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心脏康复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心脏康复运动能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CHF病人的心脏康复运动并未形成系统、标准的运动处方作为指导,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使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系统化、最佳化。  相似文献   

2.
王林霞  喻惠丹  叶琴  耿丽  胡柳  余雄杰  肖德才 《全科护理》2020,18(16):1966-1969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康复处方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心脏康复处方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运动指导。将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处方,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随访8周后,2组的血清N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干预前,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干预前;2组的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和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和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躯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在药物种类、剂量及护理措施不变的前提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两组于干预前及干预6月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率、脉搏及血压,并随访6月。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心率、脉搏、血压及再入院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行为干预能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再次入院率,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联合心脏康复手册在院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出院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前2 d发放自制心脏康复手册,并于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身体领域、其他领域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优于出院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优于出院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联合心脏康复手册能有效提高院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康复随访流程在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和出院后随访,干预组采用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制订的随访手册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6周、第12周、第24周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1)。结论应用规范康复随访流程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随访,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CGA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VT)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MVT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血容量(EDV)、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CGA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提升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基础上,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药物+心脏康复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通过规则治疗12个月后复查NT-proBN水平和对比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A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对比B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亦比B组低。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进行安全的心脏康复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加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平衡步态、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47例高龄(年龄≥75岁)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3例实施传统干预及自行身体锻炼,观察组74例实施基于CGA指导下的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心功能、运动耐量、功能状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峰值每搏输出量(Peak SV)、峰值每分心输出量(Peak CO)分别为(110.45±7.41)m L、(11.93±1.54)L/min,高于对照组的(106.59±6.21)m L、(10.86±1.46)L/min,观察组的总外周血管阻力(TPVR)为(925.44±80.44)dyn/(s·cm),低于对照组的(1 008.07±98.66)dyn/(s·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值(AT)、无氧阈时代谢当量、最大代谢当量、最大功率负荷(WRmax)分别为(21.38±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参照组行常规心脏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观察并比较两组左心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双心护理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双心护理联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心功能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心护理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包信娟  宋宗惠 《全科护理》2023,(33):4662-4665
介绍协同护理在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康复中自护能力、容量管理、负性情绪管理、运动自我效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协同护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心脏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根据病情除了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的培训,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试验前一般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后心功能指标均有进步,但是通过运动康复护理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康复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50.5±7.2)%,而对照组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35.5±5.2)%,康复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分别为(76.5±6.8)次/min和(88.6±7.3)次/min,心率都有下降,但是康复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51.4±35.5)m和(350.8±31.5)in,较观察前有增加,而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7,P〈0.叭)。结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适时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率,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提高6rain步行距离,也就是表明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3051-3052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脏康复治疗并予以出院后1年随访指导。将患者治疗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以及脑钠肽水平变化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将治疗前后的心肺运动试验(CEPT)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对应治疗1年后,患者的6MW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代谢当量(METs)、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 max/kg)、最大氧脉搏(VO2 max/H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开展对应的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其心肺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昝佳敏 《妇幼护理》2024,4(13):3212-3214
目的 探讨基于耐受性评估的心脏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06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耐受性评估的心脏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 LVEF、LVEDV、LEVSV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耐受性评估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到某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运动耐量的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的正常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正常均方根(rMSSD)、RR间期的正常差值>50 ms的比例(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运动前,实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运动后,实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康复运动治疗,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敖梅  谢春燕  阮舒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对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居家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慢性心脏疾病患者逐渐表现出的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充足的静脉回流下心脏的搏出量依然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或者依赖于充盈压的增高进行补偿的疾病[1]。据资料显示[2],我国 35~74 岁的心力衰竭患病者大概 400 万人,北方地区的发病率约为南方的 3 倍,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对超过 1.50 万人的年龄范围在 35~74 岁的居民调查发现,女性的患病率 1.00% 高于男性的 0.70%[3]。因为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引发病情反复和多次住院,带来较重的医疗负担[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移动医疗技术指导的家庭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家庭心脏康复,观察组出院后行基于移动医疗技术指导的家庭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心功能指标及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训练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指导的家庭心脏康复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康复活动指导等;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后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V 10.0软件包.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项评价指标中有精神、睡眠、食欲、疼痛等9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面部表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CHF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