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女性冠心病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病史等相关资料探讨高危诱发因素。结果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遗传疾病及肥胖等因素均为冠心病早发的高危因素,尤其当伴有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女性,冠心病发病率高达50%以上。结论临床检查中若患者存在2个危险因素时可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与尿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慨  李全  范中杰 《内科》2007,2(5):812-815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识别和阻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使冠心病得到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目前明确的高危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年龄、男性和早发冠心病的家族史。而高尿酸血症与其中多种因素显著相关,一般认为男性高于6.5mg/dl,女性高于6mg/dl时称为高尿酸血症。目前尿酸能否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仍然不能肯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栓塞的高危风险因素。文章主要对骨髓增殖性肿瘤与冠心病在其发 病情况、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面进行综述,强调骨髓增殖性肿瘤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潜在 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帮助临床医师理解和诊治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高血压、高血糖、超重、高脂血症4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出现,有着积极的护理成效,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可以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吸烟、超重或肥胖等。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多数预防措施都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上述预防措施的推广应用。经过统计,与其他防治手段相比,下面我们讲到的6项措施可称为效价比最高的方法。在省钱的同时,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与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并分别进行传统护理与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7.
非体外循环的冠脉搭桥术(off-pump cara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CPB)带来的一系列心、肺、脑、肾和血液系统的损害,术后患者恢复快,可早期离床活动,缩短了住院时间,已被众多学者认可为一种安全、经济、临床效果很好的手术方法,且更适宜那些具有高危因素、无法耐受CPB的冠心病患者。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间我院为26例具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施行OPCAB手术,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施行OPCAB26例,年龄66~75岁,男性23例,女性3例。其中12例伴有三种以上CABG高危因素,全部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并对其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01年4月~2011年5月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单纯肺心病老年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良好,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影响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影响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因素比较多,患者应合理搭配饮食,禁烟酒,正确诊断,及时治疗,这样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有关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38-83(49.5±10.7)岁。收集患者的诱因、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心电监护、电解质等资料,根据患者相关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结果46例猝死患者占同期冠心病总住院数的2.2%。多数发生猝死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高危因素,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脏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因素均可触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猝死起始的ECG类型及其演变过程多有一定规律性。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2.2%。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与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脏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高危因素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能大大降低冠心病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不尽相同,但两者相互影响,互为高危因素,较单纯冠心病或肺心病更具危险性,病死率,致残率均显著高于单一发病者,临床诊治颇具难度。现将我院近八年来收治的3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猝死型冠心病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殊类型,可由多种危险因素诱发,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大部分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院外死亡。目前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对猝死型冠心病预警能力不足,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进行全民健康防护知识教育,早期筛查和识别猝死型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及人群,加强应对突发猝死事件救护能力的培训,规范冠心病的治疗流程,探索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对减少猝死型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40例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小剂量异丙酚复合麻醉和依托咪酯复合麻醉方法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通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变异性参数也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麻醉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5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5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对高危中青年人的冠心病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5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50岁以下行冠脉造影者分为冠心病组(89例)和非冠心病组(67例),收集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56例冠状动脉造影者中89例诊断为冠心病(57.1%),67例无冠心病(42.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著冠心病家族史、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50、0.97,优势比(OR)分别为1.06、1.65、2.64(P<0.05)。结论冠心病家族史、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高及吸烟是中青年人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对这类人群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如何使具有多重高危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完全再血管化、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远期疗效是冠心病治疗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伴或不伴症状的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其中的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为患者和医师所忽视,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动态心电图(DCG)在SMI的发现和诊断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分析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SMI发生规律及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抑郁症与冠心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抑郁症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患者又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现从合并有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的概况、临床表现、可能机制、治疗等方面,探讨更年期女性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更年期女性抑郁症对冠心痛预后的影响,说明在合并有更年期抑郁症的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抗抑郁治疗和冠心病二级治疗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凝血和纤溶因素中,纤维蛋白原(Fg)升高是慢性冠心病(CHD)的高危因素。1998年10月至2001年6月,我们对CHD患者进行了FgBβmRNA的表达和血浆Fg水平检测,观察其改变的临床意义,以期探讨Fg与CHD高危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青年冠心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点。方法 对56例青年(≤45岁)冠心病患者和66例老年(>6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青年冠心病组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0.001或P<0.01),男性患者多(P=0.008),甘油三酯高(P=0.001)。老年冠心病组糖尿病多(P=0.034),心血管并发症多。青年组多冠状动脉单支病变(P<0.001),老年组多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0.00]),侧支循环多见于老年组。结论 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寻求新的无创检查方法筛选青年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做好预防工作,有利于避免或延迟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总结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进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按常规方法干预,两组均长期(5年)随访,观察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被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的发病受多种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影响。多基因风险评分作为研究遗传易感性与复杂疾病之间关系的新兴方法,通过整合多种变异位点的累积效应,实现高危患者的早期风险评估,从而有助于冠心病等复杂疾病的精准预测和防控。本文就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