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疗效观察张姿英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3):183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发病日龄2~27天。诊断标准:①当时新生儿室内腹泻流行。②腹泻,1/2患儿解脓血便。③粪便镜检异常,培养有鼠伤寒沙门菌生长。治疗...  相似文献   

2.
从一例患儿脓血便中同时分离出雷丁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张利云,何家超,赵翠兰,王兰花1992年6月我们从一患儿脓血便中同时分离出雷丁沙门菌(Sreoding)和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现报告如下。患儿男,5/12岁,河北丰南县人。5月...  相似文献   

3.
24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临床分析浙江金华市人民医院儿科戴和钧,徐生花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菌)感染是较多见的一种,常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1992年5~6月我院婴儿室流行鼠伤寒菌肠炎2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7例,女7例。6例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沙门菌引起的感染及新的菌型不断出现,2006年6月从1例男性患者脑脓肿的脓液中分离出1株鼠伤寒沙门菌,经鉴定该菌的形态、观察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符合沙门菌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鼠伤寒沙门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鼠伤寒沙门菌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我院从1例腹泻幼儿的粪便培养中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鼠伤寒沙门菌,现将检测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标本来源 2000年 3月12日从 1例 13+月腹婴幼儿粪便培养中分离出的鼠伤寒沙门菌。1.2药品来源K-B药敏纸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test试条为 AB Biodisk公司产品。2细菌学检查2.1培养特点及生化反应粪便标本接种于SS培养基,37℃培养24 h,生长出无色、透明的小菌落。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克氏双糖铁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岳峰  方正  孙永  崔志刚 《疾病监测》2019,34(4):312-315
目的分析安徽省合肥市食源性疾病患者所分离沙门菌的血清型别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别特点。方法对2013 — 2015年在合肥市2家哨点医院就诊的2 618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分析,并用Xba Ⅰ酶切进行PFGE分析其分子型别特征。结果在2 618份患者标本中,共检测出76株沙门菌,总检出率为2.9%,共分为17种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肠炎沙门菌。 69株沙门菌经Xba Ⅰ酶切,共产生53种PFGE带型,每种带型包含1 ~ 5株沙门菌,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共产生20种带型,肠炎沙门菌共产生10种带型。结论初步了解合肥市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感染是一种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多血清型长期共存的散发性感染,获得了本地区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感染的基线水平的血清型别和PFGE分子分型数据库,为后续暴发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三株沙门菌道彩梅,杨莉,梁文瑛我们从3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鉴定出3株沙门菌。报道如下。例1女,4岁。腹泻入院。体温39.6℃,粪便常规检验:黄色稀便,白细胞3~5个/HP,未见红细胞,细菌鉴定为哈达尔沙门菌。例2女,4岁...  相似文献   

8.
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180例临床分析兰宁,杨萍,黄邦和,黄德瑽365001福建省三明市第三医院本文对一起因进食不洁冷饮,引起严重的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本起暴发的人数达1113例,本院收治18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 ...  相似文献   

9.
冀国强  李颖  马红梅  张松建 《疾病监测》2019,34(11):987-993
目的分析2013 —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肠炎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沙门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 —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监测病例的流行病资料和粪便标本,分离培养沙门菌并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对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人群分布、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病例中沙门菌属检出率为5.63%(109/1 936),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32.73%(36/110)和28.18%(31/110);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年均检出率分别为1.85%和1.60%,后者波动范围明显大于前者,且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肠炎沙门菌月检出率呈现4 — 5月、9 — 10月2个高峰,鼠伤寒沙门菌则呈现4、7、9月3个高峰;鼠伤寒沙门菌在北京市顺义区西部的检出率(2.49%)高于其他区域;肠炎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分别出现2次和6次短时间内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成簇。结论腹泻病例中肠炎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分别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从血清型水平分析沙门菌属流行特征更有利于发现潜在的暴发疫情,同时要做好“散在暴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才能为科学防控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及防治对策侯安存100050北京友谊医院近十年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已成为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几乎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病死率可达6%。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防治。1概况在目前已发现的2000余种沙门菌血清型中,鼠伤寒沙门菌感...  相似文献   

11.
单克隆抗体夹心酶标法检测鞭毛抗原快速诊断伤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一种早期、快速诊断伤寒伤寒的方法,用酸断裂法提取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免疫BALB/c鼠,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得1D5、2H4、3A6三株鞭毛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2H4、3A6两株单抗标记辣根过氧化笺酶,建立双抗体夹心联免疫吸附测定,用于定量检测血清中的可溶性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  相似文献   

