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我客体化对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自我客体化问卷、身体监控量表、自尊量表、荷兰进食行为问卷对735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我客体化与身体监控(r=0.39,P0.01)、异常进食行为(r=0.2,P0.01)显著正相关;身体监控与异常进食行为显著正相关(r=0.17,P0.01);自尊与自我客体化(r=-0.07,P0.05)、身体监控(r=-0.14,P0.01)显著负相关,而与异常进食行为相关不显著(r=-0.06,P0.05);Bootstrap检验发现,自我客体化能够显著预测社交焦虑,身体监控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调节中介路径的后半段。结论:(1)自我客体化对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身体监控产生作用;(2)自尊在身体监控对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与高自尊个体相比,身体监控对低自尊个体的异常进食行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自尊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体监视量表、外表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5所高校随机抽取的400名大学本科生(男生148人、女生252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1),大学生自尊与外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自我客体化可正向预测外表焦虑(β=0.28,P0.001),自我客体化可负向预测自尊(β=-0.13,P0.01);自尊在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43(P0.05),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006,0.09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36%。结论:大学生自尊在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线客体化经历对女大学生身体羞耻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在线客体化经历量表、身体监控量表、身体羞耻感量表和理想美内化量表对600名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在线客体化经历、理想美内化、身体羞耻感及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彼此之间显著正相关。(2)在线客体化经历可以显著预测女大学生身体羞耻感水平。(3)在线客体化经历通过理想美内化和自我客体化形成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女大学生身体羞耻感水平。结论:理想美内化与自我客体化在在线客体化经历对女大学生身体羞耻感影响中起到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贵州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情况以及负面身体自我在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80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GROSS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PQ)、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PSS)以及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及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有45.7%(802名)大学生存在明显的社交焦虑问题;②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策略均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表达抑制-社交焦虑=0.18,r认知重评-社交焦虑=0.08,P0.01),个体的负面身体自我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但与认知重评相关不显著;③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负面身体自我在表达抑制与社交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值为0.16,间接效应为0.0735,中介效应量为0.32。结论:负面身体自我在情绪的表达抑制和社交焦虑水平中起中介的作用;可基于个体情绪调节策略以及对自我身体的认识特点出发进行干预以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外貌比较与身体不满意的关系,同伴外貌压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这一间接效应是否受到自我客体化的调节。方法:采用社交网站外貌比较、同伴外貌压力、自我客体化和身体不满意量表对47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社交网站外貌比较与身体不满意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外貌压力在社交网站外貌比较与身体不满意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客体化对上述间接效应起调节作用:高自我客体化的个体在社交网站进行外貌比较更容易产生同伴外貌压力,进而导致身体不满意。结论:社交网站外貌比较可以直接影响身体不满意,也可以通过同伴外貌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且这一间接效应在高自我客体化个体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在不同自我客体化类型中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青少年体像烦恼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自我客体化量表对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体像烦恼总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总分呈负相关,体像烦恼总分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水平;尽管体像烦恼对外在自我客体化大学生的社交回避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多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体像烦恼对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的预测效应在不同类型自我客体化大学生中具有效应等值性。结论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像观,有利于减少体像烦恼,降低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时尚媒体暴露对中学女生进食障碍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媒体影响量表、身体监视量表、外表焦虑量表和进食障碍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时尚媒体暴露、自我客体化、外表焦虑和中学女生进食障碍水平彼此之间显著相关。(2)时尚媒体暴露通过自我客体化和外表焦虑形成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中学女生进食障碍。结论:自我客体化和外表焦虑在时尚媒体暴露对中学女生进食障碍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性客体化经历"怎样"影响女性自我客体化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个体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人际性客体化量表,自我客体化量表,外表焦虑量表,控制感量表对716名年轻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1)性客体化经历、社会外表焦虑与女性自我客体化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控制感呈显著负相关;(2)外表焦虑部分中介了性客体化经历与女性自我客体化的关系;(3)控制感调节了性客体化经历通过外表焦虑影响女性自我客体化的中介过程。结论:性客体化经历对女性自我客体化的影响过程中,外表焦虑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会受到控制感的调节,即外表焦虑的中介作用对控制感较低的被试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拒绝敏感性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控制与拒绝敏感性(r=-0.42,P0.001)、社交焦虑(r=-0.66,P0.001)及网络成瘾(r=-0.64,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拒绝敏感性(r=0.59,P0.001)、网络成瘾(r=0.43,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拒绝敏感性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01);②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t=-22.60,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t=-0.11,P0.05);拒绝敏感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t=15.35,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社交焦虑预测作用显著(t=7.90,P0.001);社交焦虑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2.87,P0.01),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1.84,P0.05)。结论:拒绝敏感性、自我控制、社交焦虑和网络成瘾四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社交焦虑在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拒绝敏感性在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条和后半条路径上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特质自我客体化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性别之间和性别内部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自我客体化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南京市3所高校的290名男大学生和21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女大学生总体的特质自我客体化程度约为-10和-12,非参数检验发现,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重视健康、身体适应度、体重和身体尺寸,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更重视力量、性吸引力和结实的肌肉,两者之间的各项差异都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在女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特质自我客体化得分差异边缘显著(t=1.777,P0.1);(2)男大学生的特质自我客体化与体重指数(r=0.137,P0.05)、网络人际关系成瘾(r=0.128,P0.05)相关显著,女大学生的特质自我客体化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r=0.217,P0.01)、网络信息成瘾(r=0.151,P0.05)相关显著;(3)在男大学生中,网络人际关系成瘾(P0.001)、网络信息成瘾(P0.01)和体重指数(P0.05)可以显著预测特质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可以显著预测网络人际关系成瘾(P0.01)。在女大学生中,自我客体化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可以显著地相互预测(P0.05)。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都存在特质自我客体化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相互影响,且特质自我客体化主要与网络成瘾中的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丽 《校园心理》2010,8(4):232-234
