8~20S,显影增强达高峰时间为14~25s,增强开始减退时间为18~30S。肿块显影高峰强度:高于肾实质2例,等同于肾实质4例,稍低于肾实质5例。肿块的血流灌注方式:“快进慢退”2例,“同进慢退”5例,“慢进慢退”4例;7例为整体均~性增强和均一性减退,3例为向心性增强,1例为离心性减退。结论CPS技术结合造影剂SonoVue能描绘肾盂肿块的血流灌注情况,使肾盂肿块显示更清晰,有助于肾盂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冯爱琴 《全科护理》2015,(4):324-325
[目的]探讨声诺维超声造影在门诊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门诊病人应用声诺维进行肝脏、乳腺造影,显示灌注动态全过程,加强造影过程中的操作配合和护理。[结果]通过20例乳腺造影和3例肝脏造影,对肿块做出定性诊断,未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配合和护理能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超声造影在不典型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脂肪肝伴肝内异常回声者行二维超声、CDFI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增强CT检查结果对照,其中8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显示,8例低回声结节中1例为肝细胞肝癌(HCC),7例为相对正常的肝细胞,周围高回声区均为肝细胞脂肪变性:二维超声误诊2例HCC,2例小的肝囊肿和1例肝血管瘤;CDFI误诊2例HCC;增强cT漏诊1例9mm×9mmHCC;超声造影无漏诊、误诊。结论超声造影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可便捷诊断不典型脂肪肝残存的“肝岛”及其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动态三维超声造影(3D-CEUS)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的63例HCC患者共67个病灶的73次动态3D-CEUS资料。对动态3D-CEUS的成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病灶是否初发、位置、大小、深度、血供、患者动脉期呼吸配合情况及肝脏有否硬化对HCC动态3D-CEUS动脉期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73次HCC动态3D-CEUS动脉期成像质量评3分、2分、1分分别为51次(69.9%)、13次(17.8%)和9次(12.3%)。病灶是否初发、位置、大小、肝脏有否硬化对HCC动态3D-CEUS成像质量的影响不明显;病灶深度(P=0.028)、血供(P=0.000)和患者动脉期呼吸配合情况(P=0.000)明显影响HCC动态3D-CEUS的成像质量。结论:病灶深度8cm、乏血供和患者动脉期呼吸配合不佳可致HCC的动态3D-CEUS动脉期成像质量下降;病灶是否初发、位置、大小和肝脏是否硬化对HCC的动态3D-CEUS动脉期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诊断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在超声造影中的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43例(49个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的造影时相及回声改变。结果43例49个病灶在动脉期均整体增强,开始增强时间为(16.2±4.5)s,达峰时间为(21.8±5.3)s,出现低回声时间为(106.7±50.9)s。门脉期出现低回声灶31个,延迟期出现低回声灶46个,门脉期和延迟期始终呈等回声灶3个。如以动脉期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回声作为肝癌诊断指标,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可达93.9%(46/49);如以动脉期增强并结合以往肝癌病史作为肝癌复发的指标,则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准确性达100%(49/49)。结论超声造影对复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实时超声造影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超声造影(CEUS)时间窗及影响因素。 方法 经左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 2.4ml后,分别以肝动脉、门脉主干或二、三级分支显影作为动脉相(AP)、门脉相(PVP)的开始,肝实质回声增强达峰值视为实质相(PP)的开始,2min后为延迟相(DP)。 结果 肝癌CEUS各时相出现的早晚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与HCC血供性质有关,血管间短路亦有一定影响。HCC血供分2种形式,第一型最多见,呈动态变化过程。初期以门静脉供血为主,动脉呈低血供,而后二者均减少,随着瘤体的增大,动脉供血逐渐增加呈等血供,直至高血供。第二型则主要以门静脉供血为主。以动脉供血为主的HCC,AP快速强化,PVP消退,该表现见于大多数HCC。以门静脉供血为主者,AP、PVP均强化,至PP方消退,该现象见于小肝癌(sHCC)。动门瘘时可使AP缩短,PVP提前显影。 结论 以相关血管显影作为时相的起始及时段,能较全面反映肿瘤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主供血管的性质将影响时相的起始及长短。  相似文献   

12.
