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邱斌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700-1701
目的 研究在急诊输液中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8月间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预防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安全意识行为、心理状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行中断输液、自行调节滴速、异常紧急处理情况低于对照组;主动核实药物情况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对于急诊输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输液加温器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一次性输液加温器在门急诊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200例静脉输液时使用输液加温器;对照组200例常规静脉输液,观察2组患者四肢发冷、疼痛、麻木、、寒颤、血管痉挛等症状. 结果 观察组输液时四肢发冷、麻木、疼痛、寒颤、血管痉挛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在环境温度低于20℃静脉输液时,使用一次性输液加温器能有效减轻患者四肢发冷、痛疼、麻木、、寒颤、血管痉挛等症状,使患者在寒冷的冬春季享受到一个温馨的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4.
徐洁 《大家健康》2016,(11):13-1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预防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安全意识行为与实施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输液反应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到急诊输液中,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髓腔输液技术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严重创伤195例,治疗组为经骨髓腔输液,对照组为经外周静脉输液,比较两组的建立通道时间,输液速度,4h抢救有效率和血压回升时间.结果 两组在建立输液通道时间,输液速度和4h抢救有效率,经骨髓腔输液组较静脉输液组明显有效.结论 在严重创伤的急救中,骨髓腔输液具有快速、高效、易操作的特点,是休克在急诊抢救早期的首选液体复苏方式.  相似文献   

6.
探讨加温输液法在妇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妇科需静脉输液的患者按自身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静脉输液中采用加温输液法,对照组患者在静脉输液中采用传统的常温输液法。观察2组流出液温度及手感输液肢体皮温(温、冷)、患者全身舒适(舒适、不适)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流出液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感输液肢体皮温温、患者全身舒适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妇科需静脉输液的患者采用加温输液法安全、有效,避免了低温输液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中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过程,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便严重创伤患者能够快速的救治,方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内收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观察分析患者在急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的护理,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改善.120例患者中,除6例重型颅外伤3例腹腔脏器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完全转送至有关科室抢救,并且102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护理好转出院,9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患者的急诊成功率达92.5%.结论对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护理以及治疗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创伤护理团队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研究,将88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分组,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创伤护理团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抢救时间,完成影像学检查用时,接诊用时以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抢救用时,完成影像学检查用时,接诊用时以及住院时间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救治期间采用创伤护理团队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血站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进行大量输血的严重创伤患者,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判断凝血功能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影响。结果术后1 d,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高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FIB、TT、APTT、PT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将导致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应对输血效果和输血指征进行合理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相关因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创伤评分法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彬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71-1672
目的 探讨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急诊科34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采用创伤评分法进行评估.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给予建立循环支持、抗休克、脱水、清创缝合、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支持治疗,救治过程中同时行心电、血压、呼吸、脉搏以及氧饱和度监测.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给予常规救治.结果 患者入急诊室时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243例(71.05%),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99例(28.9%);根据不同评分给予相应处理,离开急诊抢救室时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310例(90.64%),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32例(9.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7例(3%)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经救治无效死亡,患者创伤评分分值均在4分以下.结论 创伤评分使用简便快速,易掌握,能较好地反映创伤患者伤情,便于急诊科医生尽早掌握患者伤情、调配资源,尽快完成有效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55-157
目的对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严重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与治疗组(n=55),对照组施以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对两组患者预后、抢救时间、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治愈率89.09%、抢救时间(51.67±16.72)min、护理评分(8.02±1.00)分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69.39%、抢救时间(75.80±23.98)min、护理评分(5.98±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对护理质量行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采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抢救所用的时间、从采血到用血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为(56.77±2.3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3.89±3.12)min(P<0.01);急诊从采血到用血时间对照组为(85.3±5.5)min,明显长于观察组的(42.2±3.1)min(P<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6%,与对照组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能够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对于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严重胸外伤急救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交通伤、工伤等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 ,重症胸外伤病员在收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我科自1992年2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胸部外伤251例 ,其中62例按ISS评分≥12分 ,救治结果满意 ,现就救治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2例中男45例 ,女17例 ,年龄6~72岁 ,其中54岁以上21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28例 ,刀刺伤18例 ,坠落伤9例 ,挤压伤3例 ,枪伤4例。严重胸部损伤伤情见表1、2。2讨论严重胸部伤的伤员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入院时诊断常不十分明确的特点 ,若未得到及时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与传统急救护理联合应用于急诊创伤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伤急救护理)与观察组(传统急救护理联合预见性创伤护理),每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洛文斯顿...  相似文献   

15.
陈科 《四川医学》2011,32(8):1234-123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创伤患者救治中时间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ISS和GCS评分确定人工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术后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和气管狭窄)和病死率与气管切开的时间没有相关性,但气管切开时间越早,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越短(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命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 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脑疝)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的总发生率为4.4%(2/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患者输注高渗盐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126例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的64例患者在治疗早期即应用7.5%高渗盐液来降低颅内压,对照组的62例患者在治疗早期应用浓度为20%的甘露醇溶液来降低颅内压.结果 在降ICP方面,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在维持降颅压的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维持MAP基本不变时,观察组的HR、CPP、UP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液适合用于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煤矿行业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煤矿生产的环境特殊,我国的煤矿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且不均衡,常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严重创伤,包括多发伤、复合伤等,由于严重的创伤对全身系统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使患者到达医院时往往处于生理功能耗竭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完善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为以后的护理急诊抢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计22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2014年4-12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2015年1-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治疗结果和转运途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情况。 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中急诊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和入院至手术时间分别为(6.86±2.08)min、(13.07±2.81)min、(7.01±1.57)min和(27.69±6.0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致残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73%,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治疗结果,减少转运途中的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