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敏  潘巧儿 《护理学报》2003,10(6):41-42
对94例(102髋)全髋置换术后患进行护理总结,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早期行下肢被动及主动的功能锻炼,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弹力袜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乔敏  成翠香 《现代护理》2004,10(4):386-386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 sis,DVT)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而由DVT血栓脱落后造成的肺动脉栓塞则是全髋置换术后的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此类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 0 0 2年2月,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我们对17例全髋置换患者(其中有3例为双侧手术)共2 0条患肢,术后应用弹力袜并合理进行护理操作,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17例患者均为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30~73岁,平均5 5 .5岁。3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共2 0条…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140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均应用感应性抗血栓泵(SCD)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0例,男91例,女49例,36~91岁,平均63岁。其中行髋关节置换90例,膝关节置换50例。伴高血压30例,冠心病27例,糖尿  相似文献   

4.
常继斌 《临床医学》2013,33(4):69-7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措施预防动力髋螺钉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终结果。方法术后采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并配合下肢功能锻炼、下肢气压泵等机械预防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发生率1.6%,无一例出现肺栓塞。结论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永志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466-146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并发症。若能早期预防、诊断,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减少肺栓塞及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病率,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其重要的意义。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41例,进行积极诊断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近年来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病变的首选方法,该手术逐渐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并发症日见突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术后较常发生的并发症,由之继发的肺栓塞(PE)更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完成了48例(52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姜梅珍 《全科护理》2012,10(36):3386-3387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112例全髋置换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其中60例使用了气压泵治疗仪治疗,52例未使用气压泵治疗仪治疗。[结果]使用气压泵的病人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未使用气压泵治疗的病人有2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术后早期被动活动,早期使用气压泵治疗仪治疗,及时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给予抗凝治疗,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保持静脉回流,可以有效地降低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一种公认的有效方法。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普遍应用,出现了一些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肺栓塞,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1]。有资料显示,国外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约为50-70%,PTE发生率高达3.4%,病死率约为0.10-0.38%。过去多数学者认为亚洲人DVT 发生率较低的观点近年也颇多争议。据报道,中国人THR 术后DVT发病率为40-60%;而2008年Byun等[2]报道韩国一组THR 患者术后DVT发病率为48%;结果均已和西方国家接近,分析原因可能与亚洲饮食西方化有关。因此,如何早期识别DVT高风险患者并进行有效预防干预和护理,降低其严重危害,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8-239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和分析相关因素。将患分为3组,选择髋臼底内下方泪点下缘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并统计了240例初次单侧全髋置换术,40例单侧翻修术以及69例双侧全髋置换术患术前和术后双髋正位X线片上肢体不等长的发生率和长度。初次单侧全髋置换术组中术前患肢短缩为185例,短缩率为77%,短缩超过15mm60例,占25%。手术后短缩率降至22%(54例),短缩超过15mm降至3%(7例);但是有25%患(61例)患肢出现延长,最长为20mm。在单侧翻修组40例患中,术前患侧短缩35例(87.5%),等长2例(5%),患侧处长3例(7.5%)。手术后共有12例(30%)双下肢等长,短缩降至17例(42.5%),而术后患肢增长增至11例(27.5%)。双侧初次置换组69例患中术前术后不等长无明显变化。全髋术后肢体不等长是相当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除患术前即存在严重不等长以外,术忽视术前设计和手术操作方法有误时引起术后肢体不等长是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的护理方法,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方法:总结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如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进行早期功能训练,采取预防性的技凝治疗,以促进静脉田流等,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肢体血液循环情况,一旦有DVT发生,及早治疗。结果:人工关节置换术96例中,仅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2%。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例骨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按摩治疗,观察组使用气压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下肢肿胀程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患肢肿胀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骨科病人术后应用气压治疗仪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肢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下肢DVT的护理经验,即术前进行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根据下肢DVT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结果:3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下肢DVT.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系统预防下肢DVT护理指引,包括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等,是预防下肢DVT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2007年5月,我们对58例中老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经积极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20例,女38例,50~83岁,平均63岁。其中股骨头无菌坏死15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患者于手术后10~15d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多发生于手术后或制动患者[1]。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压力泵治疗仪预防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2年 1月-2012年 6月我院骨科48例全髋置换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同期40例全髋置换术后使用压力泵治疗仪辅助治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 DVT形成情况及静脉栓子检出率、栓子直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10 d均没有发生 DVT,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且栓子以自行吸收栓子(直径0.1 cm~0.3cm)为主。结论 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使用压力泵治疗仪能有效降低静脉栓子形成的危险,预防 DVT的发生,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髋关节疾病与4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术,术前控制合并症并加强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可疑高凝状态患者,常规使用抗凝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防凝血及改善微循环状态.结果52例未发生DVT(96.3%),2例出现轻度DVT(3.7%).认为围术期积极预防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60)采用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n=6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当日开始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辅助治疗。2组患者在术后3d及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7%,试验组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1.93,P〈0.01)。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确有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贾瑛  李晓宁 《全科护理》2012,(31):2914-2915
总结50例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强调应做好术前评估、健康教育,加强术中护理以及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DVT的观察与护理、疼痛的护理、抗凝药物的应用与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已确诊为DVT的护理、出院指导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围术期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预防和护理,无一例发生下肢DVT,痊愈出院.认为积极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落实有利于降低下肢DVT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列军 《护理与康复》2005,4(6):450-45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它不仅影响患者手术后的顺利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本院施行TKA患者16例,针对DVT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