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NF α、SOD、MDA含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6 0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分为冷哮证组和热哮证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NF α,化学比色法测定SOD、MDA含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哮喘组TNF α、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水平较正常组非常显著降低(P <0 .0 1) ,其中冷哮证TNF α较热哮证非常显著升高(P <0 .0 1)。结论:TNF α可作为冷、热哮证不同病理变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与ET-1、CGRP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冷热哮证与ET-1、CGRP的关系。方法:对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就ET-1、CGRP含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哮喘组ET-1、CG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冷哮证ET-1较热哮证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热哮证CGRP较冷哮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T-1、CGRP可作为冷、热哮证不同病理、生理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61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患者及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gE,白细胞介质-4(IL-4),皮质醇,血小板表面a颗粒膜蛋白(α-GMP-140)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患者血清IgE,白细胞介质-4,血小板表面β颗粒膜蛋白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皮质醇显著降低,冷哮证与热哮证比较,冷哮证血清IgE-a-EMP-140 含量较热哮证显著升高,血皮质醇热热哮证显著降低,冷热哮证IL-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儿童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的微观机制与IgE,血皮质醇及α-GMP140,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喘敷贴"穴位敷贴预防冷哮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药"喘敷贴"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43例冷哮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例为1∶1。治疗组采取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贴敷安慰剂,疗程均为32d。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血IgA,评价"喘敷贴"预防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IgA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敷贴"三伏天穴位贴敷可显著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5.
对6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受体功能,TXA2-PGL2平衡系统进行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血cAMP及cGMP均显著降低,血cGMP含量明显升高,但冷、热哮证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哮喘发作期血浆TXB2、TXB2/6-Keto-PGF1α显著上升,而6-Keto-PGF1α显著降低,且TXB2水平冷哮证低于热哮证。提示血TXB2可作为冷、热哮证不同病理、生理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 将9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冷哮证、热哮证、风哮证、痰哮证和肺肾两虚证,将检测出的FeNO进行对比,观察各种证型的FeNO均数,从而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风哮证和冷哮证FeNO积分均数较痰哮证、热哮证、肺肾两虚正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痰哮证FeNO均数较热哮证、肺肾两虚证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风哮证和冷哮证FeNO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证型中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风哮证、冷哮证、痰哮证、肺肾两虚证和热哮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1)含量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正常人 2 8例为A组 ,选 3 2例支气管哮喘急发期为B组和缓解期为C组 ,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内皮素、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结果 B组C组患者血浆ET -1含量显著高于A组 ,与PaO2 呈负相关 ,且与PaCO2 呈正相关 ,均P <0 .0 1。B组患者肺功能各参数明显低于A组和C组。结论 血浆ET -1、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共同参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理生理的调节作用 ,从而影响肺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8.
总结近5年支气管哮喘动物中医病因造模的相关文献,从冷哮证、热哮证、虚哮证等方面综述其现代动物模型制备的最新进展,为支气管哮喘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豚鼠内皮素-1水平影响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哮喘豚鼠血浆与肺组织内皮素—1(ET—1)、肺组织浸润炎性细胞数的变化,以及雷公藤内酯醇(IP)干预的影响。方法:7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哮喘组(A)和干预组(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ET—1,并对肺组织炎性细胞计数。结果:①0h外各哮喘组和2、4、8h干预组肺组织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于4h达高峰。②8h哮喘组血浆ET—1显著高于对照组。③4、12、24h哮喘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分别显著高于同时段干预组;0h哮喘组及0、24h干预组外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④肺组织ET—1与EOS比较呈正相关(r=0.834,P〈0.001)。结论:哮喘时肺组织ET—1升高,且与肺组织EOS数正相关。IP可抑制ET—1的合成、分泌及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0.
