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雷公藤干预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雷公藤组分化学成分信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其化学成分预测的靶点分别通过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得,结肠癌的相关靶点收集源于GeneCards等数据库,应用Venny2.1取两者交集;将交集靶点基因上传至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把结果数据导入至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使用Cytoscape软件将相关网络关系可视化,成分与疾病共同靶点经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的构建与分析。进一步筛选重要化学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预测。采用PyMOL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雷公藤的有效化学成分能够达到50种左右,有546个靶点,将重复项和未检索到的靶点成分删除后,实现对290个靶点蛋白与15种活性成分关系信息的高效获取。结肠癌靶点共3229个,关联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雷公藤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雷公藤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胰腺癌的靶点基因,对两者取交集获取胰腺癌相关的雷公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应用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通过Cytoscape 3.8软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并筛选活性成分-靶点核心网络,使用Autodock Vina和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结果 雷公藤活性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114个。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雷公藤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核因子(NF)-κB、缺氧诱导因子(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7等有关。5个药物活性成分(雷酚新内酯、雷公藤宁B、雷酚内酯、雷酚萜醇、雷酚萜)和7个核心靶点(TOP2A、ADRB2、KCNH2、PGR、HSP90AA1、AKT1、TNF)构成核心网络,生存分析显示TOP2A、KCNH2、PGR、HSP90AA1、AKT1、TNF...  相似文献   

3.
摘 要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是其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并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间隙连接通道、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等在介导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也与其显著相关。此外,研究者们利用锰福地吡、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和黄芪根提取物等药物在防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中进行了探索,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该文就近年来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毒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Uniprot、STITCH等数据库查询雷公藤的化合物分子及其主要靶点,并与狼疮性肾炎相关基因做对比,获得药物靶点与疾病相关的共有基因,构建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网络关系.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潜在作用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是一种新的铂类抗癌药,具有广谱的体外细胞毒性及体内抗肿瘤活性作用,对顺铂耐药的肿瘤模型仍然有效,常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或辅助治疗原发性肿瘤完全切除后三期结肠癌,也适用于经5-氟尿嘧啶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但其突出的不良反应是外周感觉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和(或)感觉异常,遇冷加重,这种毒性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可表现为急性神经毒性和迟发型感觉神经障碍,影响其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治疗前后给予肿瘤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化疗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对健康指导、预防、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四个方面的护理体会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奥沙利铂毒副反应的有效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改良艾灸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后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艾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改良艾灸组给予艾灸盒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结果 改良艾灸在治疗化疗后神经毒性分级、生活质量方面与传统药物弥可保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 应用改良艾灸治疗由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式探究金莲花抗流感病毒的关键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和文献中检索主要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靶点;以Influenza为关键词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0获取交集靶点,并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此外利用String平台进行PPI分析,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利用Sybyl-X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一共筛选了18个活性成分其中β-谷甾醇、柳穿鱼黄素、原金莲酸、槲皮素、芹菜素为关键成分,筛选得到10个关键靶点;GO分析结果主要与炎症反应生物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样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金莲花治疗流感具“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节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金莲花抗击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也为后续研究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与动物实验验证相整合的研究策略,探讨川芎清脑颗粒(Chuanxiong Qingnao Granules, CXQN)改善偏头痛(migraine headache, MH)的分子作用机制。动物实验过程均遵循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基于网络药理学,获取27个CXQN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940个作用靶点,交集得到99个CXQN治疗MH的共同靶点,并筛选出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IL-1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等关键靶点,富集分析表明CXQN治疗MH的靶点主要参与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方法探讨雷公藤治疗黑色素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分析雷公藤对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进行拓扑分析,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条形图,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靶点基因富集分析,完成核心靶标与成分的分子对接。利用CCK-8及qPCR方法验证核心单体成分对黑色素瘤及治疗靶点的作用。结果 雷公藤有效成分51个,其中最优成分是雷公藤甲素、山柰酚。雷公藤甲素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显著降低核心治疗靶点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mRNA表达(P<0.01、0.001)。结论 雷公藤治疗黑色素瘤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中雷公藤甲素是其核心药用成分,该研究为雷公藤抗黑色素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葛花治疗心肌缺血(MI)的潜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检索葛花的活性成分和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葛花-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DisGeNET、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MI的靶点。通过制作葛花靶点和MI靶点的韦恩图得到共同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对其进行网络构建,然后将其可视化。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将其可视化取KEGG富集分析的前20条信号通路,构建信号通路与靶点之间的网络图。选择前5个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前10个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葛花的活性成分16个,成分靶点142个,MI的靶点2327个,取交集后共得到葛花治疗MI的靶点51个,其中核心靶点是INS、EDN1和IL10等,GO富集分析确定了171个与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确定了38条信号通路,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葛花主要通过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途径、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表明葛花的活性成分与其相应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葛花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M...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鼻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Pharm Mapper数据库挖掘黄芪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鼻炎相关靶点,将两者靶点取交集,得到黄芪治疗鼻炎的预测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使用R软件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通路-靶点”网络;通过vina软件将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得到黄芪相关活性成分16个,涉及靶点147个,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等,关键靶点包括TP53、AKT1、TNF、IL-6、VEGFA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2385条生物过程(BP),75条细胞组分(CC),140条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66条信号通路,涉及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14.
