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指标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测定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纤溶酶原活性却下降(P<0.05),且各项指标的变化与病情轻重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变化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尿D-二聚体,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活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肾病组的PAI-1,D-二聚体纤溶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PA纤溶酶活性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在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肾病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冠心病患者纤溶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患者纤溶变化及其意义谢瑞芹王凤飞都本洁王秉臣齐华阁都军李荣华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CHD)患者的D-二聚体(D-Dimer)水平及其它纤溶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1对象正常对照组共20名,男11名,女9名,均为体检正常的健...  相似文献   

5.
酶联纤维蛋白溶解试验测定纤溶酶原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联纤维蛋白溶解试验测定纤溶酶原活性傅启华,邵慧珍,王鸿利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activity,Plg:a)的检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是发色底物法 ̄[1],我们参照有关文献 ̄[2,3],建立了酶联纤维蛋白溶解试验(Enzymeli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19例脑梗死患者和 10例脑出血患者的纤维蛋白原 (Fi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D 二聚体 (D D)、α2 抗纤溶酶 (α2 AP)、纤溶酶原 (PLG)的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除脑梗死组的Fib和脑出血组的D D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外 ,其余指标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后体内纤溶激活状态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纤溶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纤溶系统的异常。方法 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测定93例患者血浆一系列纤溶指标。结果 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活性(PLG)、a2抗纤溶酶活性(a2-PI)、纤溶酶原派激活抑制物活性(PAI)水平降低;缓解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AL患者存在纤溶系统的激活,部分指标与AL分型、出血程度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组份及纤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兴  陈礼村 《临床荟萃》1995,10(24):1124-1125
肝硬化患者血液系统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凝血障碍、纤溶活性增高是其主要表现之一。本文对肝硬化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及其组份和纤溶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反映人体纤溶系统活性的一个重要成分,人血浆t-PA活性的变化与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笔者建立了测定血浆t-PA活性的酶联纤维蛋白溶解法,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进行了研究。运用本法确立了不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检测了40例患者血浆t-PA活性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白血病患者血清硒、VEGF和sFas水平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白血病患者体内具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因子sFas的相关性,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同步测定血清VEGF和sFas水平,并以直线相关比较硒、VEGF和sFas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硒浓度低于正常人,其中初发和难治/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硒浓度降低尤以难治/复发组明显,与初发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难治/复发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复发组VEGF水平亦显著高于初发组(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发和难治/复发组的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值均〈0.01),而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浓度与血清VEGF和sFas水平之间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529,P〈0.01;r=-0.432,P〈0.01)。血清VEGF与sFas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3,P〈0.01)。结论:硒、VEGF和sFas与白血病细胞耐药有关。硒与VEGF和sFas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硒作为化疗辅助用药应用于临床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但仍有待于在更多病例中作系统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血中铁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994年4月至1996年11月作者检测了57例AL患者骨髓铁和血清铁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及分组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白血病相关miRNA的方法,探讨此方法在定量检测miRNA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提取8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7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总RNA,以cDNA为模板进行10倍梯度系列稀释,分别作miRNA及内参U6RNA的标准曲线并计算扩增效率;运用ABF7300定量PCR仪进行定量检测;采用SYBRGreen荧光染料法、以U6RNA作为内参照、循环阈值(ct)比较法进行miRNA表达相对定量分析,以检测CLL患者miR-15a、miR-16-1、miR-29b、miR-181b及AL患者miR.128.1、miR-223、let-7b、miR-155、miR-181a的表达。方法学考核参数包括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和重复性。结果表明:RQ—PCR检测miRNA仅需10—50ng总RNA样本,检测下限为0.05ng,miRNA及u6的Ct值均在15—30之间,10倍系列稀释法制作的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0),扩增效率均在0.9以上,溶解曲线均为单峰,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均显示较亮的目的条带,批内差和批间差分别小于4.8%和6.3%。结论:RQ-PCR技术检测白血病相关miRNA敏感、快速,高通量,节约成本,定量范围宽,极大的方便了对miRNA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肺癌患者63例、肺炎患者15例、健康人对照20例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检测可为区别诊断肺癌和肺炎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核糖核酸 (miR)-30a及 D-二聚体 (D-dimer, D-D)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AAD患者 152例和 65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AAD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 n=107例)和死亡组( n=45例),检测各组血浆 miR-30a及 D-二聚体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血浆 miR-30a及 D-二聚体水平预测 AAD死亡的价值。结果 AAD组血浆 miR-30a(1.93±0.78)及 D-二聚体(6.28±1.72μ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72±0.25,0.36±0.0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758, 16.814,均 P<0.001)。死亡组血浆 miR-30a(2.42±1.13)及 D-二聚体( 8.62±2.24μ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1.30±0.56,3.64±1.3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24, 14.735,均 P<0.001)。ROC曲线显示, miR-30a及 D-二聚体两项联合预测 AA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 0.936,95%CI: 0.875~ 0.992)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4.0%,88.6%。结论 AAD患者血浆 miR-30a及 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两项联合检测对 AAD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病期和预后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血中D-二聚体浓度,探讨D-二聚体对A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夹层形成后D-二聚体均升高,均值为866.1±430ug/L。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期显著高于慢性期(P<0.01),DⅠ型明显高于DⅢ型(P<0.01)。死亡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结论: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不同病期、不同类型AD的诊断,对鉴别诊断、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11.75±108.33pg/ml和237.17±113.56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51±41.60pg/mL;P<0.05).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211.75 pg/ml)完全缓解(CR)率为52%,低表达组(<211.75 pg/ml)CR率为7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纤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规律.方法 135例脑梗死组患者于发病96h内,病后14d、3月、6月、9月分别采血,77例非脑梗死组患者先采血一次,然后分别在第一次采血后14d、3月、6月、9月采血.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tPA含量明显升高,PAI-1的含量明显升高.恢复期脑梗死即发病后3月,6月,9月tPA的含量比急性期明显降低,且脑梗死后时间越长tPA含量越低,恢复期脑梗死PAI-1的含量比急性期明显降低.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高tPA含量提示纤溶活性的降低.高PAI-1代表纤溶抑制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4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 n =27)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 n =37),对两组患者血浆cTnI、BNP及D‐dimer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右心功能和病死率。【结果】大面积肺栓塞组BN P、血浆c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大面积肺栓塞组的右心功能不全者和病死率均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BNP、cTnI及D‐dimer水平对APE患者临床诊断、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