下法治疗哮证概述甄国华(1994年级硕士研究生250014)关键词哮证,中医药疗法,综述哮证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是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本病在发作期多从寒热辨证,化痰行气,宣肺平喘。然而一般的化痰行气药在尽快改善体征、缩短病程等方面不够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喘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为喘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现代期刊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频数的统计描述。结果:喘病的病性证素有13种,主要以痰、热、气虚、寒和风为主,其累计构成比为77.00%;病位证素以肺和肾为主,其累计构成比为79.47%。病性证素组合形式以单一病性证素和二病性证素组合为主,其构成比依次为64.48%、31.42%。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中,单一病性证素以气虚、痰、阳虚、热为主,作用病位在肺、肾或肺肾。二病性证素以痰热、风寒、风热、痰饮为主,作用病位主要为肺。结论:喘病单一病性证素以气虚、痰、阳虚、热为主,二病性证素以痰热、风寒、风热、痰饮为主,病位在肺、肾或肺肾而以肺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内部特征,从而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支气管哮喘最常见证候依次为:发作期冷(寒)哮、热哮、风哮、痰哮、虚哮以标实为主;缓解期则本虚为主,分别为肺气亏虚、肾气亏虚和脾气亏虚。证候要素有:病性方面为冷(寒)、热、风、痰、气郁、血瘀、气虚、阳虚;病位方面为肺、肾、脾、肝。结论:通过总结本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为支气管哮喘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明微血管并发症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变化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 ,测定 31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 2 5例正常健康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均较正常者明显增高 ;伴微血管并发症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较不伴微血管并发症者增高 ;随着微血管并发症的增多 ,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随之增高 ,而且内皮素与心钠素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与 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作用机理及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醋酸涂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中IL-8、TNF-α的含量。结果醋酸涂抹型胃溃疡热证模型中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且热醋组、热假组含量显著高于寒醋组、寒假组(P〈0.05或P〈0.01);病证结合模型较单纯证或病模型其含量升高明显。寒性方剂对醋酸胃溃疡热证模型大鼠IL-8、TNF-α含量的升高具有降低作用;而热性方剂对该模型无作用。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可行性,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改变大鼠血清中IL-8、TNF-α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 (IL) - 10、内皮素 (ET) - 1及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 - 10、IgE和ET - 1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L - 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ET - 1和I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IL - 10与ET - 1、IgE之间存在负相关 (r=- 0 . 6 8,r=- 0 . 74 ,P <0 . 0 1) ,而ET - 1与IgE之间呈正相关 (r=0 6 6 ,P <0 .0 1)。结论 :IL -10和ET - 1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 - 10和ET - 1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喘组28例,3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1和IgE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的含量。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及缓解期哮喘患儿的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发作期患儿ET-1和IgE均高于缓解期患儿,IL-10低于缓解期患儿(P<0.01)。特应性组发作期患儿IL-10水平较非特应性组降低(P<0.05),特应性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ET-1、IgE水平较非特应性组均增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的含量与ET-1及IgE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592,r=-0.894,P<0.05),ET-1与IgE呈明显正相关(r=0.623,P<0.05)。结论:血清IL-10和ET-1可能参与了小儿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特应性哮喘患者较非特应性哮喘患者血清IL-10、ET-1和IgE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咳喘落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69例采用咳喘落治疗,对照组70例予小青龙合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3%,两组疗效相当;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咳喘落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与内皮素 - 1 (ET - 1 )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 0例健康人和 3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浆ET - 1水平 ;结果 :轻度发作组发作期与缓解期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度发作组与缓解期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重度发作期与缓解期比亦显著升高 (P <0 0 1 ) ;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血浆ET - 1明显升高 ,且与病情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对小鼠哮喘模型哮喘发作、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的一氧化氮合酶(total nitric oxide synthase,T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内皮素(andothelin,ET)的影响,探讨BUD防治哮喘的机制。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模型组(A组,n=10)、BUD治疗组(B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n=10)。以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观察哮喘发作及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小鼠血清及BALF中TNOS、iNOS、cNOS的活性及ET-1的水平。结果B、C2组血清及BALF中TNOS、cNOS、iNOS活性及ET-1的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1),B组TNOS、iNOS、cNOS的活性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而B组ET-1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B、C2组BALF中WBC总数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1),血清中iNOS活性与ET-1水平呈正相关(r=0.827,P〈0.01),BALF中iNOS活性与ET-1水平呈正相关(r=0.776,P〈0.01)。结论吸入布地奈德防治哮喘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小鼠BALF、血清中TNOS、iNOS、cNOS活性及ET-1水平有关。但并不完全,气道炎症一旦形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哮喘3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用药,分为寒哮13例,热哮11例,风痰哮6例。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63.3%,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3.3%,有效率86.7%,两组临床控制率比较,意义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哮喘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