12.
东莞地区2岁以下婴幼儿沙门菌感染血清型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2岁以下婴幼儿沙门菌感染血清型分布特征。方法采集沙门菌单一感染所致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并对菌种进行群和血清型鉴定,分析各种沙门菌血清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患儿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共分离沙门菌396株,检出36种血清型,排名前三位的为鼠伤寒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共占68.7%。所有患儿中,男253例、女143例,男女比例为1.77∶1,平均年龄(9.3±2.3)个月。前三位沙门菌血清型中,男性患儿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62.3%),斯坦利沙门菌感染比例最小(16.8%),女性患儿也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53.3%),但肠炎沙门菌感染比例最小(19.0%);各年龄组患儿均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低年龄组(0~5.99个月)斯坦利沙门菌感染比例最小(18.4%),中年龄组(6~11.99个月)肠炎沙门菌感染比例最小(14.4%),而高年龄组(12~24个月)肠炎沙门菌和斯坦利沙门菌感染比例一致(21.8%)。主要的3种血清型沙门菌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患儿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感染菌种多样性较女性患儿更为明显;随患儿年龄增长,菌种多样性更为明显。结论 2岁以下婴幼儿沙门菌感染有其独特的血清型分布特征,感染菌种多样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江西省食源性主动监测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沙门菌的检出及分型情况。方法收集2家国家级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共269份进行沙门菌检测,对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269例样本内沙门菌检出率为15.99%(43/269),其中男性及女性病例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39%(20/139)和17.70%(2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6,P=0.460)。0~6岁患者组占病例总数的52.42%,沙门菌检出率为23.40%(33/141);>6岁患者组占病例总数的47.58%,沙门菌检出率为7.81%(10/128),不同年龄组间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5,P=0.010)。检出的43株沙门菌分属于12种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占比最高[53.49%(23/43)]。检出沙门菌中34株的PFGE分子分型带型相似度在47.0%~100.0%之间,大部分同一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图谱能聚集成簇,20株鼠伤寒沙门菌聚集成2簇,其中3株布利丹沙门菌高度同源。结论 2020年江西2家省级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感染病例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菌且存在变种可能,部分病例之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相似文献   

14.
孙康德  李洁琼  陈福祥  陈军  王宇 《检验医学》2012,27(11):913-916
目的用改良的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提高肠道沙门菌的检出率,初步掌握上海市主要沙门菌流行状况及菌型分布,建立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数据库,以便在发生沙门菌病时快速溯源,为控制该病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用改良的沙门菌鉴定方法对可疑肠道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用PFGE对鼠伤寒沙门菌进行DNA分子分型,分析试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用改良的沙门菌鉴定方法分离出的沙门菌中以肠炎沙门菌为主,占全部菌株的42.1%,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占13.2%。PFGE分析的10株鼠伤寒沙门菌分成A、B 2个PFGE型,其中A型菌株6株,B型菌株4株。A型菌株有4个亚型。结论改良的沙门菌鉴定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PFGE是一种研究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的有效方法,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结果显示了相对集中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38例报告马凤兰鼠伤寒沙门氏菌(简称鼠伤寒菌)是沙门菌属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多见于婴幼儿。近年来我院诊治鼠伤寒菌感染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最小20天,最大4岁,2岁以内34例占89.5%。本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17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07年自贡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该地区致食源性沙门菌的主要菌型分布及该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为防治因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按GB/T4789.4-2003和WS/T13—19966沙门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阳性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结果食品及食源性腹泻样本经生化、血清学鉴定分属2个群4个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8株,德尔卑沙门菌5株,肠炎沙门菌4株,斯坦利沙门菌1株。18株菌对氨曲南、复达欣、头孢吡肟、头孢西丁100.00%敏感。结论自贡地区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菌。治疗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宜首选安曲南、复达欣、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先锋噻肟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2014年珠海市腹泻儿童感染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2014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4 395例门诊和住院感染性腹泻患儿送检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30种血清型沙门菌546株,分离率为12.42%,小于3岁的婴幼儿沙门菌阳性病例占93.22%,男女患儿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P0.05)。6、7月是沙门菌感染的高峰时期,分离率分别为16.40%和16.09%。鼠伤寒沙门菌(50.92%)、肠炎沙门菌(13.55%)和斯坦利沙门菌(10.26%)为沙门菌优势血清型。结论沙门菌是珠海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其感染与年龄和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沙门菌株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本院腹泻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χ2检验分析季节差异,比较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检测2 423例标本,分离到69株沙门菌,阳性率为2.85%;共有13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68%(26/69)和31.88%(22/69)。夏季阳性率最高,为4.34%;冬季阳性率最低,为1.02%。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15%。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对氨苄青霉素、磺胺甲基异唑-甲氧苄啶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鼠伤寒沙门菌为34.60%、11.50%和19.20%,肠炎沙门菌为65.0%、20.0%和5.0%,其他沙门菌为37.50%、37.50%和12.50%。结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各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有所不同,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沙门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从婴儿粪便中检出1株曼哈顿沙门菌崔晓梅于阿元(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150010)关键词曼哈顿沙门菌粪便婴儿我们于1996年3月从1例婴幼儿腹泻粪便中检出一株罕见的曼哈顿沙门菌(S.manhatan)。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儿,男,2岁半,腹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我院2002—2007年临床分离沙门菌对各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各类抗菌药物对95株沙门菌MIC,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仍分别高达96%~100%和97%~100%,未发现多重耐药株(MDR);52%(13/25)伤寒沙门菌和94%(62/66)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对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MIC=0.125~1mg/L)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别占24.0%(6/25)和92.4%(61/66);1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1株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高耐药(MIC≥16mg/L),且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多重耐药。结论我院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较常见,出现高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且多重耐药的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应加强对沙门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