神经病变是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其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临床上,化疗诱导的外周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的缺陷,常发生在长轴突,如手套和袜子覆盖的部位最明显。这种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氧化应激和凋亡、轴突变性、神经兴奋性增加和免疫激活与炎症反应。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化疗药物如铂类、紫衫类和长春碱等,干扰细胞周期导致细胞死亡和肿瘤蜕化,同时也导致严重的急性和慢性的外周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31-35
奥沙利铂是治疗大肠癌的基石药物,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治疗,也可用于胃癌、卵巢癌的治疗。神经毒性是奥沙利铂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均可受损。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于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尚在探索中。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乙酰胆碱通道,钠离子通道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中具有重要介导作用,基因多样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在探索奥沙利铂神经毒性防治药物时也开始应用黄芪根提取物,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以上药物在神经毒性防治当中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枣仁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挖掘枣仁安神颗粒的入血成分,并采用反向分子对接,预测入血成分的相关靶点,与失眠靶点进行交集映射,获得其治疗失眠的作用靶点。利用蛋白互作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基于共有靶点,采用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芯片进行分析,得到枣仁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的关键通路。结果 方中3味中药酸枣仁、丹参、北五味子共得到29个入血成分和184个潜在靶点,其中19个成分、60个靶点和36条通路与失眠极为密切,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色氨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GABA能突触等相关分子环节。结论 方中3味中药以作用靶点为媒介,连接入血成分及相关通路,从而发挥抗失眠的生物学效应,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起效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初步揭示生地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检索构建生地黄化学成分数据库,采用PharmMapper预测可能的作用靶标;从MeSH、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血栓靶标,采用Cytoscape构建生地黄活血化瘀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Network Analyzer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生地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标;采用DAVID数据库对生地黄活血化瘀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索生地黄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活性化合物与关键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共收集生地黄化学成分136个,网络筛选出活性成分11个,其中9个为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生地黄靶点共184个,筛选出活血化瘀关键靶点28个。生地黄发挥活血化瘀功效主要涉及信号转导、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梓醇可能通过PI3K及Akt活性下调实现活血化瘀作用。结论:生地黄发挥活血化瘀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牵牛子抗肿瘤作用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平台获得牵牛子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整合与肿瘤相关的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获得药物作用于肿瘤的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得到PPI网络图;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以及KEGG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牵牛子活性成分-肿瘤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应用AutoDock vina 1.1.2脚本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接验证。结果 脱水淫羊藿素、β-谷甾醇、8-异戊烯基山柰酚等可能为牵牛子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核心药效成分;PPI网络显示CASP3、JUN、ESR1等为关键作用靶点;通路分析显示肿瘤靶点主要富集于雌激素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牵牛子的核心药效成分与关键肿瘤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初步探究了牵牛子抗肿瘤作用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牵牛子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以及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淫羊藿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淫羊藿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绘制药物-疾病韦恩图,获得其共同靶点;利用 Cytoscape 3.8.2 软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可视化关系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 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利用R x64 4.0.5软件,对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了解淫羊藿抗肿瘤可能的生物过程及其通路;最后利用SYBYL 2.0软件分子对接进行半柔性对接反向验证。结果 筛选出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靶点193个;疾病相关靶点8 169个,活性成分与疾病两者共同靶点173个;蛋白互作网络显示TP53、AKT1、JUN、CASP3等靶点基因在淫羊藿抗肿瘤的生物网络中起重要作用;潜在作用靶点涉及2 592条生物学功能、176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淫羊藿活性化合物与多个疾病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结合能力,对接评分较高的为淫羊藿苷与CASP3靶点蛋白。结论 淫羊藿抗肿瘤具有多靶点和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