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prematrue infant oral motor intervention,PIOMI)用于存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存在经口喂养困难入住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应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对早产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胎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喂养失调型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障碍型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缩短喂养进,改善喂养表现。  相似文献   

2.
王慧慧  胡青霞 《全科护理》2021,19(16):2249-2253
目的:研究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对经口喂养有难度早产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下开展口腔活动护理,通过新生儿口腔活动测评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早产儿在利用经口喂养时体重、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实现全部经口喂养的胎龄明显比观察组患儿高(P<0.01);而观察组患儿从开展经口喂养到全部经口喂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但观察组患儿全部经口喂养时的效率比对照组低(P<0.05).实现全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早产儿喂养失调型态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障碍型态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可成功提高早产儿口腔活动功能,减少喂养时间,提升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入住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的6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治疗和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及运动等干预措施,同时按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实施经口喂养;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干预,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患儿经口喂养能力进行评估后经口喂养。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奶量不增或减少、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可以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评估并帮助早产儿尽早安全的经口喂养,降低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胎龄29-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给予管饲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观察二组早产儿从管饲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日均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 ⑴干预组从管喂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干预组口腔感染发生率6.45%,对照组发生率6.06%,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早产儿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兰雅平  陈喻萍  彭映华  何敏 《护理研究》2014,(10):66-67,1214
[目的]分析口腔按摩在早产儿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起的作用,探讨住院早产儿营养管理策略的新型干预措施。[方法]将49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并行口腔按摩,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每日摄入奶量比、过渡时间(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及日均体重增长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入奶量比为(86.81±4.17)%,对照组为(79.16±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5,P0.001)。观察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为16.64d±2.03d,对照组为19.63d±2.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P0.001);观察组日均体重增长34.25g±3.82g,对照组30.73g±3.23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5,P0.001)。[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过渡期采取口腔按摩措施能使其日均摄入奶量比增加,过渡时间缩短,更早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并能促进体重增长,对早产儿喂养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腔按摩联合三阶梯俯卧位护理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在本院新生儿科出生的早产儿 5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三阶梯俯卧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口腔按摩联合三阶梯俯卧位护理。对比两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经口喂 养效果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观察组经口喂养起始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喂养效率、 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重、头围、身长增长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口腔按摩联合三阶梯俯卧位护理能够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喂养困难状况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喂养困难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干预后喂养困难状况、行为神经发育及生长发育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为(9.03±1.15) d,短于对照组[(11.25±1.29) d],体重增长速度为(20.20±0.08) g/d,高于对照组[(12.12±0.07) g/d],出院时纠正胎龄为(36.02±0.71)周,低于对照组[(36.36±0.0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BNA量表中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评分分别为(9.21±0.78)、(6.85±0.47)、(6.87±0.46)、(4.85±0.34)、(4.81±0.27)分,均高于对照组[(8.50±0.70)、(5.68±0.45)、(5.70...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775-1776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刺激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出生的66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抗感染、鼻饲等支持治疗,试验组加以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刺激。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结局(经口喂养起始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腹胀消失时间、3个月后体质量),以及3周内早产儿口腔感染及喂养不耐受(呕吐、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儿3周内呕吐、腹泻、口腔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刺激为早产儿的有效辅助喂养方式,可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吸吮功能,缩短鼻饲至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预防感染、肠外营养、小剂量金双歧、鼻饲等基础支持治疗,试验组外加口腔按摩及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早产儿在喂养不耐受、平均留置胃管时间、经口喂养起始时间、3周后体重情况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支持治疗上,对早产儿及时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等辅助方法,在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吸吮能力中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加快其口腔功能发育的成熟,使其早期建立正常的吸吮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8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早产儿均按医嘱根据胎儿成熟度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再给予口腔运动干预。每天固定3个时间点通过直接和录像观察喂养表现。结果早产儿禁食天数、鼻饲营养天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在初始吸吮时的节律和强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早产儿嘴唇、舌头、下颚的协调性及吸吮时其口唇密闭性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吸吮-吞咽-呼吸节律性和协调性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口腔运动评估量表测评正常型态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每日摄奶量、每日体重增长及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道发育及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给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微量泵泵奶,能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的建立、胃肠道功能的成熟和营养吸收,缩短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口腔运动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新生儿科的6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采用包括口周、口腔及非营养性吸吮等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经口喂养效率及体质量增长等方面。结果干预组在开始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喂养不良事件(P=0.01)等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口腔运动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反射的建立,提高协调性,改善喂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32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的经口喂养护理措施。在经口奶瓶喂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喂养方案,每次喂奶前都要进行评估,按要求检查胃潴留、腹胀等情况,喂奶时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给予抚触按摩等干预措施,帮助患儿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32例早产儿经过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给予实施护理干预:根据胃内残留奶量,调整喂养方案;调整喂奶时间、奶汁浓度;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增加较快,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能克服间断喂养引起的胃过度扩张这一缺点;诱发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消化道动力,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干预运动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入住我院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一组43例、观察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一组采用15 min Fucile法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方法;观察二组采用5 min Lessen法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观察比较三组患儿的喂养表现(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喂养进程(开始喂养时胎龄、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从干预到全经口喂养所需的时间)及体重增长情况(开始干预时体质量、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出院时体质量)等。结果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喂养成效、摄入奶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及从干预到全经口喂养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在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呕吐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血氧饱和度<8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cile法及Lessen法两种口腔干预方法均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吸吮技能,临床效果相当,但Lessen法操作简单,耗时少,更适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抚触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抚触组实施抚触干预,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抚触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抚触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保证早产儿摄入足够的营养,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温箱遮光造成黑暗环境;鸟巢围拢患儿安置合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生后5d内注射泵微量喂养,5~7d后重力鼻饲胃管喂养,适量加奶,逐渐过渡到常规经口喂养的方法。结果干预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腹胀消失时问短,胃内储留量少,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明显,达到全胃肠内营养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箱遮光、合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逐渐过渡到常规经口喂养的方法,会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对晚期早产儿实施喂养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晚期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喂养基础上实施喂养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对晚期早产儿进行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和喂养准备度的准确评估.首次喂养后,每日抚触两次.结果 实验组的腹胀消失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和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早产儿实施喂养管理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采取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住院时间、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完全喂养矫正时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矫正时胎龄、进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时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体质量快速增长.增强喂养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