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Delta 样配体4(DLL4)的表达及与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 -9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 DLL4的表达,同时检测 PCNA、CyclinD1、MMP -2、MMP -9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分析 DLL4与之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DLL4、PCNA、CyclinD1、MMP -2、MMP -9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均明显增强(均 P <0.05);DLL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均 P <0.05)。相关分析显示,DLL4与 PCNA、CyclinD1、MMP -2表达均呈正相关(均 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DLL4存在过表达,且随肿瘤进展而进一步增强。DLL4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在于 DLL4可能通过调节 PCNA、CyclinD1、MMP -2表达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elta4基因在Notch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Tracer.CMV.Delta4.FLAG载体,瞬时转染COS7细胞、稳定转染CHO细胞,筛选高表达Delta4的稳定CHO细胞系。用Luciferase分析,观察并比较Delta4对Notch1—CHO及Notch2-CHO两个宿主细胞的信号功能活性,与Deha1、Jagged1及Jagged2比较,从而对此基因定性并获知其信号功能活性水平。结果:Western—blot证实pTracer.CMV.Delta4.FLAG可瞬时转染COS7细胞及稳定转染CHO细胞,并根据Delta4蛋白表达条带的强弱筛选高表达Delta4-CHO细胞系。Delta4对Notch1及Notch2均具有信号功能活性,且对后者的活性功能水平大于前者。对Notch1,Delta4的功能活性略低于Jagged2,但高于Deha1及Jagged1;对Notch2,Delta4的功能活性低于Delta1、Jagged1及Jagged2,但亦具有较强的活性水平。结论:建立的Delta4-CHO细胞系功能稳定,Delta4为Notch1及Notch2的配体,且对Notch2的活性水平高于Notch1。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Delta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73例NSCLC组织标本中DLL4和VEGF表达,以32例NSCLC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DLL4、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NSCLC组织中,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DLL4除外)和分化程度,DLL4、VEGF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间其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LL4和VEGF在NSCLC组织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LL4、VEGF高表达可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NSCLC的浸润转移,从而影响患者预后,DLL4、VEGF可能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tch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血管发生的过程。本研究检测Delta样配体4(DLL4)和VEOF在肺腺癌(Ac)和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患者中的表达量,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探讨二者在肿瘤的生长、增殖及远处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0例肺癌(包括Ac和BAC)石蜡切片组织标本中DLL4和VEGF表达。结果DLL4和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表达量与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DLL4和VEGF二者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且DLL4、VEGF在Ac中的表达量高于BAc中。结论肺腺癌的预后与血管生成明显相关,19LL4、VEOF高表达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影响患者预后,DLL4和VEGF能为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Kruppel样因子2是一种关键的心血管保护性转录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Kruppel样因子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异常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TLR4的表达情况;构建针对TLR4基因的siRNA,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L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TLR4 siRNA转染SKOV3细胞6~24 h后细胞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24 h后的凋亡情况。结果 TLR4在卵巢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卵巢癌组织中TLR4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5);TLR4 siRNA转染后,SKOV3细胞中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siRNA转染24 h后,SKOV3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5)。结论 TLR4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干扰TLR4能抑制SKOV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激活诱导的抑制性受体,它有两个配体:PD-L1和PD-L2。PD-1与其配体PD-L结合后,可调节T细胞的活化及分化,抑制T细胞增殖,发挥对效应T细胞的负性调控作用,参与多种免疫过程,并在动脉硬化、心脏及神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就PD-1/PD-L在动脉硬化、心脏及神经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 like factor-1,CKLF-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的关系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卵巢癌组织CKLF-1的表达,用人工半定量判定结果,并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LF-1在正常卵巢、良性及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分别为0、0、45%;手术病理期别高、远处转移、有腹水的患者癌组织CKLF-1表达量高(P〈0.05)。结论CKLF-1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脂多糖刺激机体Toll样受体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对于激活天然免疫反应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去几年中,脂多糖/Toll样受体通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对于机体识别自身损伤的机制研究却较少.文章就Toll样受体识别内源性配体及其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更好地了解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4,TLR4)在无菌性炎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elta样配体4(DLL4)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乳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2例乳房浸润性导管癌(其中Ⅰ级33例,Ⅱ级40例,Ⅲ级49例)组织中DLL4和HIF-1α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乳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LL4和HIF-1α在乳房浸润性导管癌低级别组(Ⅰ级、Ⅱ级)和高级别组(Ⅲ级)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0%、91.8%和56.2%、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2、15.695,P<0.05),但HIF-1α在Ⅰ级和Ⅱ级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L4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802~12.852,P<0.05),与病人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表达无相关性(P>0.05)。HIF-1α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χ2=8.961、15.695,P<0.05),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ER、PR、HER2表达无关(P>0.05)。乳癌DLL4阳性表达病人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DLL4阴性表达病人,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1)。结论DLL4和HIF-1α可能共同调控乳癌肿瘤血管生成并影响乳癌的发展及预后,可作为预测乳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中存在的含量极少、具有无限增殖潜能的干细胞样肿瘤细胞,它们能自我更新、分化、迁徙,是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和治疗失败的根源。卵巢癌也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所致的疾病。寻找特异的卵巢癌分子标志是卵巢癌干细胞研究的关键,针对卵巢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可能在抗卵巢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彻底治愈卵巢癌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代号RU486)是一种作用于受体水平的孕激素拮抗剂,兼有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终止早孕、紧急避孕和引产等。利用其抗孕激素活性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等也获得成功。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抑制卵巢癌上皮细胞的生长,对于耐药性卵巢癌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对米非司酮治疗耐药性卵巢癌的作用机制、体内体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而存活率低,对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尽管目前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使卵巢癌的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晚期患者即使经过系统治疗达完全缓解,仍有很高的复发率.而耐药又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Survivin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基因,其高表达使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并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鉴于survivin在卵巢癌细胞周期调控、凋亡与血管形成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各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治疗方法,阻断survivin表达而拮抗其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的阈值,恢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而使卵巢癌获得根治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卵巢癌细胞耐药和转移扩散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尽管手术及化疗技术在近30年有很大改进,但上皮性卵巢癌的病死率依然居妇科肿瘤之首。而铂类耐药卵巢癌由于对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药物耐受,预后更差。现有治疗包括以紫杉醇、托泊替康、多柔比星、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标准化疗,主要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叶酸受体等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效果一直未能根本改善,5年生存率徘徊于30%~40%,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其主要原因是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为晚期,治疗后70%的患者将会复发,难以治愈。而Ⅰ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且卵巢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和健康,但卵巢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许多研究发现卵巢癌的发生也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改变,抑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卵巢癌研究的热点。PTEN基因是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已经证实,它的失活或突变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卵巢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DNA损伤修复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是体内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重要机制,而DNA修复蛋白Rad51和乳腺癌易感蛋白(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2,BRCA2)是体内参与同源重组性DNA修复的重要因子,并且与肿瘤对放疗和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有关,因此,本文就这俩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