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Roy适应模式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护理可减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斯金纳"式健康教育改善天疱疮患者社交回避、复发恐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天疱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均分为观察组("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及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各38例。比较两组干预4 w后疾病认知程度,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 w后复发恐惧程度、社交回避〔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结果干预4 w后, 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 w后, 观察组复发恐惧、SADS、DLQI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 ESCA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斯金纳"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天疱疮患者社交回避情况, 降低对疾病复发的恐惧, 提高自护能力及疾病认知程度,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模式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予以同伴教育,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干预后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与医护人员交流、认知性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每周锻炼时间(min)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性提高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牙颌面畸形矫正手术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56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满意度、口腔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以及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功能满意度和美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各项评分和正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OQLQ)各项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行牙颌面畸形矫正手术患者的手术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口腔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家属参与健康促进教育模式对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9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分别给予家属参与健康促进教育干预及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得分、不良生活方式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指标的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生活方式均有所减少,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熬夜、运动少、饮食不规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酗酒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健康促进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医护查房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40例妇科肿瘤行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结合医护查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腰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II(HPLP I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医护查房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可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14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疾病认知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评分(SSA)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健康教育可改善鼻咽癌放疗病人吞咽功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盆腔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0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心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膀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在功能量表、情感认知功能、症状量表、疼痛、总健康状况方面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心理干预应用于膀胱肿瘤术后患者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发生,改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基础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生活质量、疼痛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3例择期行心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焦虑情绪、疼痛及外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外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减轻心胸外科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外科相关知识了解,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互联网+个性化健康管理联合知识教育讲座对参与体检的慢性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行体检后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回访管理,观察组给予互联网+个性化健康管理联合知识教育讲座。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慢性疾病知识认知评分、生理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慢性病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治疗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空腹血糖等生理指标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观念、自我效能、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和依从性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均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慢性病行为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参与体检的慢性病患者应用互联网+个性化健康管理联合知识教育讲座可以有效增强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的掌握,改善其生理指标以及慢性病行为,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疾病认知、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疾病认知情况、自我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D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S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水平,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护行为的养成,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整形门诊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2月我院美容医学部门诊行整形手术的1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照组应用术后传统健康宣教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患者整形知识认知水平评分、遵医嘱依从性评分、伤口恢复情况。结果 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观察组可以识别患者的健康状况,患者的认知水平、依从性、伤口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整形门诊术后患者的干预,促进护患沟通交流,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教育形式;观察组采用漫画式彩色宣教手册、视频短片、疼痛知识讲座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形式,从患者入院至出院进行系统化的疼痛教育。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知识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的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疼痛知识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2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接受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分值(NRS)评估法]、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心理状态[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观察组术后4、12、24、48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种植牙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种植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幸福感指数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A、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幸福感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量表(OHRQoL-UK)评分方面,干预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同期对比,观察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种植牙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幸福感水平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种植牙患者幸福感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义齿种植修复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6、12个月的幸福感指数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量表(OHRQoL-UK)评分.[结果]干预后6、12个月,观察组幸福感指数量表和OHRQoL-UK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通过改变种植牙患者的认知,显著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多模式健康教育在早期胃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RAS)干预中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身心健康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40,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常规健康教育联合ERAS干预)、观察组(n=40,2019年7月~2020年12月入院,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ERAS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身心健康、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肛门首次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出院30 d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两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早期胃癌ESD患者的ERAS效率,同时提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改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130-2131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术前宣教对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行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知信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知晓率,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疼痛知晓率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疼痛报告率及镇痛依从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术前宣教能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水平,有助于提高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手术效果,且可提高其对疼痛的认知水平,提高疼痛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