为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探讨自我和谐对社交焦虑状况的影响,对西安某高校315名大学生随机抽样,采取自我和谐量表(SCCS)、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均值明显高于美国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现象;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总体好于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有14%的学生自我不和谐;自我和谐各因子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灵活性对社交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在校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和谐状况不容乐观;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关系密切;自我和谐对社交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化身体羞耻和外化身体羞耻在自我客体化与大学生进食行为问题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客体化问卷、中文版身体羞耻量表及中文版荷兰进食行为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自我客体化、进食行为问题、内化身体羞耻、外化身体羞耻间均呈显著正相关;②内化身体羞耻和外化身体羞耻在自我客体化与进食行为问题间起多重中介作用;③外化身体羞耻在自我客体化与进食行为问题间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内化身体羞耻的中介效应。结论:自我客体化既可直接影响进食行为问题,也可通过内化身体羞耻和外化身体羞耻的多重中介间接影响进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与自尊间的关系,为哈萨克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在新疆4所高校随机抽取1006名哈萨克族大学生采用自我接纳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萨克族大学男生的自我接纳和自尊得分高于女生,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3.569,4.267;P0.01)。社交苦恼、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总分男生均低于女生,并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t=-2.162,-2.258,-2.417;P0.01)。城市哈萨克族大学生自尊得分低于农村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总分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得分,并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8.49,-2.58;P0.05)。年级方面除了自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外(t=10.99,P0.01),其他方面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大学生自我接纳与自尊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3,P0.01);社交苦恼和社交焦虑总分与社交回避呈现正相关关系(r=0.692,0.918;P0.01)。回归方程显示,自尊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各维度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哈萨克族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自尊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自尊在社交焦虑和自我接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关注在社交焦虑与人际需求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467名大学生[男201名,女266名;平均年龄(21±2)岁],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自我关注量表(SFAS)、人际需求问卷(INQ)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女生的SFAS与INQ总分均高于男生(均P0.01)。SAS、SFAS与INQ得分两两之间正相关(r=0.20~0.90,均P0.01);自我关注在社交焦虑与人际需求间起完全中介效应[95%CI为(0.34,0.59)]。结论:大学生的人际需求通过自我关注作用于社交焦虑,降低自我关注水平是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 对392名大学生施测了社交焦虑量表、自我接纳量表.结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拍照编辑对女大学生相貌不满意的影响,以及自我客体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自我同情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拍照编辑问卷、相貌不满意量表、身体监视量表和自我同情量表对614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自拍照编辑、自我客体化和相貌不满意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与自拍照编辑、自我客体化以及相貌不满意均显著负相关;(2)自拍照编辑对女大学生相貌不满意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客体化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自拍照编辑对女大学生相貌不满意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自我客体化的中介效应均受到自我同情的调节,具体而言,这两种效应在自我同情水平更低的女大学生中更为显著。结论:女大学生群体中,频繁的自拍照编辑行为会带来更高的自我客体化,进而提高相貌不满意,但自我同情在其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隐瞒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影响网络成瘾的路径有三条,自我隐瞒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影响网络成瘾。结论: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在自我隐瞒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女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点和自我客体化状况及其影响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629名女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和自我客体化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1)女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年限5~7年人数最多占比48%,网络社交中关注新闻娱乐内容最多占比63%,69%的女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交有利有弊,47%的女大学生对控制网络诱惑不确定,使用QQ作为网络社交工具的女大学生占79.2%,在网络社交中使用个人信息真实性虚实各半占比39.1%,45.9%的女大学生不觉得网络社交比现实交往更轻松;(2)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得分平均值为-1.73,统计得出负值比例为58.6%,正值比例为41.4%,得分偏高的25%范围内有119人占比19%;(3)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F=1.245,P0.05),独生子女与否对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t=-0.440,P0.05);女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点与自我客体化水平关系在网络社交年限上差异显著(F=4.987,P0.05),其他维度(网络目的,网络意志,网络真实,网络自由)与自我客体化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女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有一般特征同时也呈现多样性;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总体较好,但客体化水平偏高的人数比不小,女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对自我客体化水平有影响,使用网络社交年限最少的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认知失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认知失败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8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焦虑与认知失败、手机成瘾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认知失败、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②社交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还通过认知失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③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该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相较于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认知失败的中介效应对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作用更强。结论:认知失败是社交焦虑诱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桥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社交焦虑影响大学生认知失败进而导致手机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及社交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交往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北京市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在户籍方面存在差异(t=-3.006,P0.05),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在户籍方面不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3.789,-4.374;P0.001)。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381,P0.01),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r=0.199,P0.01);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571,P0.01)。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4%。结论: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可以直接或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