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鱼腥草作为药食同源类植物,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还是颇具临床应用价值的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鱼腥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炎等作用.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鱼腥草免疫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今后鱼腥草免疫作用的深入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了哥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药了哥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做一系统概述。方法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发表的30余篇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结果了哥王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癌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乳腺炎等病症的治疗。结论本文旨在为中药了哥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磷脂类、酚类和黄酮类等。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菌、抗癌、抗诱变等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以"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Polygonum multiflorum"、"Pharmacology"、"Toxicolog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组合查询2000年至2015年在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读秀数据库中有关何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提供参考,为后续药学工作者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药白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对中药白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以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白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加以总结。结果白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皂苷类、甾体生物碱类、有机酸等化合物,它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抗真菌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作为常用抗癌中草药。结论为中药白英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9,(10):1432-1436
目的:为禹白附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禹白附""白附子""独角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Typhonii rhizoma""Typhonium giganteum""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79年1月-2018年10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禹白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5篇,其中有效文献61篇。禹白附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含氮杂环类、脑苷类等,具有抗肿瘤、美白、抗粉刺、抗破伤风、抗中风、祛痰、抗炎、抗菌、镇静、止痛等多种药理作用,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有关禹白附化学成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有必要继续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注重将其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活性研究相结合,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对轮叶党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轮叶党参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4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总结轮叶党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 轮叶党参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生物碱类、苯丙醇苷类及黄酮类等49个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及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对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轮叶党参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但针对轮叶党参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仍相对较少,明确轮叶党参的作用机制和推广其临床应用仍是轮叶党参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我国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于金花茶开展了大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表明金花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该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调血脂、降血糖、抗肥胖、降血压、抗过敏、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对金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更好地利用该植物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绵萆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绵萆薢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鉴别及质量控制方法做一综述。方法参考国内外30多篇文献,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鉴别及质量控制方法加以总结。结果绵萆薢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皂苷类、二芳基庚烷类及木脂素类等化合物;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骨质疏松、抗肿瘤、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绵萆薢的鉴别方法目前多采用薄层色谱法,用HPLC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论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鉴别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对绵萆的研究进行的较多,在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则还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
桑枝作为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其化合物类型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类、芪类和三萜类等成分,还含有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油及多种维生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枝具有镇痛、抗炎、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笔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桑枝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简要综述,并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黄檗P.amurense的干燥树皮分别作为黄柏、关黄柏入药,二者在2005、2010、2015年版《中国药典》被分别收录。从这两种药材中分离出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酚酸类、萜类、苯丙素类、挥发性类等,具有抗菌、抗癌、抗糖尿病、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近年来对黄柏、关黄柏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两者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为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其炮制方法有多种,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了炒栀子和焦栀子,栀子炭和姜栀子在临床上也大量使用。近年来对栀子的炮制工艺和炮制品质量进行了许多研究,重点对栀子炮制工艺、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及药理作用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制订栀子饮片质量标准、规范栀子炮制工艺及进一步探究炮制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至丸由女贞子、墨旱莲两味药材组成,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功效,在妇科疾病、肾病、肝病等领域均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至丸在保肝补肾、改善骨质疏松、围绝经期综合征、免疫调节、抗衰老、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并对二至丸保护肝脏、抗骨质疏松、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与潜在通路开展了研究。对二至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利用现代药理学手段阐明二至丸治疗肝肾阴虚证的机制、挖掘中药经典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以及指导二至丸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枸杞子Lycium barbarum是食药同源中药材,具有滋阴兴阳、止消渴、补劳伤的功效,富含枸杞多糖、枸杞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显示,枸杞子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血糖血脂、保护视力、抗抑郁与焦虑、防治神经系统疾病、抗炎抑菌、抗氧化、保护肝肺肾等作用。对枸杞子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其进一步应用开发及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金银花-连翘药对中活性成分和IgA肾病靶点,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干预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金银花、连翘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NCBI、GeneCards数据库获取IgA肾病相关基因靶点.利用Venny 2.1软件得到中药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楝子肝毒性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川楝子的潜在毒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毒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索与肝脏损伤相关的靶点,将毒性成分预测靶点与肝脏损伤靶点取交集靶点,获得毒性成分肝脏潜在作用靶点,再利用软件Cytoscape 3.8.2版进行毒性成分–预测靶点、毒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毒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核心通路网络的构建,采用AutoDock 1.5.6版进行分子对接,并应用PyMOL软件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示例。结果 筛选得到6个川楝子潜在毒性化合物,分别是toosandanin、meliasenin B、trichilinin 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butenolide、5-hydxoymethylfurfural,与肝脏损伤共同作用靶点103个。GO和KEGG结果显示,川楝子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对异种生物刺激的反应、酶激活的正向调控等过程引起肝脏毒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楝子中toosandanin、trichilinin D、1-O-tigloy-1-O-debenzoylohchinal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川楝子致肝毒成分、机制、靶点、通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对川楝子的临床应用研究和效应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床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数据库获取蛇床子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平台得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靶点,筛选两者共同靶点;应用Cytoscape 3.7.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筛选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靶点,再借助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靶点和药物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 蛇床子包含主要活性成分20个,化学成分与疾病共同靶点56个,网络拓扑分析显示B淋巴细胞瘤-2(Bcl-2)、雌激素受体α(ESR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3)为关键靶点,通过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多种细胞凋亡、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验证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刺五加与山楂水提物不同比例混合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测定不同比例混合的刺五加与山楂水提物对小鼠行为绝望、旷场实验以及脑内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此外,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测定不同比例混合的刺五加与山楂水提物对利血平效应的影响.结果 刺五加与山楂水提物采用2:1的比例混合可明显对抗小鼠行为绝望,增多小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以及垂直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明显拮抗利血平效应引起的小鼠眼睑下垂及体温下降.结论 刺五加与山楂水提物采用2:1的比例混合对抑郁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的补益作用,为酒五味子"入补药熟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甲巯咪唑法造肾阳虚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右归丸(3.7 g/kg)组、生五味子(2.8 g/kg)组、酒五味子(2.8 g/kg)组、醋五味子(2.8 g/kg)组,另设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从第16天开始ig相应药液,给药体积均为10mL/kg,连续30 d。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一氧化氮(NO)、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水平;测定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计算cAMP/cGMP;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各炮制品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血清FT3、FT4、NO及下丘脑TRH水平,降低血清TSH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均可以提高血浆cAMP水平,降低血浆cGMP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与生五味子、醋五味子组比较,酒五味子作用最优(P0.01)。五味子各炮制品对甲状腺病理形态均有所改善,其中酒五味子、醋五味子较优。结论五味子的补肾作用与改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功能抑制有关,酒五味子补肾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9.
通关藤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关藤为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关藤的藤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21甾体化合物,尚含有三萜、有机酸、甾醇、多糖等化合物.研究表明,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抗肿瘤,降压,平喘等.本文就近年来通关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