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情况,了解HIV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IV抗体筛查实验采用ELISA试验,HIV抗体筛查可疑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迹法确认.选择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1年2 054 978例无偿献血者中检出378例HIV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18.40/10万,2006年起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阳性例数男女比例为1.81:1,年龄在18~39岁占93.3%,18~29岁占60.3%,首次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为23.8/10万,献血次数超过3次者为13.4/10万,街头流动点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36.2/10万,单位组织献血者阳性率7.0/10万,不同献血次数和不同献血方式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现状,提示应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的原则,加大单位组织献血所占比重,加强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前招募和咨询工作,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2.
覃军 《广西医学》2010,32(11):1418-1419
目的了解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和HIV抗体检测,预防输血后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柳州市149521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反应351例,阳性率为0.23%;确证试验阳性107例,确证阳性率为30.48%。各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性病防治知识者,为艾滋病传播高危人群,但并未见有快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莞市无偿献血HIV感染流行趋势及人群特征,为安全输血和献血招募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2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121例HIV抗体阳性情况,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率分别为15/10万、21/10万、32/10万、45/10万和51/10万,平均感染率为34/10万,各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P0.05)。男性感染率为44/10万,女性感染率为9/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27.31,P0.05)。36~岁组感染率为49/10万,为各年龄组最高(χ2=12.94,P0.05)。初中以下学历感染率为43/10万,与高中/中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再次献血者感染率低于首次献血者(χ2=17.47,P0.05)。集体组织献血与个人献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P0.05)。结论东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采供血机构在严格进行抗-HIV筛查时,还应加强献血者特别是低学历青壮年男性的献血前健康征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NAT)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同时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进行检测;(2)采用血筛系统检测单人份 HBV DNA、HCV RNA、HIV RNA;(3)对 ELISA 检测阴性、NAT 检测阳性的标本定期进行追踪分析,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结果共筛查2011年3月-10月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14696例,其中 ELISA 检测阳性共152例(其中2份标本 HBsAg、抗-HCV 同时阳性):HBsAg 阳性率为0.52%(76/14696),抗-HCV 阳性率为0.37%(55/14696),抗-HIV 阳性率为0.16%(23/14696);NAT 检测阳性共71例:HBV DNA 阳性率为0.22%(32/14696),HCV RNA 阳性率为0.17%(25/14696),HIV RNA 阳性率为0.10%(14/14696);14544例 ELISA 阴性标本经 NAT 检测没有检出 HCV RNA、HIV RNA 阳性标本,检出2例 HBV DNA 阳性标本,经过追踪分析,第1例发生了血清学转换,为“窗口期”感染,第2例无血清学转换,但乙肝核心抗体持续阳性,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结论ELISA 检测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NAT 检测可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张彦 《西部医学》2011,23(8):1560-1562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随机感染情况,保证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内江2005年1月~2009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ALT、HBsAg、抗HCV、抗HIV、SYP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934人次无偿献血者中有5718人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96%。不同地区无偿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7,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χ2=232.757,P〈0.05);女性(χ2=104.929,P〈0.05),男性和女性46~50岁年龄段检验不合格率最高。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柏乡地区无偿献血者1 16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弓形虫Ig G抗体并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 165名无偿献血者中,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83例,阳性率为7.12%。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3.20,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5.46,6.31,P0.05)。结论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体抗体有一定的阳性,说明可能有弓形虫感染,应加强献血者弓形虫健康教育和感染监测,避免输血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尝试评价贵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应用 Grifols Procleix Tigris 全自动 NAT 和 Procleix Ulitrio Assay HBV 、HCV 、HIV NAT 联检试剂,对72967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HBV 、HCV 、HIV 联检,并对联检阳性标本做鉴别试验;同时对同批标本采用 ELISA 双试剂平行检测。结果 NAT 阳性检出率为0.63%(462/72967),ELISA 检测阴性标本的 NAT 阳性检出率0.16%(119/72624);单项核酸阳性标本的鉴别试验阳性率为24.3%(29/119)。结论贵阳地区核酸检测合格血液中存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主要是输血感染 HBV ,NAT 用于血液筛查能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年来珠海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确保血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ELISA筛查珠海市无偿献血者标本93216份,其中HIV Ag/Ab阳性标本149份,经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做确证试验,收集和整理确证为HIV感染者的基本信息,对HIV感染率和HIV感染人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珠海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0.020%(19/93216)。HIV感染者中男性占94.74%(18/19),明显高于女性的5.26%(1/19);以未婚为主,占84.21%(16/19);18~39岁年龄段高达94.74%(18/19);外地户籍占78.95%(15/19);高中或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占73.98%(14/19);职业呈散在分布;所有HIV感染者均通过性途径传播,其中异性传播占52.63%(10/19),略高于同性传播的47.37%(9/19)。结论近几年珠海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与1998-2005年相比呈明显增长态势,应加强献血者血液安全宣传教育,建立高危献血者主动退出机制,从而有效遏制献血者HIV感染率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陕西省域内无偿献血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分析省域内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情况,以期为制定适宜的血液筛查策略和献血者归队方法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 选定有区域代表性的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与安康市3家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2种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HIV,将所有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对290 341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筛查,总计352例初检结果为不合格(含1例ELISA-/NAT+有反应性),筛查反应率0.12%;所有样本送至属地市疾控中心检测,最终确证阳性11例(含核酸检测阳性1例),确证阳性符合率3.79/10万。结论 陕西省域内无偿献血者中HIV阳性符合率低,提示目前无偿献血者HIV的血液筛查策略有待改进,同时也为献血者归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毒(HIV)感染特征。方法:对2010-2013年呼和浩特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用ELISA方法做2次HIV筛查试验,初筛阳性标本送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ELISA筛查阳性标本289例,确认阳性22例,全部为男性,9例为本市户籍。专科及以上学历人群感染HIV的比例为86.4%(19/22);感染者年龄20~30岁占81.8%(18/22);未婚青年占81.8%(18/22);学生所占感染比例为50.0%(11/22);首次献血者HIV感染比例为72.7%(16/22)。结论:为了降低HIV经血液传播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应进一步加强全民尤其是青年学生预防HIV感染的宣传工作,提高献血前咨询技巧和献血者的自我排查,提高实验室HIV的检测能力,建立艾滋病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