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肝癌血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癌血供情况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为SonoVue,经肘部静脉弹丸注射。结果:注射SonoVue后15个病灶均快速增强,增强达峰值时,有8个病灶内部出现大小不一或不规则形的造影剂非填充区(低回声),与病理对照显示该低回声区为肿瘤坏死区域,并且大小及位置与标本显示相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对判断肿瘤有无坏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与常规超声比较,探讨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4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假包膜内血管首先充盈,并分支进入瘤体内部,瘤体整体呈高增强,瘤体内部造影剂消退较包膜快,边界清晰;浆膜下及黏膜下肌瘤可显示其蒂部血流来源于子宫动脉。对于典型的子宫肌瘤,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接近;而对于不典型的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不典型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率,可为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观察48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肿块内造影剂灌注特点及增强程度,并用时间一强度分析软件(ACQ)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肿块80.65%(25,31)表现为轻中度增强,ACQ曲线转折处多较圆钝,呈单向;恶性肿块88.24%(15/17)呈明显增强,ACQ曲线转折处多较锐利,呈多相。良性肿块达峰强度、增强强度、斜率低于恶性组(t=5.89、5.50、6.15,P均〈0.05);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到达时间高于恶性组(t=-4.62、9.14、2.18,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超声造影各时相特点,探讨不同增强模式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32个HCC病灶的超声造影时相特征进行研究。对其中13例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病灶超声造影过程进行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将其增强模式、曲线各参数及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对照研究。结果 HCC超声造影动脉相均表现为快速增强(100%);门脉相及延迟相12例(37.5%)病灶表现为等或略低回声,为“快进慢出”型,23例(62.5%)病灶表现为低回声,为“快进快出”型。7例高分化HCC中5例(71.4%)表现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6例中低分化HCC中5例(83.3%)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增强模式;两组病灶时间-强度曲线在到达峰值时间、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三个参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超声造影动脉相多为快速弥漫增强,延迟相增强信号的廓清快慢则有不同,后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微小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高危微小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扫描和病理组织活检,比较灵敏度和特异度。观察肝内病灶在超声造影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结果 156例高危患者中微小肝癌87例,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16%和74.71%,均高于常规超声(48.28%和50.57%)和增强CT(65.52%和5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7例微小肝癌患者中,71例(81.61%)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即动脉相病灶高增强,门脉相或延迟相消退为低回声; 16例(18.39%)表现为"快进同出"型,其中直径1 cm者占68.75%(11/16)。结论超声造影对微小肝癌的诊断效能高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声诺维在乳腺肿块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声诺维(Sono Vue)对500例患者的609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超声造影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注射声诺维剂量分别为2.4L179个病灶、3.5mL 215个病灶、4.8mL 215个病灶,乳腺肿块微血管显影达到诊断要求;出现荨麻疹1例,头晕2例,胸闷不适1例,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灼热与疼痛5例,注射部位出现青肿2例。结论声诺维对乳腺超声造影相对安全,不良反应轻。但由于声诺维不同于其它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认真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医师成功完成造影检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门脉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快出"型; 将动脉期病灶内部开始增强、延迟期回声低于周边肝实质的增强模式定义为"快进慢出"型。根据病理结果将肝细胞肝癌分为高分化及中低分化两组。总结分析增强模式对于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结果  8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中, 高分化肝细胞肝癌38例, 中低分化者43例。17例(21.0%)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 21例(25.9%)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 43例(53.1%)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在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组较中低分化肝细胞肝癌组患者中更为常见(χ2=24.35, P < 0.01)。"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诊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44.7%, 特异性100%, 阳性预测值100%, 阴性预测值67.2%, 准确率74.1%。  结论  超声造影"快进慢出"模式对提示及诊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二乙基亚硝胺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30mg/kg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第14周开始每周轮流抽取5只大鼠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肝脏结节的大鼠,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检查后处死取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大鼠超声检查前死亡率45%(9/20),肝癌造模成功率80%(16/20)。肝细胞癌(HCC)病灶超声检出率72.5%(29/40)。55.2%(16/29)HCC病灶呈“高回声增强-无廓清”为主要CEUS增强模式。结论此动物肝癌模型成瘤率较高,CEUS可用于此模型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声诺维造影剂在乳腺超声造影中的应用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应用声诺维对298例乳腺患者进行行超声造影,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 298例患者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良性病变205例,恶性病变93例。超声造影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晕,2例患者出现静脉周围微红,1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结论应用声诺维造影剂行乳腺超声造影临床诊断率高,正确的注射方式、合适的注射剂量及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提高临床诊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